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
——辽宁与东部典型模式比较
2011-12-24黄莉刘武夏岩
黄 莉 刘 武 夏 岩
(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2.沈阳东煤房屋开发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5;3.鞍山市农业银行,辽宁 鞍山 114009)
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
——辽宁与东部典型模式比较
黄 莉1刘 武2夏 岩3
(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2.沈阳东煤房屋开发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5;3.鞍山市农业银行,辽宁 鞍山 114009)
如何建立和完善动力机制,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辽宁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珠江模式的比较,指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面临的问题,包括资源约束压力增强,外生动力机制作用发挥不足;以往的制度安排导致激励的动力方向出现偏差;区域资源条件的存量刚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辽宁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动力机制的建议。
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动力机制
长期以来,与经济总量增长相伴随的经济结构问题,始终没有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从而使我们难以彻底摆脱经济增长而不甚发展的困境。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贯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等许多地区在“十二五”规划中,纷纷提出经济转型的目标和举措。辽宁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从现有的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研究看,一些学者从转型的重大意义、战略部署等方面作了研究;有的学者则围绕某个具体方面,如产业结构转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结构转型等展开论述。而区域发展模式转型涉及多个领域的全方位改革,需要触及政治、经济和社会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完善动力机制,把握推动主体、内因与外因、产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作用,掌握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不同表现形式,其本质在于如何处理好“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各具特色,在经济转型中的动力机制的构建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辽宁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动力与东部典型模式的比较
(一)基于三种不同模式的转型动力机制分析
苏南模式是在政府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再大力推动内源性民间经济发展,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因为产业层次偏低和逐渐丧失传统制度优势及资源禀赋优势而遇到发展瓶颈;温州模式其实质是一种乡土型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先保护内源性民间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加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由于乡土民间经济的自发性,使得民间资本多投资于低端、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珠江模式则是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并适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目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遭遇要素供给制约,地方政府掌握资源的能力在下降。
从东部典型模式转型动力看,既有“自上而下”的强调政府的行政决策及相关制度安排起主要作用的动力机制,也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体自身功能趋于完善的强烈需求的“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既有区域本身所固有的、对转型方向和特征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包括区域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生产力水平等内力型的动力机制,也有来源于区域以外、加速或延缓转型进程并影响其方向和特征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主要有宏观政策的变化、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因素的变动等外力型的动力机制。
(二)辽宁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动力与东部典型模式的异同
在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综合改革和辽西北地区突破战略中,虽然驱动力各有不同。但总的看,与东部典型模式相比,其共同点在于发展动力是各种要素,包括自然、历史、居民、市场、政府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来源于“自上而下”的动力,也有来源于“自下而上”的动力,既有内力型的动力,也有外力型的动力。不同点在于:东北振兴以来,辽宁保持GDP年均13%以上的经济增速,强势政府下的投资驱动型经济特点非常明显,而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市场化水平亟待提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力失衡及存在问题
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是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这根主线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十二五”辽宁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但同时“十二五”也是辽宁经济追赶型和赶超型阶段,要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的目标,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依然面临压力和挑战。
(一)资源约束压力增强,而外生动力机制的作用发挥不足
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智力资源、环境支撑等方面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例如,2008年辽宁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在全国各地中列第12位,绩效水平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目前,发展模式转型的呼声很高,但在地区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实现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而展开与其他区域的竞争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是一种损害。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的路径依赖惯性依然充足。
(二)以往的制度安排导致激励的动力方向出现偏差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本、劳动和管理等要素中,地方政府是管理国有资本和城镇土地等要素的所有者,对农村土地也有实质上的垄断性支配权,这决定了地方政府可通过对所有或所支配要素的运作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由于缺乏激励改革主体实现转型的动力机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一些地方运用政府的动员能力,不惜以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扭曲性政策实现经济总量的高增长,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短期GDP增长的倾向,带来不少背离初衷的弊端或问题,有些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诸如,劳动收入占比较低、投资消费比例失调、资源环境代价偏高、投机炒作心理浓重等,这些问题都与动力机制的失灵有关。
(三)区域资源条件的存量刚性,使得发展模式转型的难度增大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一个以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省份,其产业结构决定辽宁的出口依存度必然低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净出口难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而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不多,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较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较弱。
三、构建辽宁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动力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评体系,发挥杠杆导向作用
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既是中央政府用于保证其政令畅通实施宏观调控的指挥棒,又是评价地方官员的工作成绩并影响其利益兑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经济的动力之源。其一,要树立基于政府执政的基本理念,重构动力机制的指导思想。其二,通过完善政绩考核标准,明确激励机制的方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涉及经济、社会诸多方面,是多种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经济发展不仅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还要求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地区结构等方面的有效改善。因此,政绩评价标准的完善,一方面要围绕经济效益、结构改善、自主创新、民生福利、生态环境等内容;另一方面要围绕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按照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等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强化对各地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增强开发强度、耕地保有量、环境质量、社会保障覆盖面等评价指标。其三,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向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评价方式的民主化,评价程序的透明化方向发展。
(二)规划实施“六个一体化”,优化投资增量配置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地区经济的赶超目标,投资需求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必须着力解决投资效率、效益不高的问题。围绕增量调整结构,应积极推进 “六个一体化”,从资本、产业、空间等方面优化增量。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在科技方面,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器,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教育方面,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在文化体育方面,在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圈”。以举办十二运为契机,高起点建成功能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在医疗卫生方面,逐步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三是产业布局一体化。从宏观层面讲,主要是达成地区之间、经济圈之间产业错位融合;从中观层面讲,主要是达成产业之间的协调配套发展;从微观层面讲,主要是达成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分工、企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应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有关财政政策的支持,发挥基础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信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方面加快突破;建成若干个主题鲜明、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支持实施品牌带动和大企业战略,使下游企业能够从产业集群中获得利益,提升专业化配套水平。四是城乡一体化。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安排,包括探索农地的自主交易、流转和抵押贷款,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围绕小城镇试点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购房和落户;逐步为进城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五是环境保护一体化。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重大跨界水污染,使跨界水污染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到2015年,省辖城市环境空气NO2质量全部达到一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六是海陆一体化。构建“双擎一轴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建设为强大动力引擎,以贯通沿海与腹地的沈大经济带为战略轴线,共同带动辽西北地区实现跨越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要以港口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沈阳经济区基础设施连为一体、经济连为一体、城市连为一体,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区。以交通走廊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一体化、同城化。辽西北地区以环境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壮大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科学合理搞好资源开发,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三)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政府可以通过调控环境变量,利用外部压力催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动性。一是构建倒逼企业自主创新的法治环境。完善法规,在立法中,坚持有助于社会公正的维护和落实,有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助于激励创业创新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专利权和许可权方面的有效保护机制,从严执法,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二是构建企业集约开发利用资源和技术的市场环境。还原稀缺资源的价格约束能力,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三是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政府要增加基础和前沿探索方面的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科技投入重点,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激励和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四是建立创新友好的文化环境。树立创新的文化价值观,广泛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积极开展和大力表彰群众性创新活动,宽容在创新过程中的失败,为创新主体创造宽松的条件,使创新成为整个社会的文化观念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转型注入新动力
能否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制度安排,激发出新的改革动力将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收支范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省对市县新的财政收支划分、转移支付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二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区域经济理念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弱化区域行政架构设计,逐步研究解决计划经济时期某些不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三是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四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创业、发展和壮大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激活民间投资,增强内生动力。全面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领域,制定和完善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以资金融通、中介服务、创业担保、技术支持、信息服务、法律援助、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上下贯通、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刘国良.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比较[J].浙江经济,2006,(18).
[2]唐为首.“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J].经济丛刊,2007,(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温州模式”的转型与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6,(6).
[4]顾松年.苏南模式创新发展和苏南经济转型升级[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责任编辑 魏亚男
F127
A
1672-2426(2011)05-0043-03
黄莉(1968-),女,湖北黄陂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刘武(1958-),男,黑龙江肇州人,沈阳东煤房屋开发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夏岩(1968-),男,辽宁北镇人,鞍山市农业银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实践。
※本文系2010年度全国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后危机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