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2011-12-26纪士勇
纪士勇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想,如果语文的阅读教育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上,那么,即便是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文章了如指掌,而课外阅读却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阅读教育其实等于是空的。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下已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业负担偏重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我任教的是小学六年级,他们的时间早已被考试科目排得满满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少。而且,由于学习压力,一些学生已经见书就烦,有了较深的抵触心理。即使有少数喜欢阅读的学生,家长、老师还不时出来反对,这使得他们的读书热情遭到了扼杀。
二、阅读兴趣缺乏
小学生阅读面狭窄,除了缺少时间以外,还与缺乏兴趣有关。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丧失阅读兴趣,所以,即使是在较为空闲的寒暑假期间,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也很少。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在教师限定的思维中去接受,这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创造性。学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体会、感悟、想象、创造,那么也就不会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慢慢地阅读兴趣也就消失了。
三、社会文化氛围不足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向学生们完全开放了整个世界。过去,书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光盘、录像、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相比之下,书籍阅读就显得枯燥乏味。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使我们的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
面对这样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掘出学生的阅读潜力,从而使学生变得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对学生深入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设想与尝试。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不能把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我们教师能做的大量工作,其实是在课内的。我在教学中尝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后继性学习,把课本上的教材上好,教活,并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例如苏教版教材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有节选,我充分利用《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些课文,在讲解内容时或学完课文后设置几个问题如:(1)刘备为何要三次拜访诸葛亮?(2)从《林冲棒打洪教头》文中,你体会到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些小说。
二、学会重构教材,进行角色转变
学会对课程进行二度加工,教师可通过重构,在课程、教材、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材其实有着广阔的留白空间,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创造。如我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这课时发现学生对“金华的双龙洞”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从电视上的收获,于是我引导学生在课外多渠道地收集资料:上网查阅、报纸收集、图片剪贴、猜想设计,果然学生兴趣盎然。我悄悄地发现学生交流的话题多了,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在交流时我强化“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阅读道路的环境条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推荐美文诵读
社会大众的阅读缺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解决的,但班级这一小环境的阅读氛围通过努力引导则可以营造。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指导学生购买书籍,并互相交流。对学生手头上的书籍进行管理、调控,尽可能地让他们多读好书,远离肤浅和庸俗。(2)举行读书报告会,以说促思,以说促读。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定的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同时还能通过交流获得别人的体会,得到启发,加深理解。(3)结合影视对比阅读,从而进行评价、鉴赏。如四大名著等,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彩片断,并引导学生将之与原著相对照,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评价鉴赏能力 。
总之,通过平时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分析和实践,我觉得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教师应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感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教学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从而抵达人性深处,使灵魂得以净化和优化;学生就会自主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并期待从阅读中获取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课外阅读也就走上了一条阳光大道。
(责编 夏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