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直击人心的画面

2011-12-20韩西芹

今日重庆 2011年6期
关键词:原生态摄影家王维

□文/本刊记者 韩西芹

捕捉直击人心的画面

Capture Heart-shaking Frames

□文/本刊记者 韩西芹

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在不平凡中找出平凡”。有人形容,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犹如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则故事,它能唤发人们内心朴素、真挚的情感,激发观赏者的共鸣,是摄影师胸中之情在现实世界的寄托以及与意念的对应。

王维刚 重庆市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员,重庆市中山摄影协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

“窗户”

白云下的橡皮筋之歌

姐弟情深

流光溢彩

林海晨韵

阿蓬江晨雾

由此,从王维刚的摄影作品中,我们也得以窥见这位摄影人的眼睛是如何观察这个多元的世界。一直以来,王维刚的纪实摄影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新闻视觉在摄影界获得了无数的喝彩。二十多年来,他在全国多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新闻及艺术照片上千幅,在国内外各种影展、影赛中获奖及入选作品数百幅,并于2010年被评为重庆十大摄影家。

纪实摄影主要表现摄影家对社会的关注,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长期从事新闻宣传的经历,让王维刚在艺术上的发展并不只注重于形式、技巧和风格,他的作品常常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画面中挖掘出深层次的内容。与此同时,在王维刚看来,一张好的新闻作品也可以是一幅绝美的艺术作品,构思独特的现实意义,蕴含巧妙的艺术享受,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他深谙此理,并游刃有余地运用于自己的摄影创作中。

王维刚对贫困地区真实生动的教育场景拍摄占有很重篇幅。《窗户》里的女孩明亮的大眼睛是画面中的点睛之笔,眼神关注,好奇,渴望,透露着一丝害羞与惶惑,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留给人们无限遐思,其“以目传神”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无穷。《平衡木上的“雏鹰”》、《白云下的橡皮筋之歌》等,看似平淡,却真实感人。运用色调与明暗对比,利用背景中的蓝天、大山、树木,使作为主体的山里孩子更富有表现力,他们舒展跳跃的身体仿佛给人以节奏感,象征着生命的蓬勃。曾获全国摄影大赛“金镜头”奖的《姐弟情深》是一幅蕴爱于方寸的出彩之作,用光完美,构图简洁,向我们讲述了乡村留守儿童的故事,摄影家定格下小女孩将糖果递给弟弟那一瞬间的动感,也将自己朴实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之中。

腾飞的“翅膀”

老街细雨

王维刚也善于挖掘原生态地区所特有的历史人文价值。走新疆,进内蒙、到云南、赴贵州、入四川……遍览各地风土人情,拍摄了上万张照片。王维刚把镜头瞄向那些仍保持着原生态传统生活方式的画面,不论是有着岁月刀刻般人物的脸,还是斑驳风化的文化遗迹,在光线的帮助下,摄影家的镜头恰当地展现出它们丰富的层次和沧桑感极强的质感。《原生态》、《闯滩人》、《幸福的水花》、《古民居遗风》等,都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最本真的自然流露,起于真融于真,没任何虚饰的矫情。

王维刚时刻保持着对生活观察的敏感度,抱守“今天的影像就是明天的历史”这一信念,总是先行一步。作为重庆本土摄影人,他的作品不乏大量反映重庆日新月异的翻篇瞬间:有着恬美风光的巴渝新居,空旷而抒情,淡淡的晨炊若隐若现,让《山寨晨炊》整个画面流动着一种似水柔情。《阿蓬江的晨雾》从人文景观的切入角度,使自然风景产生了奇特的意境,展开一幅江山如画的高远气息;《开心农场谱新曲》画面的时代气息是这幅作品的魂魄,《土地上的欢笑声》让人如饮甘泉;《腾飞的“翅膀“》、《桥之韵律》中桥与天一色,形成和谐的格调,点、线、面之间的错落有致,产生了强烈的节奏韵律,既彰显出城市的展翅凌云之姿,又暗寓这将是一座艺术之城。这些摄影作品大多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每每以朴实平易的表述方式,记录下对平凡生命的赞颂,亦让观众与作者本人完成了一次具精神意义的升华。

王维刚说,一旦拿起相机,手中的镜头永远保持百分之一秒作出反应。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去捕捉和记录那些力度与深度可以直击人心的画面,让作品呈现出艺术张力的意韵与境界。这正是他追求不停息的。

猜你喜欢

原生态摄影家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摄影家杨荣
陈建(摄影家)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动物摄影家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