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改契机实施有效教学

2011-12-26唐芹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1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

唐芹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如今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气息,学习成了生命的体验,成了潜能的开发,成了艺术的享受,成了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神圣殿堂。但新课程的推进不能只停留于研究层面,而应当向纵深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研究新课程理念如何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凸现目标意识,实现价值回归

语文课程具有科学性。因此,作为一门课程,它必须有自己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和“语文知识体系”。但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到底如何界定,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求得共识。我认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必须认清自己的课程价值,特别是直接价值。

二、优化教学策略,发挥整体效益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典型的灵活性、大面积的适应性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第一,教师要努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教师有机地整合三维目标,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正确地解读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中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元素;教法、学法充分尊重学生,强调互动;教学过程注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第二,教师的课堂教学朴实、扎实、真实,注重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本,以训练为本,听说读写训练真实有效;符合年段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第三,教师注重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积累和语言训练;朗读指导注重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通过读书理解语言,通过理解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第四,教师应注重教学基本功。普通话流畅准确,富感染力;仪态大方,自然得体;引趣激趣,启导点拨,深情并茂,贴切自然,干净利落;课堂上应变自如,处理严谨,关注细节。

从把握和处理教材来说,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1.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巧妙地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三维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三维设计的最大特点。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三维整合是具有整体性、交融性的,是不可分割、水乳交融的。那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割裂开来,甚至在备课时也明显分为三个方面来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直奔重点,辐射全文”的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了平推式和繁琐的分析,更避免了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使之完全没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3.研读对话,注重过程,共同成长。研读对话式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讲课,更不是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与体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一种学习、研讨、对话的氛围和平台,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参与教学活动,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走下“讲坛”,成为学习的一分子,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三、改进学习方式,着力自主发展

第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二,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他们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教师应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的习题形式,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构建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巧妙引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所涉及的一些相关认识与教学手段也只是总结、提炼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还不成熟,仍需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地不断探索,使之更加完善。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