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名窑(三十二)

2011-12-21吴昊

审计与理财 2011年8期
关键词:吴涛电文窑厂

吴昊

第 32 章

吴振江心中有一个皇帝结,皇窑厂又要做皇宫用瓷,而且是皇上登基所用,他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马上把此事给卯上了,一头扎了进去。在画坊,他一呆就是几天。

这不,吴振江在审阅陶瓷花面,只见他拿出一张,看了看,摇摇头,再抽出一张,再看,最后,对着身边的年青画工说:“不行,这都不行。”

“吴大人,朝廷有没有下达画面?”一画工问。

吴振江摇摇头,说:“没有,我看你还是去把画坊一些老技师都给我找来,我们大家商议一下。”

吴振江从没为此等事难倒过,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画工看老大人如此认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问:“大人,为一个开国皇帝做开国开瓷,我们窑厂还是头一回吧?”

“是的。”吴振江说,“这是我们皇窑厂做瓷人的福气,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懂吗?快去,给我把人找来。”

画工听后,马上提醒:“大人,小李已去叫了。”

吴振江把脑门一拍,笑着说:“对不起,我忘了。对了,你到后面储藏室把历年画稿统统给我搬出来。”

不会儿,宫廷画稿拿出来,铺在桌上。

这时,画工小李带着老画师也陆续赶到,他们围在桌前。吴振江指着桌面上的画稿,对大家说:“各位师傅,你们看看,眼前我们这个洪宪皇帝开国用瓷花面设计,哪个合适?”

有人拿出光绪爷结婚时的版面,吴振江看后觉得不妥;又有人拿出老佛爷六十大寿用瓷的版面,吴振江也摇头。最后,他说:“洪宪帝是民国的开国皇帝,他的画面除以上祥和、喜庆外,我认为还应包含繁华和富贵的成分。”

“大人,那么多图样,咋弄?”有人问。

“想办法。”吴振江说。

“大人,咱们不如来个作品征集大赛,向镇上陶瓷界征稿。”画工小李从旁建议。

吴振江连连摇头,说:“皇宫规矩,皇宫的东西历来限于皇窑厂独自完成。你这个说法有失皇窑厂的体统,不可取。我看你去瓷器街一趟,把汪老先生请来。”

小李,马上又出去了。

不久,汪叔凡随小李到来。

吴振江也不客套,见面就说:“老哥哥,洪宪皇帝的开国用瓷花画设计,的确不易,我想请你来共同出个主意。”

“大人,路上小李便把这事跟我说了。我看咱们能不能把乾隆爷登基时的画面找出来,作个基调?”汪叔凡建议。

“我也在想,不过,办学堂时,我把它放到学堂作娃娃们的资料了,这里没有。”

“那我们去找!”汪叔凡说。

吴振江点点头。

景德镇陶瓷学堂的学生这几天在罢课,他们游行到皇窑厂,并把皇窑厂衙门的大门围住,要求吴涛他们通电全国反对帝制,并与学生对话。

吴涛要出去,被吴波拦住,并对他说:“大哥,中山先生临走时给你电文,你忘了?”

吴涛用力捶着门窗说:“真窝囊!”

学生看不到他们,久久不愿散去。

吴振江和汪叔凡刚巧出来。一到窑厂门口,他们便被学生认出。有学生指着他说:“你们看,那不是吴振江大人吗?”声音刚落下,学生便峰涌上前把他们围住。

“吴大人,你要和我们站在一起,反对帝制,劝说吴涛放弃做洪宪用瓷。”学生对着他说。

“反对帝制,恢复共和”“反对帝制,恢复共和”

有学生喊,其他人马上跟着高呼。

吴振江心想,这时到学堂,估计是关门,去也没用。看到自己创办的学堂教育出来的学生,反对皇帝,他心里像打翻的醋瓶,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时,学生越来越多,他此时是前也进不了,后也退不了。面对群情激昂的学生,最后他对学生说:“同学们,吴专员和你们一样,反对帝制,他比你们还坚决,这点我可以保证。你们回去吧,把书念好,学到真本事,才能真正地报效国家。”吴振江说完后,自己也不知说了什么?是在违背自己的良心,还是在讨好眼前这些娃娃?他也不知道。

学生退却后,他仍傻瓜似的站在那里。一旁的汪叔凡捅了他一下,才反应过来。

洪宪用瓷在吴振江亲自督理下,花了一个月就烧制了一大半。这天,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分门别类地摆放在衙门前两边厢房的仓库门口。在清晨的阳光映照下,晶莹剔透,奕奕生辉。吴振江站在那,手上拿着瓷器,对着光,看了又看,用手摸了又摸,他不放过其中的任何一点瑕斑,打下的瓷器抛到一旁的萝筐中“嘣、嘣”作响。不久,便一身是汗。只见他脱下衣服,坐在瓷器上,瓷器在他手上飞过,不知不觉,被他选下的瓷器便是一大筐。

窑工对着他说:“大人,已俩个时辰了,休息一下吧?”

吴振江用手擦着脸上的汗水,说:“咱们再坚持一会,做完再休息。”

窑工看到吴大人这样认真,再看看他脸,忍不住笑。

吴振江问:“小伙子,你笑什么?”

窑工用手指指他的脸,说:“大人,你刚才用手在脸上……”

吴振江也笑了出来。突然,他看到筐底下有几件黑溜溜的瓷器,不由一惊,马上问:“这是什么?”

窑工上前一看,指着他说:“大人,这是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吴振江笑着摇摇头,把它放到一边。

在大清皇窑厂衙门办公室,吴涛看着电传,激动地站起来,不断指着他说:“好,死得好,小波,快、快,拿给我爸看去!”

吴波拿着电传,兴奋地跑出来,发现大伯坐在瓷器上,与人有说有笑。他对着吴振江喊:“大伯,大伯。”

“小波,有事吗?”吴振江放下手上的事,看着一脸兴奋的吴波,问。

“大伯,电传。”吴波说着,递给了他。

“给我?”吴振江问。

吴波点点头。

吴振江接过一看,顿时什么也不说,愣在那,大家都看着他。突然,只见吴振江拿着手中的瓷器就往地上砸。

吴波看着大伯愤怒地砸着瓷器,一种渲泻的快感从他的心中涌起,他二话不说,拿起眼前的瓷器,就向地上砸。

其实吴振江砸瓷和他侄子吴波砸瓷心情是不一样的:吴振江砸瓷是对中国大地上从此没有了皇上的失落,对皇权最后一点希望的落空;而吴波砸碎洪宪瓷是革命党人这几个月来对袁世凯的怨恨和对汪霞感情压抑的一种发泄。

衙门仓库前,他们突然的举动让大家惊愕,无所适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吴振江看着他们,发狂似地对着他们吼道:“砸呀,大家砸呀。”

大家一听,马上抓着瓷器,乒乒乓乓对砸起来。

“哥,我回来了。”吴波光着膀子,提着衣服,一身是汗,笑着从衙门外进来。

“小波,你已是浮梁县代县长了,快,把身上衣服穿上,注意仪表。”吴涛看了他一眼,责备道,并把手上电令递给吴波,说:“县长同志,北京刚来电,他们要求我们把这批已做好的洪宪瓷急速运往京城。”

吴波接过电文,一看电令,顿时哈哈大笑。

吴涛看后,莫明其妙,问:“笑什么,快去办呀?”

吴波抓抓头,做着鬼脸,说:“大哥,我们所做的瓷器刚才已被大伯和我砸得差不多,所乖无几。”

吴涛瞪着眼看着他说:“刚才你是……,你刚才是砸瓷器回来?都砸了?”

吴波点着头说:“砸了,都砸了。”

吴涛听后在房间来回走动,吴波从大哥的脚步声可以判定,刚才自己所为的严重性,他不安地看着大哥。

突然,吴涛停下来,对着吴波说:“小波,你以我的名誉,向段总理发一电报,就说,洪宪瓷已被学生、市民砸碎。通知作坊,下一炉洪宪瓷出炉后立即给我全部封存在仓库里,剩余部分就不用再做了。”

“是”吴波立正,敬礼,匆忙走了。

京城总理府内,侍从递给段其瑞一张电文,“总理,江西浮梁专区电。”

段其瑞接过吴涛发来的电文,看着发愣,心想: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

身边的人员看着他,喊:“总理,总理。”

“呵”段其瑞听后,这才反应过来,把电文递给他,气愤地说:“娘的,这么好的东西竟让学生给砸了,他们人到哪去了?一群饭桶!”

身边的人员看着电文,笑了笑,指着它说:“总理,我看这电文有假。”

“这话怎说?”段其瑞问。

“总理,你想想,吴涛是孙大炮的学生,他能听我们的?据情报部门反应,吴涛把皇窑厂的资金源源不断地送给孙大炮,他给我们的财税不及孙大炮的五分之一。”

“娘的,他反了?”段其瑞听后,顿时大怒起来,看着他。

一个月后,镇上大小街头,报童拿着报纸在叫卖,“卖报,卖报,今天特号新闻,段其瑞推行独裁,孙中山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江西督军李烈均通电申讨。北洋军,直逼江西。”

有人走上去买一份。

报童拿着报纸继续边走边喊:“卖报,卖报,今天特号新闻,段其瑞推行独裁,孙中山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江西督军李烈均通电申讨。北洋军,直逼江西。”

大清皇窑厂衙门内气氛异常紧张。吴涛对着在场的人说:“各位同志,江西督军李烈均出走,孙传芳现已率兵占据南昌城,他不会放过景德镇。”

这时,有人说:“孙传芳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比起段其瑞更难对付。”

“那我们怎么办?”马上有人问。

吴涛看了看大家,说:“同志们,段其瑞的亲信,预计明日将到达景德镇。有他在,孙传芳一时还不敢染指景德镇事务。”

“专员,我看我们还得做最坏的打算。”一旁的吴波补充说。

“各位,吴波同志说得对。大家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今天的会就到这,大家分头去准备。”

大家一个个散去。

“吴波,你留下。”吴涛对着走出门口的吴波喊。

“大哥,有事吗?”吴波转身回来,问。

“小波,为慎重起见,我想你明天亲自带人去码头,一定要把段其瑞的特派员接到,至于以后的事,我们走一步,再看一步。”(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

吴涛电文窑厂
观岩画
Module 10 Units 3-4单元点拨
远去的窑戏
Module 10 Units 1—2 单元点拨
小侦探,显神威
江山安定了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将御窑厂打造成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跑个步,赚点小钱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