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视角下的商业集群演化研究

2011-12-22唐红涛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集群商业消费

唐红涛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205)

消费视角下的商业集群演化研究

唐红涛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205)

商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商业集群的演化相对快速、具有微调整、自组织和路径依赖等独特性质。商业集群演化的核心来自于消费者与商业集群的互动演进,通过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发挥市场和政府协调作用以及商业企业不断扩张能够促进商业集群演化。

商业集群;演化;消费

一、商业集群的内涵与文献回顾

商业集群的概念目前尚未统一,并且与产业集群、服务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产生混淆。笔者比较认同彭继增(2010)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商业集群(Business Industrial Cluster)是类似于产业集群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由多个各种类型的商业组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以其协同效应提供多样性的商品和服务,为满足顾客(包括消费者和企业采购人员)消费和采购需要的市场形态。从集贸市场到各类批发市场、从小商品市场到专业市场及市场集群,从购物中心、商业街到 CBD商业集群等等,都是商业企业集聚的地方[1]。彭继增还将商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商圈等概念作了区分。笔者拟进一步对商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做出区分。按照国际惯例,服务业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而商业集群恰恰包含了这两者的共同集聚,既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也有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两者既自我影响也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商业集群。如百货商店的集聚代表了消费性服务业的自我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集聚代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自我影响,而会计师事务所对面办公用品销售商店的集聚则反映了两者的交互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沿着集聚成因和布局模型展开。

1、商业集群的集聚成因研究

关于商业集群的成因研究,其思想源泉最早可追溯到 Marshall(1890),他首次提出了 “外部经济”概念,并且解释了企业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影响在同一区域集中的现象[2]。Weber(1929)则主要从工业视角研究工业集聚和工业区位的选择[3],L·sch(1954)首次从商业视角对集聚经济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从人口、需求状况与中心地等级与职能的非对等性等方面对W.Christaller(1933)的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更接近现实的 “经济景观模型”[4]。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2005)在《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中解释了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清晰地表明了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和关联效应对空间集聚的重要作用[5],很显然商业的空间集聚也可以遵循类似的分析思路。另外,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的《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有别于其他集聚理论文献,并非仅结合某个领域对集聚现象加以研究,而是从一般性的角度研究集聚行为,并提出了一个集聚理论普遍适用的分析框架,进一步解释了在不同形式的递增报酬和不同类型的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问题,并首次对公司和家庭集聚成群的经济学原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释[6]。唐红涛(2008)则从制度经济、外部经济、范围经济、空间经济等各个方面对城市商业集聚成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7]。

2、商业集群的布局模型研究

商业集群研究的另一个脉络来自于分析商业集群布局的相关模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心地理论和普通相互作用理论(重力模型),另外地租理论、行为理论、距离衰减函数也被广泛运用。中心地理论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 W.Christaller(1933)[8]提出,是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理论经典模型,并正式提出了商圈和开设点的概念。该理论的要点是,以中心地为圆心,以最大的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辐射能力为半径,形成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的中心地。其中有许多商贸网点的商业中心,可以是一个村庄、一个城镇或城市。开设点是指在某个区域设立商贸点所必须的最低顾客(购买力)数量,这为以后的商圈模型打下了理论基础。该理论有四个假设条件:第一,研究地域内的人口密度均匀分布;第二,向地域内任一方向的交通可达性相等;第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按一定的经济原则行事,即追求利润最大和费用最省为目标;第四,消费者就近购物。由于存在这四个假设条件,导致中心地理论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的解释和分析现实,其次该理论实质为一个静态的分布理论。即中心地理论的不足是模型停留在刚性和静态的层面。Reilly(1931)提出的零售引力法则,巧妙地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商业集群的研究,当在城市 A和B之间存在一个等级相对低的城市 C时,A和B向 C吸引零售额的比率与两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与城市距离比的平方成反比[9]。Convers(1949)进一步扩展了赖利模型,提出断裂点公式,以确定在 A、B两城市之间的顾客到任何一个城市购物的分界点[10]。Huff(1963)提出修正模型,适用于多个竞争性中心地消费者的多可能性选择。哈夫模型适用于几个商业聚集区集中于一地的情况,居民利用其中某一个商业聚集区的概率。在哈夫模型中,运用λ值、商业聚集区规模和时间数据,可以计算出顾客到某商业区购物的概率[11]。Nakanishi和 Cooper(1974)提出了MCI模型,将原有商圈模型吸引力因素中的单一商贸企业规模因素用一个多变量的复合因素来取代[12]。Stanley和 Sewall(1976)提出在商圈吸引力分析中应该考虑商贸企业声誉,即商誉因素[13]。Jain和Mahajan(1979)则指出商贸企业的外观、价格、服务也是必须分析的重要因素[14]。在 Hansen和Weinberg(1979)的研究中则把商贸企业接近其他商业中心的程度也纳入了分析的范畴[15]。Arentze,Oppewal和 Timmer Mans(2005)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多目标购买行为与商业空间集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6]。

综合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商业集群成因和布局模型的研究已比较成熟,但这些都只是静态地、刚性的反映了商业集群的状况。而关于商业集群动态演化的成果并不多见,少量的文献还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媒体等的演化方面。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商业集群总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的变化则更快速、更明显。为此笔者拟探讨商业集群演化的独特性,并从消费视角分析商业集群演化机理,进而提出促进商业集群演化的相关对策。

二、商业集群演化的独特性

不同于一般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制造业集群,商业集群由于本身就是买卖双方的中间层组织,其形成和演化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

1、商业集群演化的相对快速

一般的产业集群,不论是由政府主导建立,还是企业和市场自发驱动,一旦形成,其演化是比较缓慢的。这种演化类似于我们经常提及的产业升级,东莞市多年前就提出了产业升级的 “腾笼换鸟”战略,但时至今日,东莞市的产业仍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而商业集群的演化是相对快速的,现代大都市往往给人日新月异的感觉,这种感觉多半来自于商业及其商业集群在城市中的演化,商业集群演化速度既可体现为现有商业区域不断向外延伸,也可以体现为商业业态的不断升级改造,甚至也可体现为商业设施的不断更新上。总之,产业集群演变比较缓慢,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一旦演化发生往往需要提前进行规划,通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用数学语言描述是一种离散分布函数形式,而商业集群演变比较迅速,并且没有明显的层次和阶段,例如一个商业门面甚至可以在一年内几易其商业用途,这种状态用数学语言描述则是连续分布函数形式。

2、商业集群演化的微调整

商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演化不仅在速度上有差异,而且在变化幅度方面也有不同,产业集群变化多以升级、更新换代为标志,通常表现为新产业的不断进入和旧产业的不断退出。商业集群则不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商业集群演化都是微小的,例如某个商业门面从便利店升级到超市,或者又是新开一家百货商店,很少出现将现有商业区域完全推翻重新规划的例子,但就是这种商业集群的微调整保证了商业集群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的微小变化。如工厂厂房和商业店面,很显然当两者都不用来从事原有业务时,后者的使用用途较前者要广泛许多,即商业集群资产专用性低。产业集群一旦形成,整个系统的资产专用性非常高,调整非常困难,而商业集群的资产专用性相对较低,便于进行微调整。

3、商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

根据管理学的观点,自组织就是当组织出现以后对其演化过程、结果或机理的描述,它是一种有序结构,由组织元素自发成的,这个过程需要组织与环境进行不间断的能量、物质或信息的交换,但环境不对组织元素进行特定干预。不同于产业集群内部各组织之间相对机械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现为产业的上下游关系,通过产业的供应链联系在一起,商业集群内部各组织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各种不同业态、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商业企业聚集在有限空间内,既有相互竞争的关系、也有相互协同的关系、也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商业集群的演化正是由各种关系共同作用推动,不需要特别的外力,通过商业集群不断的微调整就可实现,体现出自组织的特点。

4、商业集群演化的路径依赖

与产业集群突变式的演化不同,商业集群演化路径非常强调其形成轨迹,历史上的商业名城往往到了今天仍然是商业中心、经济中心。而一般产业集群所在城市,如果主导产业衰退,则城市也处于停滞状态。例如历史上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和中国目前的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主导的资源工业衰退,则整个城市经济也停滞或衰退。人们对于工业品的需求可以不断升级换代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例如通信设备从电报、固定电话再到手机、网络,每次变革都会导致主导产业发生变化,也会引起相关产业集群演化,而这种演化可以是跨区域、非路径依赖的。例如,固定电话制造中心可以在广东,而手机中心在上海,网络中心在北京,这之间互相关联度并不大,考虑到许多产业的后发优势,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人们对于商业的需求大不一样,固然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商业类型、规模、商品种类等差别极大,但商业集群演化往往是在原有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三、消费视角下的商业集群演化机理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商业集群演化最为独特的几点分别是调整微小而迅速,调整自组织却又路径依赖,这就是商业集群演化的机理。如何解释这些表面上看来有些矛盾的特征呢?商业集群演化的核心来自于消费者与商业集群的互动演进,主要动力和演进模式都是内生的,商业集群演化与消费演进息息相关,见图 1。

图1 消费演进与商业集群演进

图1中包含有商业集群演进的两个主要线索:消费演进导致商业集群演进,商业集群演进也会导致消费演进,两者不断循环作用,形成一个自作用系统,共同促进商业集群演化。

1、消费演进导致商业集群演进

第一个图框描述的是消费演进的主要内容,包含消费收入增加、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方式变革和消费链条增加等,这些变革导致商业集群发生相应的演进来适应。一是消费收入的增加直接导致消费能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商业集群的商业服务提供总量提升,同时根据恩格尔定律,消费收入的增加必将导致消费者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这也会导致商业集群中商业业态不断升级,甚至出现新型业态。例如,最近沃尔玛想打造类似于农村购物中心的新型业态,也是为了适应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的现实;二是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将导致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加深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过去许多传统自给自足的领域都形成了消费的新热点,如家政消费、名牌折扣消费等,因此这必将引起商业集群中新的商业模式产生,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是消费方式变革导致了单位消费成本的不断下降,从而引起商业集群的深刻变化。例如,消费者购物从过去的步行、公共交通工具转变为依赖自有交通工具出行,商业集群的各类商业企业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超市、餐饮店都必须配备有大型停车服务,此外仓储超市开始成为购物新选择。电子商务模式的普及也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单位消费成本,这也要求商业集群出现新的业态和新的商务运作模式适应这一变化。四是消费链条增加导致消费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的产品链条越来越多,导致相应商业集群的内部分工程度不断加深,不仅产品销售,并且售后服务、维修等一系列相关消费也需要出现新型商业模式满足。例如,当消费者购买了一辆汽车,意味着他不仅消费了汽车,还消费了汽车保险、燃油、保养等等一系列其他的相关产品,可以称之为产品链条,工业品与农产品相比其消费链条要长很多,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往往提升的是这些长链条产品的消费。

2、商业集群演进导致消费演进

第二个图框描述的商业集群自身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商业业态的改造和新型业态的不断涌现,商业集群内部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商业集群内部协作关系的增强,这些变化也会引起消费发生变化。一是从逻辑论的角度看,商业新型业态的出现应该是适应消费变化的调整结构,正如前面所说的奥特莱斯折扣店的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中观和宏观的视角看,商业新业态的出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消费发生变化,区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会出现重新组合的现象。另外,一些相对超前的商业业态还能引导消费的升级演化。二是商业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加深,这是商业集群演化的一个非常重要表现,其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的不断演化,但也有节约组织内部交易成本的动力。组织内部交易成本,是指商业集群作为一个中间层组织,本身固然是作为节约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但同时其内部不断演化也是为了不断降低组织交易成本而形成的。社会分工会提升生产率,商业集群的分工程度加深也会导致商业集群内部各商业企业专业化程度加深,有利于更好地适应消费的变化,同时商业集群分工与消费演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是商业集群演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商业集群内部协作关系不断增强,商业集群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强烈的外部经济,大量的商业企业在有限空间内聚集,商业集群内部演化同样会受到外部经济作用,例如共同物流的实现,百货店相互间的默契定价等都是商业集群内部协作关系增强的体现,商业集群内部也出现了为商业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更是体现了商业集群日益形成了关系紧密的空间结合体。

四、促进商业集群演化的建议

1、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以促进商业集群演化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消费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方式的变革还是消费链条的增加,都将引起商业集群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中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民生财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居民良好的消费预期,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改善消费环境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从商业集群演化的源动力看,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过程中必须注意协调消费、投资和出口三者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中消费动力严重不足,并且消费动力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投资动力相对过热,并且投资结构不合理,形成我国一种全新的二元结构:经济过热部门和经济过冷部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出口结构还有待优化,进口动力被忽视。可以在短期内实施技术层面的政策体系,而在中长期实施制度层面的政策体系。短期技术层面的政策体系包括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长期制度层面的政策体系包括完善市场经济基础作用、新型工业化产业升级政策等。

2、市场和政府协调作用以促进商业集群演化

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集群形式,商业集群具有快速、微调整、自组织以及路径依赖等特点,这必然要求在商业集群演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市场和政府协调作用。在已经比较成熟的商业集群中,往往商业集群演化都是以微调整和自组织现象出现,应更多地借助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让其自我演化,其结果往往优于政府强制行为,而且由于商业集群在调整过程中相对于产业集群而言,调整成本要低许多,这是市场调节显得既高效又灵活;但是在城镇化速度不断加速的今天,许多新城区的商业集群就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作用来演化升级,相对速度较慢而且试错成本过高,此时需要政府通过商贸网点规划来合理布局和引导商业集群发展升级。当然,市场和政府作为商业集群演化的主要外生动力,相互协调作用更能促进商业集群的演化。

3、促进商业企业不断扩张以促进商业集群演化

商业企业作为商业集群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其本身的扩张速度、扩张形式深刻影响商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从扩张速度看,商业企业主要有原地扩大规模和连锁复制粘贴扩张模式两种,前者对于商业集群的本地规模扩大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后者则会引起商业集群的空间辐射和扩散,这也是目前商业集群演化的新动向。从扩张形式看,商业企业主要通过业态创新影响商业集群演化,通过调整业态组合中的各个要素,商业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市场需求、竞争者状况和环境变化不断创新各种商业业态形式。而正是商业企业这种从速度到形式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商业集群从规模到质量上的不断演化。

[1]彭继增 .商业集群概念、类型及其运行规律 [J].中国流通经济,2010,(7):69-72.

[2]Marshall,Alfred..Principles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 and Co.,Ltd,1890.100-132.

[3]Weber,Alfred(著 ).Carl J.Friedrich.(译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1-6.

[4]L·sch,A.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4.35-41.

[5]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26.

[6]藤田昌久,蒂 斯 .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14.

[7]唐红涛 .城市商圈空间聚集的经济学分析 [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4):36-41.

[8]Christaller(著).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53-163.

[9]Reilly,W.J.The Lay of Retail Gravitation[M].Knickerbocker press,New York.1931.1-8.

[10]Converse P.D.New Laws of Retail Gravit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49,(3):379-384.

[11]Huff.D.L.A ProbabilityAnalysis of Shopping Center Trade Areas[J].Land Economics,1963,(2):81-90.

[12]Nakanishi,M.,Cooper,L.G.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Multiplicative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Model-Least Squares Approach[J].Journal ofMarketing Research,1974,(8):303-311.

[13]Stanley,T.,Sewall,M.I maes Inputs to A Probabilistic Model:Predicting Retail Potential[J].Journal of Marketing,1976,(3):48-53.

[14]Jain,A.K,Mahajan,V.Evaluating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n Retailing Using Multiplicative Competitive Interactive Model[J].in Sheth,J.(Eds),Research in Marketing,JA I Press,Greenwich,CT,1979,(2):217-235.

[15]Hansen,M.H.,Weinberg,C.B.Retail Market Share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Retailing,1979,(4):37-46.

[16]Arentze TA,Oppewal H.&TimmermansH.J.P.A Multipur

pose Shopping Trip Model to Assess RetailAgglomeration Effects[J].Journal ofMarketing Research,2005,(3):109-115.

Research on Evolution of Bus iness Clusters Based on Consumer Perspective

T ANG Hong-tao
(Academy for Economy and Trade Development Studies,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 Hunan 410205)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clusters and their evolution have become the one of focuses of the research for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Different from general industrial clusters,business clusters have unique properties such as relatively rapid,micro-adjustment,self-organization and path dependence.The core of the business cluster evolution is the interaction of consumers and business.We can promote business clusters evolu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expanding consumptionmechanism,coordination of the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aswell as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ommercial enterprises.

business clusters;evolution;consumer

F723

A

2095-1361(2011)03-0078-05

2011-04-11

国家社科基金年项目“扩大内需视角下城乡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CJY054)、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商业空间布局研究”(项目编号:09JD2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唐红涛(1977- ),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商学院经贸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商业经济

(编辑:惠斌;校对:朱恒)

猜你喜欢

集群商业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40年消费流变
商业前沿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