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贫苦的父女俩
2011-12-20陈艺军
□文/本刊记者 陈艺军
为了那贫苦的父女俩
For the Poor Father and Daughter
□文/本刊记者 陈艺军
大年初五,天刚蒙蒙亮,在重庆万盛区兴文村通往镇上的泥泞路上,村民李荣满带着她的女儿李福弟吃力地走着……李荣满手上提着一篮鸡蛋,这是他们自家鸡产的蛋,一直舍不得吃,今天李荣满要把蛋送给他们的恩人—万盛区审计局局长幸敏。因为两年来,幸敏像亲人一样帮扶着他们父女俩。
小姑娘终于有了自己的床
兴文村地处万盛和綦江的交界处,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当地有名的穷山沟。村里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在家靠农活维持着生计。其中,李荣满父女就是最贫困的农户。
李荣满,54岁,体弱多病,一直未婚。十几年前,他领养了一位小女孩,现在已经13岁了,名叫“李福弟”。由于没有劳动力,生活来源主要靠种地、民政救济。而住的条件就更差了,两间风雨飘摇的土房,屋里就一张床,李福弟只能与养父同床睡觉。
这种尴尬一直延续到2009年9月。那时重庆市委刚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不久,万盛区审计局局长幸敏在走村串户中,了解到了李家贫苦的生活,她心情非常沉重,立即和李家结成了帮扶对子。
首先要解决女孩的睡觉问题。幸敏托人买来一张单人床送到家,这样李福弟就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床。“只有一张床”只是李家贫困的一个缩影,事实上,父女俩除了家徒四壁外,连基本的吃穿也是个大问题。
多年来,李荣满因为生病花费很大,拮据的生活导致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经常只吃一个馒头或不吃,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13岁的女孩本应亭亭玉立,但严重的营养不良让李福弟看上去像枯萎的花朵,无力绽放。
看到李福弟比起同龄的城里孩子那十分瘦小的身板,幸敏既酸楚又难过,她像母亲一样抱着小福弟嬴弱的身体,久久不能说话,眼泪从她脸上滑落下来……末了,她告诉学校领导,李福弟中午吃饭的问题由她来资助,绝对不能让孩子饿着肚子读书。
此外,为了不让让孩子冷着冻着,幸敏送去棉被、棉衣、食用油等物质帮助李家御寒过冬;而平时她也经常给孩子送去运动服和运动鞋,希望李福弟多锻炼身体,长大后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心理引导见成效
由于家境贫寒,李福弟从小就很自卑,为此,幸敏经常和她交流,花了很多时间对她进行引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年前,李福弟10岁,那时她在离村子十几里地的村小读小学二年级。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就要起床,然后独自走上3个小时的山路去读书。家境的贫寒加上封闭的教育,让李福弟智力发育迟缓,10岁了还在读二年级让她自卑,性格孤僻。幸敏了解情况后,经过协调,将李福弟转到了离家较近的镇中心校,才解决了李福弟上学远的问题。
刚到中心校时,李福弟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对此,幸敏又多次对她进行疏导。她希望李福弟多交朋友,多和同学接触。并私下找到班主任,让李福弟和优秀的同学坐同桌。此外,幸敏还告诉李福弟,有什么困难去找她和老师,甚至可以去找村支书,目的就是让李福弟感觉到所有的人都在关心她……
幸敏的付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她的精心引导下,李福弟变得开朗起来,和大家相处非常和谐、愉快,学习成绩也大有提高。她还经常给幸敏打电话,一起分享快乐。
幸敏说,刚到李荣满家的时候,父女俩都不太信任她,把她当陌生人,觉得她就是来做形式的,打发一下就走了。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李荣满经常托人打电话来感谢。
帮助修路脱贫致富
这两年,幸敏一直谋划着如何让兴文村摆脱贫困。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村落后呢?虽然因素很多,但她认为交通不便是其主要因素。的确,兴文村的公路很烂,烂得让孩子们每天上学几公里的路程单面也要走近两个小时,冬天还得打着火把;烂得普通的车开不进去,只有越野车才能勉强来回……
“要想富,先修路”,说干就干。幸敏马不停蹄地到交通局、国土局等部门,协调筹措资金10万元用于该村整治公路,并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参加建设。同时,她还争取交通局支持,将该村公路纳入2011年农村公路水泥硬化改造项目。目前,这条路已基本成型,很快就会成为兴文村村民通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幸敏给“穷亲”送去食品
幸敏(右二)到农家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