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需要“两面”“三招”
2011-12-27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杨丽娟
■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杨丽娟
备课,需要“两面”“三招”
■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杨丽娟
备课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效率,因此必须重视备课的质量。当前幼儿园备课活动存在着盲目模仿、行知脱节、缺乏创新等问题,急需改正。我们从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出发,探讨备课活动的新形式,从根本上修正教师对备课活动的认识,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幼儿园 备课
备课是每位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效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教师,对课堂教学理念、方法设计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把握。年轻教师有热情和干劲,却缺乏实践经验,对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把握方面能力欠佳,而年纪稍长一些的教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灵活应对,但有时却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现了理念与现实相脱节的状况。
一、当前幼儿园备课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新手教师盲目模仿
年轻的老师们从师范学校的大门跨进幼儿园的大门,她们带来了信心、热情与干劲。经过了由于新参加工作而异常激动的兴奋期,她们渐渐地会进入一个因为环境、角色身份等方面的改变而带来的迷茫期,接踵而来的就是因迷茫而产生的焦虑期[1]。处于这个时期的老师对备课,有一种敬而生畏的感觉。经过观察以及和大多数新手教师的谈话,笔者发现,这类老师备课的主要方式就是抄袭与模仿,看到一些教材中或网络上的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教案,就原封不动地抄过来。特别对于骨干教师、名教师的教案,更是推崇备至,原搬照抄。而丝毫不会顾及到这样的备课模式,也许并不适合新手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太会去思考教案中的教材剖析及教学方法等所蕴含的科学理念。例如有位新手教师,在外出听了省特级教师上的音乐课后,回来就上了模仿课,虽然她极尽努力,但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听课的老师们帮她找到了答案,一是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浮于表面,二是自身音乐素养还不过硬,教学语言虽然和专家教师的一模一样,但是体态语的引导上还欠缺许多。因此,模仿虽然可以给青年教师带来一定的收获,但盲目的崇拜和模仿,只能带来更多的迷茫。
(二)经验型教师行知脱节
工作时间稍长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独立设计教案,考虑教学活动的环节时有较为清晰的思路,选择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这个时期的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理解从懵懂逐渐走向清晰,但她们已经渐渐远离了学生时代中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处在理论与现实无法联系的时期。她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怎么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在备课时容易依感觉、凭经验行事。拿到教材时,本能地认为应该这样或那样设计,设计出来的活动有时候比较理想,有时却又感觉欠佳。而且大多数经验型教师已为人妻为人母,在工作时间之外都忙于做家务与照顾孩子,许多人没有时间或不愿意研读理论,业务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行知脱节的现象在经验型教师中非常普遍。
(三)骨干教师固步自封。评选骨干教师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不但要通过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考核,更要通过各项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上骨干称号的老师们教学基本功扎实,各项教学技能都是青年教师们学习的榜样。在备课方面,骨干教师常有独特的教学设计方案,懂得将科学的理念渗透于教材分析、目标制定以及教法、学法之中。但也发现,大部分教师评上骨干称号后就会长松一口气,有少部分教师评上骨干称号后躺在原有的成绩上固步自封,缺乏向更高一层次迈进的热情。在备课方面,也常沿用自己以前设计过的教案,或复制以前用过的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
总体来看,在备课活动中,大多数教师理论意识薄弱,拘泥于自我的小天地里,善于模仿,却仿不到位,善于实践,却缺乏指引,善于重复,却缺少研究。针对这样的现状,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优化教师备课形式,利用园内优质资源,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尝试了“两面”、“三招”的备课模式,实现理论、实践的两面兼顾,让新手教师尽快上路,让经验型教师懂得科学运用理念,让骨干教师自身潜力得以挖掘。
二、备课活动的“两面”“三招”
(一)集体备课的“两面”兼顾
1.理论层面的学习、解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日趋加快,各种关于幼教的理论也是日新月异,面对形形色色的理论,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该学些什么?首先,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是必备的理论知识,例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其次,国内外幼儿教育理论与改革趋势也是支持我们备课活动的基础性知识。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等等。最后,幼教一线工作者们的经验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如《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等杂志上的文章等。
理论学习,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如何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们愿学、乐学甚至主动学呢?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让教师从各个层面、多个通道参与进来,大大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效益。例如,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少数人唱主角的形式,采用了“开心词典”、“游戏沙龙”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其中有知识类的抢答题,有骨干教师引领大家剖析理论内在含义,有新手教师诠释对理论的理解,有经验教师运用理论联系实践。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吸引了老师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更保证了学习的效果。
2.实践层面的研究、交流。理论终究是为实践服务的,对实践层面的研究是我们最终的归宿。从各个活动目标的制定到每一个环节的教法设计,从教学具的准备到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从教学环节中每一句话的组织到整个活动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从对一次活动的整体把握到每一个教师组织活动的效果差异等,都是实践层面所要探讨的话题。我们确立了明确的备课流程,即个别教师一次备课、组内教师集体二次备课、班级教师三次备课。个别教师一次备课,即由备课组长分配好每一个主题的备课教师,由这一位或几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写好活动方案,假如一个话题的课比较多,可以请2~3位老师分五大领域进行。组内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是第二次备课。在此过程中,首先回顾上一阶段教学内容,重点探讨同一个活动组织教学后的不同效果,以及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这样的过程,是对备课设计的一次总体检验,也使部分教师分享了其他教师的有效经验,有利于其专业技能的发展。接着是对下一阶段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究,这也是集体备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先由备课组长事先安排好的主备教师说课,然后在考虑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集体制定出大致的活动目标、教学流程与方法,统一重点难点。教师们各抒己见,学习运用各种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谋求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效果。班级教师三次备课,即教师根据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能力水平以及本人的教学风格对二次备课形成的教案在目标、准备、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修改。
(二)独立备课的“三招”并进
针对各种类型教师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三次备课过程中采用了“三招”并进的模式。让教师们充分体验科学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在此过程中吸取有益经验,优化自身的教学思路。
第一招:“个性式”备课,让教师发挥各自的特长,备出个性,备出特色。由于年龄、教龄、性格等各方面的原因,每位老师的特长和教学风格都各不相同[2],有的教师擅长美术教学,有的则擅长音乐;有的教师擅长情境式教学,有的则喜欢谈话式;有的教师教学语言幽默,有的具有严密的逻辑……在个别教师一次备课中,我们根据各个教师的特长、爱好、性格等,让她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备课,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将每一个活动都备精、备实、备出特色与效果。待班级教师三次备课时,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再作修改。个性式备课覆盖面广,既能使教师发挥其特长与优势,对集体备课作出贡献,又能给教师对自身不擅长的学科备课提供相对科学与规范的借鉴,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招:“模仿式”备课,让教师在模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幼儿园教案类书籍中、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教案层出不穷,什么样的教案才是适合幼儿、适合自己的?我们所采用的“模仿式”备课,可以帮助教师寻找适合自己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在模仿别人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在备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一些与本次活动类似的优秀教案,然后细细推敲其中的优缺点,将一些有趣、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用于本活动中。模仿时,老师们思考的是为什么要这么做,避免盲目的模仿,更要杜绝照搬照抄。模仿式备课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新手教师懂得了优秀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让经验型教师学会取其精华运用于实践,让骨干教师对教学进行深层次剖析,全面解析教案设计的科学原理,使所有教师都吸取了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经验。
第三招:“比较式”备课,让教师在理念的碰撞中懂得适宜的才是最好的。同一个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书上、网络上搜索到各不相同的教案,也许大多数老师认为眼花缭乱,难辨优劣,但我们却从中寻找了非常有价值的角度,即让老师们比较各个教案的优缺点,学习运用科学的理念来分析每一个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提供同一课题的不同教案,让老师们比较。例如针对绘本的教案设计,有的以观察画面师幼集体讲述为主,有的以情境模拟为主,还有的以游戏为主。在集体二次备课时,我们给老师们三份不同形式的教案设计,让老师们挑出自己认为最优秀的教案,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这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老师由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自身教学理念的不同,会选择各不一样的教案,但是他们都会趋向于一个方向,就是选择最适宜本人和最适宜本班幼儿的教案。在比较的过程中,老师们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案中的各种因素紧密联系,在理念的碰撞中获得知识、经验、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
三、备课活动的再思考
备课,对教师来说是永远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无数种备课方式的尝试都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达到最终为幼儿发展服务的目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总会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在“两面”“三招”备课模式实施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带班时间之外除了备课,还要组织环境布置、区域材料制作、幼儿档案收集等其他事情,而三次备课要占用教师大量时间,如果园内外再有一些大型活动的话,教师的备课时间就要遭到压缩,势必影响备课质量。又如,小班教师一周只需备五个活动,而中大班教师的备课量一周需要十节左右,在集体二次备课中,中大班教师需要商议的容量偏大,教师容易失去耐心,从而使二次备课陷入形式化。等等的问题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备课活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寻找到更科学、合理、高效的备课方式,为教师们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使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积极上进,充实自我,取得满意的专业发展效果。
[1]张志宏.上海市幼儿园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2)
[2]郭萍.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