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思考
2011-12-27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顾丽梅
■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顾丽梅
关于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思考
■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顾丽梅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问题上,我国家长存在意识淡漠、方法不当、耐心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避免包办代替,给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锻炼,与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 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盥洗,以及自己洗小件衣物如小手帕等。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小养成自理意识与习惯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可以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有利于他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满足其心理发展的需要。幼儿通过亲手操作可以锻炼脑与手的协调性,促进大脑的发育。更重要的是,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感,从而养成独立性,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功感,还能促进幼儿形成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良好个性品质。
一、目前我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庭中培养的现状与成因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幼儿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精心呵护与照料,造成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我国幼儿自理能力状况令人担忧。而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们存在着以下一些教育失当的方面:
(一)意识淡漠
我国家长们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只有读书、学习、发展智力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片面重智以至于其他方面被忽视或者认为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培养也不迟。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会做,对孩子缺乏足够的信任,不敢轻易让孩子动手。因此,家长几乎包揽所有的家务劳动,根本不给予幼儿劳动锻炼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机会。
(二)方法不当
幼儿因为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父母不能有效教会幼儿正确的自理方法和技能,导致幼儿无法有效掌握自理的技巧。如幼儿在刚学穿衣服时,经常会把衣服穿反或者扣子系错,家长在面对这一情境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帮助与鼓励,不给孩子自我纠正的机会,直接代替幼儿去做。
(三)耐心不够
由于幼儿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眼手协调能力还不够,常出现诸如自己吃饭会把饭弄得到处都是、自己洗手不但没把手洗干净还把衣服也弄湿了等情况。因此家长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往往会缺乏耐心,为了避免麻烦,节省时间,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直接采用包办代替的做法,极大地阻碍了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庭中培养的方法
(一)家长应转变观念,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意识
家长一切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不但无益,还将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干的事情,父母就一定会帮着干。久而久之,幼儿形成依赖,一旦离开父母便会无所适从。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明确父母只是幼儿的“拐杖”,绝不是幼儿的“双腿”,让幼儿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良好自理意识,积极为幼儿创造生活自理的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让幼儿尝试与体验生活自理的快乐与成功感。
(二)家长应教给幼儿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注重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因此家长应让幼儿学会一些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家长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运用鼓励、表扬等方式,给予幼儿生活自理的自信,如摸摸幼儿的头,给幼儿一个鼓励的眼神,从而培养幼儿生活技能。
(三)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循序渐进,耐心指导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在这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即使学会一项技能,仍离不开以后的巩固练习。因此,家长要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家庭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家庭中,吃饭、穿衣、入厕、盥洗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家长们要抓住这些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要求幼儿养成起床时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洗脸、刷牙,入厕后自觉整理好衣裤的习惯,餐前便后自觉正确洗手的习惯等。
2.让幼儿由自我服务发展到为家人服务。当幼儿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后,家长们可以让幼儿来尝试一些为家人服务的小事情,如让幼儿在家里摆放餐具、帮助父母擦桌子,给阳台花草浇水等,让幼儿不仅能生活自理,还会为他人服务,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幼儿优良的品质。
(四)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另一重要场所。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会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借助幼儿园的有效教育,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进行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1]常瑞芳.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3]李风顺.幼儿教育改革与研究.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年
[4]陈金华,杜学元.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