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自明其理
2011-12-26罗玲
罗玲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才能达到感知课文、体会情感、积累语言的目的。
一、通读感知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这个阶段,不管你怎样设计导语,都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还进行范读,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细读悟语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悟语”包括: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在统一。这一过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问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必须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练结合。
三、品读悟情
有了对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与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升华思想,陶冶情感。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精心辅导学生“应该怎样读好课文”,刻意采用“渲染导情”等手段教学,但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在学生读完课文后,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读书方法。
四、诵读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比分析讲解更有效,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对课文整体吸收,发展语感。学生在品读一个段落后,充分理解了语言结构,领悟到了文章的美,就有一种读背课文的愿望,很容易背诵课文。我常将背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让能背诵的学生合上课本,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背诵的甜头,很自觉地将一些优美的段落熟读成诵。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通过通读、细读、品读、诵读,让琅琅的书声回到课堂,逐步深入地与文本进行生命对话,就能达到感知课文、积累语言的目的。
(责编 夏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