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社会符号意义探究
2011-12-25天津科技大学夏慧言贾亚丽
□天津科技大学 夏慧言 贾亚丽
语言的社会符号意义探究
□天津科技大学 夏慧言 贾亚丽
语言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态度的关系反映了语言的社会关联,语言的社会性对社会人的语言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人的话语展示了其思维状态,通过探索语言的实际使用与语言的社会关联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地探索语言自身的性质及其社会化过程。网络流行语是富有社会意义的代表性语言,具有深刻的语言分析意义,通过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探究语言分析应用的政治意义,并在把握社会动向及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积极作用。
社会性;社会符号;社会结构;社会态度
一、引言
著名语言学家M.A.K.Halliday(2001)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符号,即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表达一定意义的符号系统。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研究语言,能够解读意义转换,违规行为,非和谐因素,紧张关系这些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社会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社会的反映,通过对语言的研究,能够把握深层次的社会意义,而针对社会现实中使用的语言的分析,也有助于探究语言系统本身的特点和本质。
二、语言的社会关联
语言具有社会属性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这在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社会心理语言学中都有所提及。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唯一完善的交际工具,更是大众思想的直接反映。人们在社会交往与合作中取得的收获远远超出语言本身,同时更获得一种表达自我的能力、发表诉求的愿望和争取权力的申诉。Halliday(2001)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从社会文化的支配和影响的角度,将语言当作“机体之间”(interorganism)的现象来研究。他认为,语言在构建人类经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apir曾指出,如果站在行为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系统自身的语法问题,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其实,社会现象本身就是建立在社会群体的语言习惯上,社会人的思维将语言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赋予语言社会的涵义。Labov在《语言变化原理》中,同样提及了语言与社会的关联:“唯一能够用来解释语言变化的变量就是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异只不过是社会变化的结果而已。我们必须确定哪个社会结构可以与特定的语言结构对应起来,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一般是如何转化成语言结构的变化的。”[2]由此可知,语言是社会人用来表达社会意义的方式,社会的结构会在语言系统中有所体现。只有从语言的社会性角度出发,才能够探讨语言的深层次的内涵和本质。
1.语言与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
Halliday(2001)认为,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在语言上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行为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样,语言系统的选择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相同的语言系统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把语言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研究,才能探寻真正的语言意义潜势。Halliday认为,社会结构从三个方面影响语言系统:
(1)社会结构对实现意义交换的社会语境有着重大影响
意义交换是指通过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言语互动,使各自所要表达的意义能够被对方捕捉。具体地说,社会结构影响了实现意义交换的语境中的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这三种语境变量。话语范围是语篇产生的社会活动;话语基调是语境中相关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话语方式是语境中语言功能实现的渠道。
这三种语境变量与语言系统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语境变量与语言系统的对应关系
(2)社会结构决定交际者的家庭等级关系并规范与特定语境相联系的意义和意义形式
社会人的家庭等级关系对于他的语言和思维有重要影响。在人们从童年到成年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得益于家庭观念,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等级关系受社会结构的支配,社会结构规定着行为系统。语言产生于环境,环境塑造语言。例如,出身工人阶级家庭子女的语言与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子女的语言是有差别的,生活环境对于个人的限制将反映到语言的使用上。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合Bernstein提出的“局限代码”(restricted code)和“完备代码”(elaborated code)。Bernstein提出代码(code)是社会结构产生的社会符号,支配着讲话者对语义的选择和受话者对语义的理解。社会制度决定了意义的范围,代码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等机构来反映和传播文化,代码通常决定讲话者如何选择语义,并通过语域的变化在语言中得到反映。[1]
(3)社会结构决定了通过家族和阶层反映出来的社会等级关系
Halliday认为,语言的使用受到了社会结构的限制,反过来,社会结构又是通过语言的使用得到维系或者破坏。语言维系着社会关系,体现着社会的身份和等级关系。反语言(anti-language)的存在,则从反面验证了社会结构与语言的关系。既然语言构建了正常的社会现实,那反语言就是反社会(anti-society)存在的反映。反语言不仅是一种相对于主流语言具有不同词汇特征的语言形式,更是反文化(counterculture)群体用来反抗、抵制、扰乱、从而远离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的一种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它是对主导性话语实践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与社会秩序的一种反制。[3]反语言与正常语言都是各自所维护的社会结构的产物,都从语言层面上体现了社会结构的特征和意义。
2.语言与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社会态度是社会人对社会的相对稳定的思维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它被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意向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倾向性的相互关联勾织成的思维网络。
认知成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感情,认知和评价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掺有感情色彩的感想。意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倾向性状态。这三种成分有着内部的严密关系: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是基于对态度对象的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作用;意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语言与社会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意见作为对客观事物的解释和评价,就是用语言来表述的。偏见,信念,价值观的形成都要借助于内部语言,并依靠外部语言来表述,态度中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的产生都离不开语言。[4]内部语言指的是受语言影响的思维意念,而外部语言是指语言系统的产出,即语言的表述,无论是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都对社会态度的形成和表达产生重大的影响。
语言的选择反映了说话者对言语环境的认识和倾向性。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选择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言语环境的制约。不同的言语环境,使社会人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态度,而语言恰是社会态度的表达形式。语言塑造了人的思维,社会态度反映了社会人对社会的认知是认同还是反对,其主要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尽管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但它对表达个体思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aussure曾强调个人思想对语言系统的使用:相反,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其中应该区分开(1)说话者赖以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他的个人思想的组合;(2)使他有可能把这些组合所表露出来的心理机构。[5]
由此可见,作为人类思维的载体,语言成为表达等级意识和政治诉求的一种手段。它对于个人对社会态度的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社会人使用的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思想和态度取得了解。
三、典型流行语分析
1.流行语来源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要么备受争议,要么得到拥护,无论如何,网络语言所具备的社会性是无可否认的。它满足了社会人沟通交流的社会需求,是一支重要的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网络环境自身的无限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交际模式,也为各种网络流行语提供了竞相绽放的舞台。“给力”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流行语之一,最初出现在百度贴吧中,其后,由于其简洁而丰富的语言内涵而引起网民的强烈共鸣,2010年10月,“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从此成为舆论新宠。“我爸是某某”则是由于普通大众对“官二代”肇事司机的嗤之以鼻以及对特权文化的抵制和反抗而悄然流行。“hold住”最初是某娱乐节目嘉宾的口头语,而后由于其时尚喜感以及强大的认同感,而受到网友们的大肆追捧。“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则是网民对持续上涨的物价而流露出来的无奈和自嘲,反映了群众心态的折射和对社会的诉求。
尽管网络语言的流行暴露出诸多问题并对现行的语言规范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它们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语言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从最初的“火星文”到现在的流行语,网络语言越来越被大众所接纳,它所具备的社会性更是典型的语言特性,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流行语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也促进了语言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
2.流行语带来的效应
语言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一种意义潜势。人民大众的语言更是将这种潜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将事件与自己的感情思维融合在一起,不仅彰显了语言的社会性,更体现了使用语言的人的社会性。
例如,“我爸是某某”作为一个流行语,它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增强了此事件的轰动效应,而语言的社会性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反映了众多关注者的社会态度和心理,继而使得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变为受到各方广泛关注的重大案事件,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又如,“给力”一词已经受到了众人的瞩目,被称为得到了“官方认可”的流行语,从而成为流行语中的流行语。
由此可见,语言体现了使用者的思维与感情,通过语言就能够把握民众的思想动态。尽管“我爸是某某”、“给力”等都是汉语中非常简单和常见的句型和短语,但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各方关注并得到广泛流传和认可,主要是得益于它们所体现的意义,尤其是社会意义。语言的社会性具有作为社会人交流沟通的唯一完善工具的根本特性,而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态度,则是社会性的主要体现。可以说,语言结构能够反映对应的社会结构。Halliday认为,作为展示现实经验的载体,语言影响并决定说话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这个万花筒来观察现实世界,但是这种观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语言的影响,因此,对语言的探讨和分析能够反映出真实的世界,即社会的现实性。
四、概括与总结
Saussure指出,“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现象,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语言的社会性是它的内在特征。Tobin在解释语言的社会性时说:“……语言的这一特征也是和符号学的符号概念有关的,即共同的标记与意义是社会中人类个人能和集体的共同知识。”[6]语言的社会符号性为其成为一种表达社会诉求的方式提供了意义基础。当一种语言成为流行,就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诉求正在酝酿。语言除了能完成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功能外,还有一种不仅是针对国家和民族而言的巨大的凝聚力量,而且也是许许多多的小团体和阶层(如家庭,学生组织等)所赖以形成的言语特征以区别于其他团体和阶层的重要因素。[7]
如在“我爸是某某”事件中,肇事司机之所以在车祸后高喊出其父的名字,就是因为他认为这个语言表明了其父和他自己的社会身份,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这一点可以从语言的社会关联性加以分析:首先,“我爸是某某”体现了说话者的社会地位,认为只要将社会地位公布出来,就必定能够影响事情的发展,因此,他才会在车祸发生后将其父的名字脱口而出;其次,这句话体现出了该说话人的社会态度,即他的思维状态和行为倾向。在他看来,权力高于法律,至少是可以干涉法律的。也正是由于这句话所反映出的肇事司机的社会态度与合格公民的社会态度背道而驰,该话语才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由此可知,语言不能离开社会,社会不能没有语言。社会的现实导致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社会的结构和现实。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由各种现实相互交融的整体,我们只能用思维来认识、辨别和梳理,而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的语言系统。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社会的时代特征能够在语言中得到体现,因此,不同时代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而语言的发展和丰富是以社会和社会人的需要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关键在于深化识别语言的本质、系统与功能,怎样通过语言的社会符号意义来把握社会动态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Michael Halliday.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InterpretationofLanguageandMeaning[C].London:Edward Arnold,1978.
[2]William Labov.语言变化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
[3]丁建新.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J].外语学刊,2010(2).
[4]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68.
[5]Ferdinand de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5.
[6]乐眉云.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J].外国语,1994(6).
[7]吴国华.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J].外语学刊,2000(4).
HO-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