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教育初探
2011-12-28赵亮
赵亮
摘 要:有效的起始教育,是一学期工作的良好开端。起始教育指教育者在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利用开学初、月初、周初的教育契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教育活动。实施起始教育,不能泛泛而教,而应该研究分析并准确把握起始阶段的特点,创造性地挖掘教育要素,开辟新途径,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实施教育,让广大师生在活动初期心中有标准,行动有准绳。
关键词:起始教育全面发展提高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67-02
一、起始教育的特点
1、时间性。
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教育契机非常重要,既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又能防患于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好开学初、月初、周初等阶段这一特定时间的教育活动,是各项教育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即“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短暂性。
起始教育的过程,时间较短暂,稍纵即逝,如果没有看准,没有抓住,德育契机往往会擦肩而过。每学期、每月、每周初时间很短,抓好这短短的初期或是短短的一天,进行有效的教育,才能提高起始教育的实效性。
3、層次性。
一个人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初期都是一个起点。为此,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起始教育,不能一概而论。如:一年级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六年级开展理想教育等。
4、导引性。
德育过程中,目标导引至关重要。明确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使广大师生心中有标准,行动有准绳,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沿着目标完善自身、提高自我。
针对起始教育特点,结合学校教育发展自身规律,起始教育可以从教师、学生、队活动三方面进行:
二、促进师德建设是开展起始教育的坚实基础。
教育的竞争,其核心是师资竞争。教师是立校之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最能动、最具活力的因素。我们认为,起始教育不应局限于面向学生,而应从教师抓起。教师要教学生做真人,实际上就是要用高尚的师德来塑造学生求善求美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管理上,学校围绕“修师德、树师表”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 、师表形象“一三四四”活动。
(1)强化一种意识。
夯实起始教育的基础,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具备强烈的起始教育的意识是提高起始教育实效的根本保障。
(2)树立三种形象。
行为上,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文明形象;工作中,把学生当做挚友,对学生全方位关心,以理服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树立民主形象;仪表上,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树立高雅形象。
(3)注重“四个一” 实施。
开学初,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要做到“四个一”: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信任的延伸,一次理解的微笑,一次亲切的抚摸。
(4)融入“四种情绪”。
即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以兴奋的情绪激励学生投入学习。
2、师德教育主题月活动。
为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人才观和服务观,努力形成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可以结合本校教师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每月确定一个教育主题,真正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把师德教育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三、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是开展起始教育的重中之重。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其年龄特点,应侧重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因此,每学期在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和班队计划时, 要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列入计划之中,环境布置和板报宣传都要凸显规范内容,把行为教育与学校德育活动相结合,充实规范内容,用来辅助小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
1、争当“三个一”好学生活动。
(1)当一个爱学校的小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首先从培养学生爱校情感入手,让他们心中树立“以校为荣”的思想。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像一张白纸,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进行校史教育至关重要。为此,要紧紧抓住这个教育契机,通过参观学校环境、特色教育展室、荣誉室等凸显学校特色的设施,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召开以“我美丽的校园”、“我在母校的怀抱中成长”等主题队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培养他们浓厚的爱校之情。
(2)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而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起始教育中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道是“我要学”,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小有理想,热爱学习,从小学会学习。
(3) 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孩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犹如人生中的万里行程,而起始教育正是万里之行的起步,是基础,为了打好基础,首先要从小学生抓起。
2、开展“德育主题周”活动。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内容。每学期,针对学校实际,以贯彻《守则》和《规范》为主要内容,可以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采取检查、评比等办法,从学生一点一滴的行为入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告别脏话——我是文明人”周、“弯弯腰——我是一名校园美容师”周等主题活动。主题周活动的开展,真正把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四、选准活动渠道是开展起始教育的有效途径。
1、组织好每一次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重要手段之一。国旗下讲话和升旗手的选拔至关重要。生动、感人的“国旗下讲话”使人充满着蓬勃向上、整装待发的激情,能带动学生在下一阶段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作为升旗手都感到至高无上的光荣,为此升旗手的选择既要慎重又要轰动。
2、开好第一次大会。
开学典礼大会针对假期和新学期的开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成功的开学典礼,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找到一个新的起点,踏上一个新的历程。典礼形式不拘一格,力求贴近学生,把握校园动态。
3、站好第一次路队。
路队的秩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班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荣誉感,第一天的路队更能反映学生是否收心,进入了正常学习状态。为此在路队管理上,加大力度,高标准、严要求,德育领导要带队当天检查,当天总结。通过狠抓路队秩序,促进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尽早纳入学习轨道。
总之,起始教育就像一盏明灯为漂泊的船只指明最初的方向,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富有很强的价值观,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广阔的操作空间,亟待我们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祝愿起始教育这颗明珠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