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大学地质学入门课程教学过程对比

2011-12-28顾松竹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质量教材

顾松竹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中美大学地质学入门课程教学过程对比

顾松竹1,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普通地质学”和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Earth Systems”这两门地质学的入门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提供知识、强化知识、固化知识和考察知识等教学过程的4个方面对中美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对比。相比之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存在教学媒体质量欠佳、缺少知识巩固的途径、考查方式单一的问题,这导致了学生投入学习时间偏少,掌握知识不牢固,考试后很快遗忘,最终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教材编写的改革、教学方法和考察方式的改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可行途径。

地质教育;教学质量;对比教育;美国

在高等学校地质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基础课“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地质学的大“绪论”。课程任务是通过对改变地球面貌的地质营力的介绍和地质过程分析,辅以地质学分支学科的相关内容和研究进展的评述,为今后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普通地质学”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地质思维方式的建立和专业课的学习。

由于“普通地质学”课程涉及几乎所有的地质学分支学科的内容,所以概念繁多,资料丰富。同时又因为是一科入门的课程,所以往往“公式让位于文字;推理隐含于讲述”[1],使得本来属于理工科的课程变得类似于文科的性质。长期以来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误解,例如“普地学习就是像文科课程”、“背背书就能通过”、“不需要花多少力气学习”等等。学生投入该课程学习的时间少,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考试以后,学到的东西很快“还给了老师”。更严重的是,最近几年本科教学质量普遍下滑。所以“普通地质学”的教学工作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如何纠正这种误读,如何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如何使学生真正学到扎实的知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2009年赴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以下简称UTA)进行访问,在研究工作之余,系统旁听了该校的地质学基础课“Earth Systems”,并对该课程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通过与我校“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对比后发现,美国大学的地质学基础课的教学过程更符合教育的科学规律,大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更多,学习更努力,学生的知识掌握也更为牢固,最终结果是美国大学的地质学基础课教学质量比较高。

据此,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优秀的教学媒体、合适的教学方法、创新的考查方式,从而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督促学生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普通地质学”与“Earth Systems”课程安排的对比

通过对中美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的课程安排的对比(表1)发现。两门课程的课程安排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时及分配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1)地质学基础课的教学目的相似。

两者均是地质学或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在专业课开始之前,对地质营力、地质作用进行介绍的一门课程。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方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2)地质学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相应学分相似。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普通地质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1)地球的基本知识;(2)地质年代;(3)地表的动力地质作用;(4)岩浆和变质作用;(5)地壳变形和地质构造;(6)地球科学与人类;(7)板块构造理论。UTA的“Earth Systems”教学内容与“普通地质学”相似,但因其学时数较高和美国大学地质教育传统的影响,教学中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的内容较“普通地质学”要更详细和丰富。

(3)从学时数来看,我校“普通地质学”课程共有48学时,3个学分,由42学时的课堂教学和6学时(3次)的室内教学实习组成。实习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2.5%。UTA“Earth Systems”课程的时数稍高,为60学时,学分4个。实习课时数占总学时的25%,实习内容也丰富多彩,除与我们相同的岩石矿物的实习外,还有很多探究性的实习。

二、“普通地质学”与“Earth Systems”教学过程的比较

在教育理论中[2],教学过程包括如下4个方面:(1)提供知识。即通过各种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或媒体的综合(教材、教学课件、教学网站),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室内实习、室外实习等)为学生提供信息。(2)强化知识。通过各种练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网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保持学习兴趣。(3)复习。通过给出上述练习的答案和解释,将获得的信息清晰化并固化在记忆中。(4)考察。通过考试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知识,或者检测其进步的情况。

笔者发现,中美大学地质学基础课最大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上,表1中的实习课类型、教材、教学网站、作业、测验、考查等项目都属于上述教学过程,正是这样的差别造就了勤奋学习的美国大学生和较高的教学质量。以下通过提供知识、强化知识与复习、考查等3个方面分别分析中美大学教学过程的差异。

1.提供知识

总的来看,“普通地质学”的教学媒体质量不高。目前中国的大学硬件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各种媒体为学生提供信息的教学方式已经十分普及。我校的“普通地质学”多媒体教学已经实行多年,通过计算机技术在幻灯片中设计丰富的视频、图片早已成为良好的辅助教学手段,课程的网站也已经上线。从表面看来中美之间并无多大差别,但在教学媒体的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从提供信息的基础—教材来说,差距很大。也许由于成本控制或传统习惯的原因,“普通地质学”的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各个章节是粗线条的勾勒,没有深入细致地讲解,学生无法自学。教材中的配图往往质量不高,学生理解困难。教材印刷主要是黑白的胶印,装帧普通而平淡,这样的教材,阅读时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Earth Systems”的可用教材种类繁多,虽然一般老师会指定一本,但学生还是可以做自己的选择。由于教师上课也并非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课前课后的阅读量都比较大,教材内容丰富,便于学生自学。另外,教材装帧精美,多为彩色印刷,含有大量具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学生阅读教材就像在阅读一本时尚杂志,学习过程更为愉悦。总的来说,美国大学教材的信息提供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挖掘,这恰恰是国内教材所欠缺的。

其次,教学网站的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1)即便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其课程网站上充斥着着大量的诸如申请表格、同行评议等完全与教学无关的栏目,减弱了整个教学网站的信息提供和交流平台的作用;(2)专门为网络学习而设计的网络课件质量不高,大部分的课程网站的这一栏目就是把上课用的PPT文件拷贝一下代替,学生觉得跟看书或听课没有什么区别;(3)网站的互动板块形同虚设,教师不会到那里去发布信息,学生也不会去问问题;(4)网页更新速度慢,几年如一日,新鲜感差。相比之下,国外教学网站可能在界面上没有那么花哨,但是实用性高,网络课件原创的多,网站更新快,学生和老师乐于利用,真正达到了适当补充课堂教学以及课程信息交流的目的。

表1 “普通地质学”和“Earth Systems”课程特征的对比

2.强化知识与复习

与“普通地质学”相比,“Earth Systems”最大的特点是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强化和复习的重视。目前“普通地质学”的作业主要是写小论文或者课程报告,很少针对各个章节的概念、原理以及原理的应用而布置相应的作业或练习。但“Earth Systems”的课程中有各种各样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强化知识,更通过形式多样的小测验、单元测验、Lab测验等等方式达到强化知识和复习的目的。

首先,布置课后作业,如同我们的中学课程一样,美国大学的课程有很多的作业,“Earth Systems”也不例外。教师布置很多的课后作业,有的是比较灵活的作业,没有什么特定的答案,就是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例如观看一段视频,再写出这段视频反映的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有的就是普通的类似考试的那种标准化的题目,一般以网络答题的方式进行,学生都必须按时完成。

其次,除了课后作业帮助理解知识之外,在Lab课上,还有一些旨在通过应用巩固概念理解的练习。例如给出一幅简单的地质块体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恢复该地区地质历史。

最后,课程中会有很多测验,这种小测验并不是起到考查和检验的目的,而主要目的是督促学生学习,帮助巩固与复习。例如每两周一次的课堂小测验,半小时的时间。每个单元结束之后的单元测验一共3次,每次一个小时;还有Lab课也有小测验。这就从多个方面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了,达到了强化知识的目的。

3.考查

“普通地质学”采取期末考试为主(占80%),平时成绩(占20%)为辅的方法,平时成绩主要是实习报告和课程小论文的成绩。如前所述,“Earth Systems”除期末考试(占30%~40%)外,还有期中考试(占30%~40%)和平时测验的成绩(占20%~40%不等)。笔者的考查表明,这样学生的学习记录中至少有8次成绩,其中两次较大,这对于督促学生学习十分有利,同时也有助于随时控制教学质量。

三、讨论

美国大学教育总的来说教学质量很高。通过前面对中美大学的地质学基础课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方面基本一致,教学设施的硬件上也相差不大。但是在教学过程的细节上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中美大学教学质量差异的原因。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中国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大学生总的来说,学业负担不重,虽然看起来每学期上很多课,但是课外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普通地质学”属于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学生投入了大部分的时间在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等课程中,对本课程的投入不大。据作者的调查,有2/3的学生每周用于“普通地质学”的学习时间在1小时以下,还有不少的学生学习时间为零,虽然通过最后的突击大部分学生都通过了考试,但必须承认,这样的教学过程,其学习效果值得商榷。从上述教学过程异同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缺失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跟踪和控制、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查和评估主要靠最后的考试有关。相比之下,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力图进行科学化管理、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了同步监测的美国大学,其学生的学习强度都很高,大部分的学生学习非常努力。一门3~4个学分的课程,如果按照每周课堂3~4小时,课后3~4小时的比例来计算,需要学生投入的时间为至少每周6~8小时。所以,大学生每学期选课的门数较少,最多5门课。因为学生投入的总时间至少需要30~40小时,几乎就已经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大学生每学期选课很少多于4门的原因。

总之,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学生最终学习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如果想要提高“普通地质学”的教学质量,改变“一考定乾坤”、“考完就忘”的不正常现象,通过各种方法督促学生学习增加学生的投入的时间,例如布置必要的作业、进行与教学同步的测验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如果能够辅以编写得当的教科书和设计精良的教学网站,可事半功倍。

[1]黄定华.普通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邹群,王琦.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Teaching Procedure of Introductory Geology Course, a Comparison between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GU Song-zhu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Focusing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 the author studied two introductory geology courses, Physical Geology in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CUG in short) and Earth Systems 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UTA in short),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found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dure of Physical Geology of CUG, including poor quality of teaching media, lack of ways to help students’ knowledge consolidation, and monotonous evaluating methods, which results in less studying time and quick forgetting and eventually poor education quality. Better text books, reform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would be a possible solution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of China universities.

geology education; education qualit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parison; United States

G642

A

1006-9372 (2011)03-0089-04

2011-06-09。

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地史古生物学国家教学团队主干课程为例(2010104),地史古生物学国家教学团队项目(08td198)和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人才培养基金(J0830520)联合资助。

顾松竹,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二叠纪有孔虫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的研究工作。

book=219,ebook=219

猜你喜欢

基础课教学质量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