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而信其道
2011-12-28张灵敏
摘 要: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深深地喜爱教师,当这种爱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情感迁移,从爱教师到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张灵敏,女(1966-),河南省新乡市人,教育学硕士,郑州广播电视大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方法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60-01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道出了教学上一个最朴素而最有效的道理,那就是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能力学》一书对这个问题还做了这样的分析:“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关系过程。只有当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一致、亲密无间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教育和教学才会收到应有的成效。”[1]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所以,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在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在课外又可与老师畅所欲言地交流。
教育家叶澜认为,语文教学应有个新概念:不是局限在课本上,也不是局限在课堂里。人与人之间要以心换心,师生之间应该有情感的交流,没有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仅仅是一种文字上的教学,技巧上的教学。只有从思想感情上把学生吸引到语文教学中来,才能发挥语文教学中的作用[2]。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究、研究,让学生觉得您是他求知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健康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热爱学习。无数事实证明,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趣化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水平的重要法宝,几乎是所有成功的语文老师的实践体验,对此笔者也是感慨良深:
2006.1.12 张老师放声高歌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张老师回来了。
张老师回来之后气氛就是不一样,鼓掌欢迎、尖叫全都有了。高瑞浩又说着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老师,我们想死你了!”不知谁还喊了一声:“老师越来越漂亮了”。的确,看张老师的面貌也真的比以前精神多了。看来在她的学校当学生与在我们的学校当老师就是不一样。一开始老师亲切地与我们聊了这段时间她在师大住校学习的深切感受,师大学生的勤奋刻苦,老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感慨,深深打动着我们原本一颗颗浮躁不安的心。
接着,老师又深情地为我们朗诵了一首诗,好几个女同学的眼圈都有些红了。听说我们正加紧准备歌咏比赛,老师让我们把参赛的两首歌演唱了一遍,还提出了改进性的指导意见。不知谁提到让老师示范演唱,这个提议真是一呼百应,老师显然是被大家的热情深深感染,清清嗓子,给我们演唱了李叔同作词的《送别》,虽然老师声称她五音不全,唱功较之歌星亦有好大的距离,微微发颤的声音里还有丝丝羞涩和怯意,但在我们的耳中听来却是世界上最悦耳最美妙最动听的歌喉。因为我们知道老师是在用心用真情在倾诉对我们的爱。在大家兴奋的热烈的雷鸣般的掌声中,老师又乘兴演唱了自己改词的《南泥湾》:“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我们班,我们班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处处是笑脸,遍地是热情,让老师好感动。”
看着老师带着微笑为我们唱歌,我感到自己有多么的幸福,有这样和蔼的老师,有这样相知相伴的同学……这温馨美好的一幕,会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摘自2006年学生刘哲的日记)
这温馨美好的一幕,也同样定格在笔者记忆的深处。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气氛,还有什么坚冰不能融化,还有什么堡垒不能摧毁!
“张老师:说实在话,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庆幸您能成为我中学的导师,要说我的不满,也许就是觉得您作为老师是太优秀了,您不像严师一样恐怖。和您聊天时真觉得你就是我的良师益友,没有什么好掩饰的。自然界中有很多种颜色的花,人各有所爱,我不能肯定您到底是哪一种颜色,但我觉得您一定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同学们不适的言行可能会让你动怒,但并没有经常看到您声色俱厉勃然大怒的样子,也许你是把伤心藏在心里吧。你也的确是一位普通城市中的一所普通中学的一位普通语文教师,你不是什么神仙,可对我们却总是春风化雨致循循善诱。您给我们的娱乐时间曾让多少班的多少学生羡慕。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能还没能让一些同学适应,这是事实,但您同时也拥有许许多多爱你的学生,一日为师终生为母,我相信经过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天会更蓝,云会更白,我们师生间的关系会更美好的!”(摘自2002年学生赵静的日记)
是啊,自然界有各色各样的花,我不能也不可能强求他们以同一种姿态绽开出同一种色彩,也不可能让个性迥异生龙活虎的学生像传声筒传达出同一种单调的声音。世界是多元的,大自然是绚丽的,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努力设法让我的每个学生,在语文课上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提起笔来能够自由的大胆的表达出“真我”的风采。四年过去了,当年写下这些“真情告白”的学生们,大部分已经踏入大学的校门,作为老师,作为他们永远的朋友,除了祝福他们梦想成真,我會继续坚守三尺讲台,而这些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将会永远成为开在我心中的幸福的花儿,岁月流逝,流不走的是作为老师被学生期待喜爱那种陶醉的幸福的感觉。
参考文献:
[1]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62.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