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与对策分析

2011-12-24邢玉婷乔芳丽

关键词: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

邢玉婷, 乔芳丽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世界制造业企业逐渐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其产品的核心价值,有些甚至转变成为专业服务提供商,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美国IBM公司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严重亏损后,对经营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增加产品的服务水平,1992—2008年,维护、软件、金融等服务业务占IBM营业收入的比重由48%上升至82%,利润比重由52%上升至91%。目前,通用电气、宝马汽车、索尼、施乐、爱立信等著名公司的服务收入比重分别占总收入的46%、30%、19%、53%和23%[1]。由此可见,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已经成为国际大型制造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一、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

我国学者孙林岩等人从企业经营的微观视角出发,提出“服务化制造模式”的概念,具体是指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研发设计、制造装配、销售、物流、运行维护、回收等),通过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实现资源整合,达到提高效率和创新目的的制造模式。这是与传统制造模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两种模式的区别体现在3个方面:(1)在价值实现上,传统制造通过有形产品实现价值增值,而服务化制造则强调通过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2)在工艺流程上,传统制造仅关注产品本身的制造,而服务化制造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递;(3)在组织模式上,传统制造常常通过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来实现规模经济,而服务化制造则强调通过网络协作关系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在协作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6]。

由上述概念可知,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从以生产物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转变的动态过程。服务化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投入服务化,即服务要素在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是业务服务化,也可称为产出服务化,即服务产品在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服务化所要实现的目标则是提升顾客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因此,可以说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包括新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和广告、物流、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信息咨询等方面;另一个是装备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包括销售服务、维修保养、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方面。

二、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

1. 制造业产业链上价值重心的转移带来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

反映价值与产业链各环节关系的“微笑曲线”就是价值重心转移的最好诠释。“微笑曲线”理论指出产业链利润呈现为一个“V”字形曲线,整条全球产业链从前端的产品研发、集成到后端的渠道、品牌延伸开来,各环节的经济附加值经历了先高后低再高的过程(见图1)。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更强。从“微笑曲线”中可以看到,在制造过程的前端和后端附加值比例越来越大,所获得的利润占到整个产品利润的90%~95%;而中端制造环节的附加值比例则不断下降,只占整个产品利润的5%~10%。我国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依然依赖制造环节获得利润,装备制造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不断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一方面,在产品之上延伸出消费性服务,如安装、调试维修、保险甚至回收等服务;另一方面,中间投入中的服务性要素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促使设计策划、研发咨询、零部件生产等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在当今的产业利润分割中,服务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性服务整体上优越于制造环节。

图1 装备制造业微笑曲线分析图

2. 借助服务化可以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充分的竞争优势

White等(1999)通过案例分析提出,服务取向是制造业企业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面对装备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局面,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创造新的利润点,就必须把目光放在整个价值链上,尤其是服务环节。只有把服务作为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工具,通过增加服务内容区别生产商所提供的有形产品,增加产品的核心价值,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才能在市场上和其他产品形成差别性竞争,使企业免遭淘汰。

准确称量50 g各干燥模式下最终毛叶山桐子,放入小型榨油机进行压榨,收集毛油,测定各组中毛叶山桐子果实榨取的毛油质量,重复3次,按照公式(4)计算出油率,并进行对比。

3.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是适应市场发展、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顾客需求不仅仅集中于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越来越关心和产品相关的各种服务,服务已被看作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产品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加快,原来由用户自我服务完成的产品维修保养、技术支持等工作遇到了很多服务障碍。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还要凭借对产品技术、性能的了解,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快捷的零配件供应能力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4.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

装备制造行业中大部分是重工业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资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许多不良的环境影响。而服务化这一新的业务模式促使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利用模式,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使其生态效益潜力逐渐地体现出来。随着国家环保法律的完善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加强,装备制造业企业更加需要在投入与产出中加强服务化。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分析

1. 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OECD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已达到70%以上。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生产性服务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并可以直接产生效用的,它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是中间性的投入而非产出(Coffey和Polese,1989)。一般来讲,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它既是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明显佐证。

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4%上升到2010年的43%,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5%,科技研发投入增加迅速,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发展迅速。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依然落后,在整个国民经济以及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普遍较低。虽然200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 0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在服务外包这类生产性服务业等重要领域,我国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至今规模还很小。2004年,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只占全部服务业的6.1%。此外,目前我国的物流服务业效率不高,企业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1%,高于欧美发达国家10%以上。200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4%,与发达国家10%以下的水平有较大差距[8]。

2. 分析方法与数据选择

国外学者在研究服务投入与制造业的关系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函数法,二是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是运用投入产出表揭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并从两者的关系中分析服务投入对制造业的贡献。Park在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依存关系时就是使用这种方法[7]。本文参照Park的研究方法,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进行实证分析,定义装备制造业要素投入服务化测度为

式中:di——投入的服务要素;

ds——投入的服务要素之和;

实证数据选取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是由投入表与产出表交叉而成的,前者反映各种产品的价值,包括物质消耗、劳动报酬和剩余产品;后者反映各种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装备制造业包括在投入产出表中列示的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 分析结果

运用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分析的方法对1997—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统计分析,选取装备制造业(主要为零部件供应)、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物流)、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研发)三大主要服务要素进行研究。

(1) 零部件供应投入服务化趋势明显。表1列出了1997—2007年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趋势。由表1可以看到,装备制造业外购零部件比例1997—2007年上升了6.74%,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零部件生产已逐渐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服务投入要素而存在。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制造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外包外购行为,企业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加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这也促进了一批面向诸多企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较快发展以及零部件生产的进一步专业化。一家零部件企业以多系列、大规模生产面对较多装备制造企业,同时零部件厂商也越来越深地介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零部件生产体系。

表1 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趋势 %

(2) 物流投入要素显示出独立服务功能。以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为代表的物流投入要素呈现出先上升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1997—2002年,该比例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从1.88%猛增到3.48%,说明装备制造业日益重视物流投入要素在整个中间投入中的重要地位;2002—2007年间,该要素投入比例趋于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已开始进行物流外包,物流逐渐成为一种第三方服务方式,制造企业则更专注于核心产品的开发。因此,物流投入要素逐渐从企业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功能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流投入要素所呈现出的服务化趋势不仅表现在其占中间投入比重的增加,而且表现在其服务功能和作用也更为突出。

(3) 研发投入服务化发展迅速。从投入产出表数据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文教科研事业占中间投入的比例大幅上升,从1997年的0.2%上升到2007年的1.01%。这与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及建设创新性国家理念的提出有密切关系。企业研发投入在资源投入中所占比重显著增长,说明装备制造企业逐步认识到研发所带来的核心技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明显。

(4)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仍然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其中的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技术服务等)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所作贡献比重较小。例如在物流投入要素方面,目前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50%靠供货方提供,另有31%靠自己,第三方物流仅占19%;在成品销售物流方面,27%的执行主体是生产者,18%来自第三方物流,55%是部分自理和与外包相结合。而美国有57%的物流量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的。在社会化配送发展得最好的日本,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例更是高达80%。此外,相比欧美等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我国企业的采购成本高于同类型企业55%以上,销售成本高30%以上,售后服务成本高25%以上[9]。由这些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国物流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

另外,装备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许多大型机床、特殊医疗器械、重型运输设备和建筑设备等大型器械具有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操作专业、零件多样的特点,客户在购买设备时就会获得企业的专业安装服务和实际操作指引,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售以后也会对产品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例如,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过去一直从事单一风机产品的生产,是传统机械制造企业。近几年,企业抛弃这种传统的单一制造模式,逐渐增加产品的服务内涵,走出了一条为客户提供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服务的高端、高效发展道路,依靠手中掌握的主导产品和系统技术的主导权,向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不高的原因

1. 服务化发展观念不足、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原材料尤其是能源价格便宜,许多企业在制造环节拥有利润。虽然2008年经济危机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使企业处境困难,但仍有很多制造企业满足于依靠低廉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压缩利润,以大量生产出售产品来获得利润,导致很多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意识不强,没有主动改变现状、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增强服务质量、提高产品核心价值的意识。

另外,许多国外优秀的装备制造企业也看中了中国的丰富资源,纷纷进入中国与国内企业合作。这其中,大部分中国企业还是采用“贴牌生产”的方式,造成很多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品牌,无法实现进一步的服务化发展。

2. 企业组织对变化的抵制

企业组织对由销售物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的抵制是服务化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碍。在许多销售物品与提供服务并存的企业中,业务模式之间的冲突经常存在。对此,Mathieu给出解释,认为服务化战略的出现、采纳和实施会给某些组织带来威胁,也会给其他组织带来机遇。当组织感到服务化战略可能会改变其权威、专有技术、职责或资源时,它就会反对服务化战略。因此,研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过程,这种政治过程产生了政治成本。换言之,为了有效地实施服务化战略,组织不得不应付这些冲突[10]。

3. 相关服务业发展不足

相关服务业尤其是一些能提供目前装备制造企业急需服务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服务能力不强。这些新兴服务行业包括商业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等。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有多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装备制造业研发中心,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但是许多重要的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还很少有人研究,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飞跃困难。这些相关的服务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所急需的,也是我国服务业所缺少的。

五、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对策

装备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今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和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形势,服务化是装备制造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面对服务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是制造企业和我国政府面临的难题。

1. 引导、规范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要有意识地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驱动,鼓励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发展;通过整合经济、科技、政策等各项资源,调整价值链上的各方利益,打破阻碍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的障碍,引导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搭建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支撑平台,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支持产学研相结合,打造公共支撑平台并着力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引进专业化的咨询、检测等中介服务机构,全面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发挥中介协调作用,在企业和政府间牵线搭桥,协助政府作好政策制定与发展规划,协调装备制造企业的行为,帮助有关主管部门做好引导监督工作,成为制造业服务化的助推器。

2.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3.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行业

与国际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要实现装备制造业大发展,就必须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扩大能提供信息服务和商业流程服务等第三方服务的提供者队伍,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的水平,促进企业投入服务化,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提高物流服务业的生产率,缩短流通时间和费用,降低库存量,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增强区域性物流合作。另外,知识型服务业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这是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

六、结 论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的重要基础。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应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装备制造企业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企业服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雄.制造业服务化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基于中美上市公司的比较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4):33-41.

[2]周艳春,赵守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理论依据及动因分析 [J].科技管理研究,2010(3):169-171.

[3]White A L,Stoughton M,Feng L.Servicizing:the quiet transition to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 [R].Boston:Tellus Institute,1999:3-4.

[4]Fishbein B,McGarry L S,Dillon P S.Leasing:a step towar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M].NY:Inform Press,2000.

[5]Szalavetz A.Tertiar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y:experiences in Hungarian companies [R].Hungary: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03:134-135.

[6]孙林岩,李刚,江志斌.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 [J].中国机械工程,2007(9):34-36.

[7]Park S H.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new evidence from selected Pacific Basin countries [J].ASEAN Economic Bulletin,1994(3):245-263.

[8]国家发改委.200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逾4.5万亿元[EB/OL].[2008-03-27].http://www.sdpc.gov.cn.

[9]苏晓洲.中国制造业需借现代物流冲破效益囚笼 [N].经济参考报,2006-04-13(4).

[10]Mathieu V.Service strategies within manufacturing sector:benefits,costs and partnership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2001,12(5):451-475.

猜你喜欢

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