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分享实践反思资源共建

2011-12-17陈宇峰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协同教育教育实践学科教学

陈宇峰

摘要:当前,教师个人教育网站日渐增多。文章论述了教师个人教育网站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教师个人教育网站的几个拓展功能。

关键词:自身工作;学科教学;教育实践;协同教育;自主学习;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15-02

我们曾经欢呼雀跃地迎接电脑时代的来临,但不经意之间,电脑与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也在这信息时代大潮中展现自己的精彩,一些教育的先行者在网络世界里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将之作为教育思考和实践的延伸领域。有的是以教育日记的形式,记录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有的是以学科教学为内容,延伸课堂的知识传授:还有的是具有教育实验的性质,将网站本身的运作作为实验工具,推广教育的新技术和新思维。那么,这些个人教育网站可以对当前教育发挥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呢?

首先,引领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反思和审视

在WEB2.0的潮流中,博客的兴起是一大特征。许多教师开始在网上开博,记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人称之为“教育叙事”,和传统的教学笔记相比,以网络为媒介的“教育叙事”一方面使教师能够在新技术平台上对教育生涯开展系列性的记录和反思,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自我感触获得更多的呼应和共鸣,激荡起教育思索的涟漪。一些教育精英或者骨干教师的个人博客(教育网站)成为许多一线教师阅读、研讨的聚集地。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鼓励甚至要求教师建设个人的教育网站、开设博客,这样既能把教研活动拓展到更广的时空,也使教师在对自身工作的反思中增强了职业的责任感。例如“苏州教育博客”(WWW.szblog.cn),短短几年就建设成为广大教师的“学习一成长共同体”。

其次,推动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研讨和交流

除了以博客平台开展“教育叙事”,还有一些教师通过个人教育网站,构建网络课堂,同步更新学科教学的课堂内容。这些网站具有非常鲜明的学科教学特征,在网站上有本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分解,有典型题例的归纳。有相关知识、能力的拓展等等。由于依托了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里搜集资料、借鉴得失,这对于教师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此类教学网站,直接描述的是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是教学经验积累和理论思考的载体。一些内容丰富、案例新鲜、思考有深度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往往集中着高度的人气,成为教学同行彼此研讨、交流得失的园地。

再次,更新教师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思维

个人教育网站在引导教育思想交流,深化学科教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推动力,一些教育专家学者举办的个人教育网站,更是以新锐的思想、深刻的观点或者先锋的实验,更新着教师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思维。例如黎加厚教授的“东行记”网站(http://www.ieast.net/),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典型范例和理论支持;著名教育专家肖川的个人教育博客充满了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使人获得启迪;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网站对家庭教育以及儿童人格养成有着深刻的见解……这些专家学者举办的个人教育网站,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着教育研究的热点,引领着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步伐。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个人教育网站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课堂之外的课堂”,“学校之外的学校”。以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分享为基础,个人教育网站必定会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力量。据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个人教育网站的功能。

一是家校协同教育的共建途径

随着互联网在家庭中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必将成为家庭和学校联系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个人教育网站必将担负起更多的家校共建的责任。如果班主任能够在自己的网站上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信息窗口,即时反映该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家长通过网站的访问即可了解,并且以留言或者即时通讯方式和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无疑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与一般的家校联系渠道相比,教师网站没有时空的限制,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引导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家庭提出教育建议,家校之间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教育方式趋于科学,就必定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当然,学科任教的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置“家校联系区”,方便家长反映或者咨询学生知识学习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情况,做出真实的反映和建议,便于家长配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中心

以优秀的教学网站为依托,把重心从反思教学转移到为学生学习服务上来,把个人教学网站建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中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保持网站内容与学科教学进度的同步更新;二是提供方便快捷的师生互动区域;三是联合优秀教师组建网站群。“网上课堂”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能够在课外回顾课堂教学内容,“网络教师”也能使学生获得动态的、不同风格的学习指导,更是扩大了优质教学的影响力和受益面。跨区域实现“点对点”的教学辅导,跨时空地实现课外交流,这是教育教学网站的优势之处。当然,这项任务如果纯粹让教师个人来承担,工作量会很大,因此在技术上可以采用动态网页技术,方便信息的上传和交流,或者运用MOD。DLE等开源网站代码,进行网站建设。在管理上则要依赖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网站维护,教师只是作为网站内容的提供者参与网站建设。如果精心加以经营,这个领域一定会成为教育网站中最活跃、最富有价值的部分。

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

教师个人教育网站的发展,实际上一直是和教师专业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其中记录自己的教育历程,思考教育教学之得失,感悟教育生命的体验。但固守一隅终究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网站应成为一个个优质的培训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师都能在其中获得学习与指点的机会,把现实中的教学研究活动向网络教研延伸。全国小学数学著名特级教师徐斌建立的“徐斌工作室”网站成为无数数学教师闻道解惑的所在,这是名师引领网络教研的一个典范。有了名师的引领,我们教师的个人教育网站中便会少一些经验性的个人抒发,多一些理性深沉的思考,少一些“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吟哦,多一些宏观视野的整体把握。例如,在博客网站中引用RSS技术,便能非常方便地调用来自其他网站的信息内容,从而使各种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得以汇聚,便于教师开展阅读和学习。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关注和重视网络教研的巨大价值,让散落于茫茫网海的个人教育网站,相互联结起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支撑平台。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协同教育教育实践学科教学
谈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的策略
会计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浅论师范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协同教育
基于协同教育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