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科学活动:冷冷的,热热的

2011-12-27澳门特别行政区濠江中学附属幼儿园冯嘉雯梁玉冰

当代学前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触觉小班物品

■ 澳门特别行政区濠江中学附属幼儿园 冯嘉雯 梁玉冰

小班科学活动:冷冷的,热热的

■ 澳门特别行政区濠江中学附属幼儿园 冯嘉雯 梁玉冰

一、设计意图

在感知冷、暖方面,触觉最直观。本次活动通过幼儿尝试用自己身体的部分(手)进行从较直观的触觉活动入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玩一玩,让幼儿感受物体的冷和暖,建立冷和暖的概念,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将冷暖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从而积累辨别“冷”、“暖”的感性经验,在操作和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操作、探索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对“冷”、“热”现象好奇并乐于探究其中的小秘密;

2.尝试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冷”和“热”现象;

3.能听指令将物体分类。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冷”和“热”现象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难点:能将“冷”、“热”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贴上标记。

四、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过“冷”和“热”的现象。

2.物质材料准备:

(1)热水袋、冰垫、冻维他奶、热鲜奶若干。

(2)分别装冷水和热水的杯子。

(3)冷热的图案标签。

五、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发现冷、热

1.教师出示“神秘袋“,分别出示热水袋、冰垫、维他奶、鲜奶等物件,请幼儿猜一猜,摸到这些物品会是什么感觉?

2.分组操作,体验冷热

让幼儿逐一触摸上述材料,体验冷、热,并与同伴交流触摸后对物品的感觉。

(二)集体交流,表达感受

1.请幼儿结合实物,大胆表达出自己在操作活动中的冷热感受。

2.师生共同小结,有些物品摸起来是冷冷的,有些物品摸起来是热热的感觉。

3.启发幼儿尝试说一说这些冷热不同的对象在生活中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三)游戏体验,巩固经验

1.游戏:冷热杯迷迷转,帮助幼儿巩固分辨冷热不同的感受

(1)教师出示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的杯子,介绍游戏玩法。让每位幼儿选取一杯水,然后通过手部的触觉,感知出杯子的水是冷的或是热的,并将代表冷或热的图案标记放入冷(热)水杯内,以分辨出冷(热)水的杯子。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纠错。

2.游戏:送冷热杯回家

幼儿根据图案标记,将不同的冷热杯送到指定的地方。老师请出好帮手小熊维尼,帮幼儿作出验证,检查幼儿是否分辨出冷热杯。

(四)分享成功,生活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可触摸太热、太冰的对象。

六、活动点评:

本次活动有以下三个亮点:

1.选材生活化,学习方式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生活中,孩子们会经常观察到冷和热的不同现象,这两种不同的感觉是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触觉感官去直接体验的。本次活动通过幼儿在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玩一玩,让幼儿感受物体的冷和热,建立冷和热的概念,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将冷热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从而积累辨别“冷”、“热”的感性经验,最后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可触摸太热、太冰的对象,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2.活动目标有效的落实到环节之中

活动中,教师通过幼儿玩“神秘袋”的游戏,触摸冷热不同的物品,体验冷和热的现象,形成“冷”和“热”的新经验;通过操作活动再次体验冷、热不同的感觉;在“冷热杯迷迷转”的游戏中巩固强化这一经验;在“送冷热杯回家”的分类游戏中运用新经验,同时学会听指令将冷、热不同的物体分类,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3.操作材料设计有新意,操作性强

活动中的幼儿操作材料很有创意。吸管上贴上了“冰箱”和“太阳”的图案,分别代表“冷”和“热”,设计很有新意,巧妙的物化了教学目标,操作性强,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方便小班幼儿操作,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触觉小班物品
称物品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食的触觉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