文化移情能力与大学英语学习
2011-12-28朱洪林
摘 要:外语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势必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从教和学的角度论述文化移情能力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因素,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移情;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朱洪林,男,1957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副教授,现任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40-02
1. 移情及文化移情的定义
移情一词源于德语,英语为empathy,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移情说”是德国的罗勃特·费肖尔在1873 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是指主体将主体的精神情感赋予客体,使客体的印象负荷和主体情思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主体体验的情感表现。近年来随着外语教育的深入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引起了外语教育界的重视。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涵盖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何谓文化移情?通俗地说,“文化移情”是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情感位移和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高永晨,2005)。运用移情,把自己投射到对方的立场,尽量从对方的角度看世界,这样就会缩小与异域文化的距离,更好地理解说话人的心态和意图。
2.影响文化移情的因素
2.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和语言一样,文化不能先天习得,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许多中国学习者只注重对语言形式的掌握,却忽视了语言形式的运用以及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的重要作用,其结果就是常常犯理解上的差错和运用上的不得体。试看下列中国学生与外籍教师的对话:
中国学生: Hi,Jack,where are you going?
外籍教师(内心): I wish he werent so curious about where I am going.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句语法完全正确的话,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和隐含的隐蔽文化就会引起尴尬或误会,从而引发交际困难。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世界观、价值观、行为和思维方式上有偶合更有差异,了解这些方面的差异对语言学习尤为重要。比如,西方的商业经济由于较早脱离了氏族家庭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制社会,重个性、独立、平等、竞争、自由和个人隐私,推崇个人主义。因此,在英语中,“I”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要大写;再如,西方人说话或写文章喜欢直线式的因果思维,往往一开场就直奔主题,然后再举例加以论证;而中国人常常是陈述原因、条件、背景,然后才切入正题。
由此可见,学习一门外国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过程。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 H.Douglas Brown ( 2006) 曾经说过,第二语言的习得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使语言使用得体,就必须了解并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同时培养文化移情能力。然而,移情能力同时也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現为:
2.2 对特定的种族或文化的偏见或歧视
对特定种族﹑文化的偏见或歧视构成文化移情的一大障碍。比如认为所有美国人都性格开朗,英国人都拘谨保守,德国人都严肃刻板,而忽视团体中个体的差异,无疑打上了偏见或歧视的烙印。此外,教条主义构成阻碍移情能力的另一大障碍 。教条主义者看待事物先入为主,对他们自己的观点不容辩驳,而对他人的观点则持怀疑态度,从而阻碍交际者的交际欲望,抑制移情能力的发展。
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际就必然会出现从一种文化跨越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也就是理解并接受对方文化、从而有意识地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语用移情的过程。影响语用移情的因素有:
2.3对词汇内涵意义的误解
这些词在在中西方文化的词汇中,有许多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而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大相径庭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约定俗成,具有固定的联想意义,而这种联想意义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或文化色彩。比如:(1)动物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在传统的中国画中,“鹤”一般是和松树同时出现的,所谓“松鹤延年”,但对英美人来说,crane是不能导致产生类似联想的。 (2)颜色词汇。 以“蓝”为例,英语的blue常和“忧伤”联系在一起,blues 即为一种忧伤而缓慢的黑人歌曲,而in a blue mood 就是“忧郁的心情”。另外,blue 还可能让人联想到贵族,因为blue-blooded 即为“出身高贵的”。Blue 这两种内涵意义都是汉语“蓝色”所不具备的。
2.4 对语用差异的文化特征缺乏了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自动地、无意识地使用自己的交际方式,这种方式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引发冲突,语言学家称之为语用失误( Pragmatic failure)。外国人很容易谅解我们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而语用失误的后果则严重得多,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常常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而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更大。从另外一方面说,“西方人如能理解中国人问这类问题后面隐藏的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秘密,我们相信他们听到中国人问这类问题是就不会那么抵触、反感了,因为人类相互间友好的表示总是受人欢迎的”(顾嘉祖,2000)。
3.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途径
3.1.激活与文本相关的文化图式
本文所讨论的文化图式可以理解为文本之外的文化知识,包括由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内容构建而成的知识结构,它在语言理解和文本解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或学习者应根据文本(教材或学习材料)的题材和内容,激活文化图式,文化图式的激活是培养文化移情能力的基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1激活背景知识
以大学英语学习为例,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跨文化因素,这为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创造了条件。例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中的 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 一课时,如果教师课前先给学生简要介绍美国社会福利制度方面的背景知识,必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促进沟通。再如,《大学英语精读教程3》第一单元 A Brush with the Law 描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一员的“我”,在等待上大学期间,由于受警察怀疑“到处游荡,企图作案”而被捕、受审,最后在法庭上被判无罪释放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反主流文化及其特征,介绍英国的相关法律,帮助学生弄清冲突的前因后果,这样,学生就会对当时英国人的文化规约和价值取向有大概的了解。
3.1.2 熟悉自身文化,了解异域文化
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意识首当其冲地影响词汇的意义,使这些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sac Asimov)在“What is Intelligence,Anyway”一文中谈到智力的相对性时,举例说自己每逢汽车出故障,总是匆忙找到修车师傅检查,“and listened to his pronouncements as though they were divine oracles”(聆听他的见解,如领神谕)。oracles 对于英美人而言,常引起这样的联想:the oracle of Apollo at Delphi,指古希腊神话中Apollo神在Delphi地方发布的神谕;极聪明可靠的预测;或是意义模糊而模棱两可的论断。比较汉语表达“如接到圣旨”,虽然也表示了一种恭敬的心态,但少了几分虔诚,多了几分诚惶诚恐的畏惧心理。
3.1.3 提高教师自身的移情意识
教师在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主导角色。 曾有学者形象地指出: 语言+文化+教师( 催化剂) = 语言交际能力( 有机化合物) 。“名师出高徒”,英语教师绝不是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熟悉了几千个词汇就能够胜任的,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移情意识以及对中西方文化比较深厚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
3.1.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英语课传授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语言形式,而应是鲜活生动的语言,以及语言中所隐含的深层文化。为适应此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过去只重视语言点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各种语言环境,采用多种方式,如: role play,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seminar 等,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置身于这种虚拟的情景之中,现学现用,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的规则,使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会运用英语思维,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同时,应避免过度强调不同文化的“异”而忽略了“同”。毕竟,不同的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每天经历的生活从本质上说是相似的,只是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在强调本质一致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移情而丧失自我,做一个既有移情意识又不丧失本民族文化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H. Douglas Brown.2006.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 Boston: Allyn & Bacon.
[2] Kramsch,C..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Lyons,J.. 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s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McArthur,T.. 1998. The English Languag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McCarthy,Michael and Carter,Ronald.. 1994.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M ]. London: Longman.
[6]Nida,E. A.. 1997.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7]Stafford,J.R.,Bowman,R.,Ewing,T.,Hanna,J.,& Lopez-De Fede,A.. 1997. Building Culture Bridges. Bloomington,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8]鄧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9] 顾嘉祖.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0] 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