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采用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1-12-12高峰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易用性意向主观

□高峰

高职院校教师采用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 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峰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一所高职院校教师网络教学采纳的认知数据探讨了影响教师采用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促进条件均正向影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使用意向;主观规范对使用意向没有直接影响,但会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影响使用意向;促进条件除直接正向影响使用意向外,还会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对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网络教学;采纳;影响因素

网络教学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支持的全新的教学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网络教学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巨大潜力。很多学校为充分发掘网络教学的这种潜力投入巨大努力,但遗憾的是,少见收到预期效果。我们发现,网络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尚未为广大教师所普遍接受和采用,很多教师持观望甚至抑制的态度。为了了解高职教师在教学中采纳网络教学平台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一所地方高职院校为例,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技术和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主观规范和促进条件对其使用网络教学的意向的影响,希望本研究的结果为高职院校网络教学的推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文献探讨

有用性感知 (Perceived Usefulness,PU) 和易用性感知(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 两个概念来自于Davis[1]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而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N) 和促进条件 (Facilitating Conditions,FC)源自Ajzen[2]的计划行为理论。以下对这几个概念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

Davis[3]于1986年在其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AM),用于解释和预测个人用户的信息技术接受和采纳行为。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是该模型的两个核心概念。有用性感知是指用户主观认为某一信息系统能提高其工作绩效的程度;易用性感知是指用户所认识到的信息系统易用的程度。

TAM模型认为:用户使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行为(Actual Behaviour,AB) 由行为意向 (Behaviour Intention,BI)直接决定,行为意向则受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ur) 与有用性感知的共同影响,而“行为态度”又决定于“有用性感知”与“易用性感知”。其中“行为意向”用来衡量用户使用某一信息技术的意愿的强弱;“行为态度”表示用户对于使用技术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

模型中还包含外部变量(External Variables),一般而言,外部变量包括:系统特性、训练、系统设计阶段的使用者介入、系统设置过程的性质等,这些外部变量通过有用性感知以及易用性感知间接地影响使用者的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TAM模型架构如图1所示。

很多文献在验证TAM对技术接受和采纳的预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的作用[4][5][6][7])。一般来说,这两个因素通过“态度”和/或“行为意向”影响“使用行为”,同时易用性感知又对有用性感知有显著的影响。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如Martinez-Torres等人[8]研究发现易用性感知对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没有显著的影响;Zhang Sheng等人[9]通过研究发现,易用性感知对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只是通过有用性感知影响技术的使用;Gibson等人[10]的研究也指出,在预测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接受上,易用性感知没有显示显著的作用。

2.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这一概念来自于Ajzen[1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简称TPB)。该理论一般用于预测和解释个人行为,后来在信息技术接受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观规范是指人们对重要他人希望自己完成某行为的感知程度,包括两个维度,即对他人意见的感知和与他人意见保持一致的动机水平。

TPB认为,TPB认为个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行为意向合理地推断,而个人的行为意向又是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共同决定。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主观规范关注的是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在相关文献中,关于主观规范对个体技术采纳的影响结论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有研究认为组织内的主观规范对教师网络教学的使用水平有显著的影响[12];有研究[13][14][15]显示主观规范对个人使用新技术的意向具有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也有研究并没有发现主观规范的作用或其影响作用非常小[16][17]。Venkatesh等人的研究结果[18]则表明,在强制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主观规范对使用意向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在自愿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主观规范对使用意向不具有显著的影响。

3.促进条件

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控制感概念为促进条件因素提供了一个概念基础。行为控制感是指个人对完成某一行为的难易程度的感知,表现为过去的经验以及预期的阻力和障碍[19],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内在维度反映了个人对进行某一行为的信心,而外在维度指从事某一行为所需要的资源,如,如时间、金钱,或其他专门资源[20]。Ajzen[21]指出,“如果一个人具备必需的资源和机会,并想要完成某一行为,那么他或她应该能成功地那样做”。Thompson等人[22]把促进条件解释为“环境中的客观因素”,这种因素可让行动容易进行。

以往研究发现,行为控制感是预测技术使用行为的重要因素[23],但也发现行为控制感很容易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调节,如:个人差异(如知识能力)、任务(即任务复杂性、技术易用性)、情境(即设备可利用性、使用方便性)等[24]。因此,在本研究中,直接使用了促进条件概念,而不是行为控制感。

二、研究模型和假设

为了了解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主观规范和促进条件对高职教师采纳网络教学的影响,本文根据以往理论和相关研究,提出如下研究模型(见图3)和假设,并以案例学校的实证数据对其进行检验。

在本研究中,使用意向是指教师打算在日常教学中采纳网络教学的程度。其他变量的意义及相关假设分别如下:

1.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

在本研究中,有用性感知是指教师主观上认为使用网络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改善学生学习效果;而易用性感知是指教师认为网络教学平台容易使用的程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达到其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是否打算使用网络教学,取决于他们对网络教学能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实现其学习目标的主观信仰。如果教师主观上认为网络教学有助于他们实现教学和学习目标,那么这将激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这一点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假设:

H1: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感知将直接正向影响其使用意向。

另一方面,即使教师认为网络教学是有用的,仍然有可能因为技术太过复杂而不去采纳,或者认为掌握网络教学技术太费力气而不去使用。目前,大学生一般都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技能,教师认识到缺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力是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威胁。我们认为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易用性的感知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使用意向。因此假设:

H2: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易用性感知将直接正向影响其使用意向。

2.主观规范

在本研究中,主观规范是指教师对重要他人或相关他人认为他是否应该使用网络教学的感知。在教学中,教师使用网络教学的决定可能会受到他所在乎的人的意见或建议的影响,这些意见不一定是学校制度中明确的规定,有可能是上级、同事、学生的一些谈论和建议。主观规范考察的是教师在决定使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评价对他来说重要的人的看法。

在高校中,教学中的社会圈子相当封闭,教师和领导及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充满协作性和紧密性,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在高职学校中,教师在教学中上具有相当的自主性,虽然可能会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影响,但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有权对他们自己的教学任务做出决策,并且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教师会更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所以,关于主观规范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早期的研究结论常常是不一致的。本研究认为,由于教师和领导及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在教学目标达成上的协作关系的存在,主观规范很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网络教学的使用意向,因此,我们假设:

H3:主观规范将直接影响教师使用网络教学的意向。

同时,又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相对独立性,主观规范也有可能不直接影响其使用意向,而是影响其对网络教学有用性的评价,从而间接影响使用意向。因此,我们做出如下替代假设:

H4:主观规范将直接影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感知。

3.促进条件

促进条件是指教师认为使用网络教学可获得资源、技术支持,以及专业发展机会的程度。促进条件的概念源自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控制感概念。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控制感是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因素,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作为行为控制感概念一个维度的促进条件同样也会直接影响教师使用网络教学的意向,即是说,教师越是感觉到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源、技术支持和专业发展机会(如培训,网络教学交流),越容易产生使用网络教学的意向。因此我们假设:

H5:促进条件直接正向影响教师使用网络教学的意向。

同时,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发展,会让教师更加容易发现网络教学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反之,如果教师感到缺乏开展网络教学所必需的资源,当遇到困难或网络不通时找不到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人,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等,他们就会因感觉网络教学难以使用,且难以发现其有用性。基于此,我们假设:

H6:促进条件正向影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感知。

H7:促进条件正向影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易用性感知。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测量工具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特征信息,包括性别、职称、年龄、学科背景、所在院系等,另一部分是主要变量测量题目,共有23个题项,分别测量有用性感知(6个)、易用性感知(4个)、主观规范(3个)、促进条件 (6个)、使用意向(4个)。这些测量题目参考了信息技术采纳经典研究的相应问卷[25][26][27][28][29],并根据本研究环境进行了修改。模型变量的测量均采用利克特(Likert)5点量表。

为了检验模型和假设,笔者以某地方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场所进行了数据收集。该学院于2009年末引进了BlackBoard网络教学系统,并提倡全校教师采用该系统辅助全日制学生教学。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0年6月,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245份,回收率为61.25%。剔除不完整或极端问卷后,共有198份有效问卷。198名教师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式方法,软件工具为AMOS 17.0。

表1 被试基本信息

四、数据分析

1.测量模型分析

测量模型分析的目的是检验模型中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根据Bagozzi和Yi[30]的建议,选择观测变量的项目信度、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三个常用指标进行评估,各指标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分述如下:

观测变量的项目信度(Individual item reliability):观测变量即变量的各测量题项,此指标用来评估观测变量对其所属潜在变量的因子负荷量,同时每个因子负荷量应具统计显著性。该指标反映观测变量在其潜在变量上的信度,根据Hair等[31]的建议,通常要求必须0.5~0.95之间。表2显示,易用性感知变量的PEU4题项因子负荷值为0.04且p值未达统计显著性,将该题项删除重新进行检验。最终结果表明,所有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5和0.92之间,均达到建议值要求,具有较好的项目信度。

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潜在变量即观测变量所反映的因素,即本研究中的研究变量。组合信度指标主要是评估潜在变量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组合信度值越大表示这些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越高。一般认为组合信度在0.60以上,就表示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良好。从表2得知,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在0.80~0.91之间,均大于0.60理想建议值,说明各潜在变量的观测指标内部一致性良好。

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此指标反映潜在变量的各观测变量对该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的解释力。该指标值越高,则表示潜在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越高,一般要求这一指标值应在0.50以上。表2显示测量模型所有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在0.53~0.73之间,均高于理想建议值0.50。

综上,各研究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结构模型检验。

表2 测量模型各变量的信度、效度分析表

2.结构模型分析

本研究采用Amos 17.0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分析,模型检验的方法为最大似然法。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得知,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检验卡方值为193.25,显著性概率值为0.24>0.05,接受虚无假设:研究模型的协方差矩阵与从数据所得的协方差矩阵相等,表示假设模型与数据可以适配。另外,结构模型的绝对适配度指标 (RMR,RMESA,GFI,AGFI)、增量适配度指标(NFI,RFI,IFI,CFI)和简约适配度指标(PGFI,PNFI,PCFI)的检验,除正式使用模型的AGFI为0.89,小于理想值0.90外,其他均达到理想值。个别指标未达到理想值但属于可接受的范围[32],总体来讲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比较理想,可以接受。

表3 研究模型的适配度检验分析

3.假设检验结果

结构模型路径及与其对应的假设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路径标准回归系数与相应假设检验结果

从表4可知,假设H3的显著性概率值为0.324,未达到显著性概率要求p<0.05,未通过假设检验。其他假设H1、H2、H4、H5、H6、H7均通过假设检验。另外,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促进条件对使用意向的复相关系数为0.41,说明这三个变量可解释使用意向变异的41%。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个影响高职教师采纳网络教学的因素结构模型及相应假设,并从一所地方高职院校获得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检验。根据数据检验的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促进条件直接正向影响其使用网络教学的意向,即教师越是感到网络教学有用和易用,促进条件的水平越高,他们使用网络教学的意向越强烈。

(2)主观规范对教师的网络教学使用意向没有影响,但会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使用意向,也就是说,群体的影响不会影响教师的使用意向,但群体对教师是否应该采纳网络教学的意见会影响到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的认知,从而通过有用性感知间接影响其使用意向。

(3)促进条件除正向影响使用意向外,还会对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产生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学校提供的充足的资源、技术支持和专业发展(如培训)支持会影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从而间接影响使用意向。

(4)促进条件、易用性感知和有用性感知三个因素可解释使用意向变异的41%,其中促进条件和易用性感知对使用意向的影响程度较强。

2.理论贡献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均为影响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这与技术接受模型的观点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很多以往的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有用性感知对使用意向的影响要高于易用性感知的影响[33][34],甚至有研究发现易用性感知对使用意向没有影响,只是通过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影响使用意向[35][36][37]。而在本研究中,有用性感知对使用意向的影响要低于易用性感知。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该学校的教师多数处于网络教学的采纳的初期阶段有关。在技术使用的早期阶段,由于用户没有使用经验故而往往首先关注技术是否容易使用,而在技术使用的后期阶段随着经验的积累,会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技术的有用性。Venkatesh等人[38]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本研究还发现,主观规范对使用意向没有直接影响,只是通过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影响使用意向。实际上,Davis等人[39]的研究也没有发现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显著关系。Venkatesh和Davis[40]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观规范的影响有两种不同机制,即遵从机制和内化机制。遵从机制产生在强制使用情境下,这时个人认识到组织中的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想要他使用某一信息技术,并且感到这些社会行动者拥有奖励或惩罚的权力,个人就会遵从这些社会行动者的意见采用该技术,从而产生使用意向。内化机制不受强制和自愿情境影响,当一个人感到重要他人认为自己应该使用某一信息技术时,他会将重要他人的意见整合到自己的信念结构中,这种情况下,主观影响通过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本研究的对象为高校教师,他们在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具有自主性,对于什么教学手段是合适的有着自己的看法或判断。他们是否采纳网络教学一般不会受群体的意见的影响,但群体的建议会影响到他们对网络教学的有用性的认识,从而通过提高有用性感知影响他们的使用意向。

与计划行为理论一致,本研究发现促进条件正向影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使用意向,所不同的是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的是类似概念-行为控制感。此外,本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促进条件对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的作用,促进条件越高,教师会越有可能体会到网络教学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这一结论更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教师采纳网络教学的理解,为组织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3.实践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是否使用网络教学方式以及如何使用,往往是由教师自己决定的。要让网络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教师得接受它,即有使用意向。根据本研究的结论,首先应掌握教师的教学需求,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创新上的优势;其次,应力求网络教学系统操作简单,界面清晰,降低教师使用网络教学方式所付出的努力,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教学的易用性;再者,要加强网络教学使用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供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各种即时服务与支持;最后,还要认真考虑教师周围社群的重要影响力,有效利用管理者自身的影响力、同事之间的影响力和学生的影响力。

4.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进一步研究

由于研究成本的限制,本研究的对象只面向了一所高职院的教师,建议未来研究将样本扩大至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研究结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此外,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在性别比例上不够均衡,女性教师占了大多数。以往研究显示[41][42],性别是影响技术创新接受和使用重要因素,如女性容易受主观规范的影响,这种现象可能会影响结论的一般性。建议未来研究在样本的抽取上考虑到性别因素的影响。

[1][3][13][25]Davis,F.D.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theory and results[D].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1986.

[2][11]Ajzen.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Action 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ur[A].Kuhl,Julius;Beckmann,Jürgen Action 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C].Berlin and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11-39.

[4]Ngai,E.W.T.,Poon,J.K.L.&Chan,Y.H.C..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doption of Webct Using Tam [J].Computers&Education,2007,48:250-267.

[5]Lee,Y.C..The Role of Perceived Resources in Online Learning Adoption[J].Computers&Education,2008,(50):1423-1438.

[6][35]GAO,Y..Apply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To Educational Hypermedia:A Field Study [J].Ji.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2005,14(3):237-247.

[7]Lau,S.H.,Woods,P.C..An Investigation of User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Learning Object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8,39(4):685-699.

[8]Martinez-Torres,M.R.&Marin S.L.T..A Technological Acceptance Of E-Learning Tools Used In Practical And Laboratory Teaching,According To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J].Behaviour&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8,27:495-505.

[9]Zhang Sheng (张 胜),Zhao Jue (赵 珏),Tan Weiwei(谭伟伟).Extending Tam for Online Learning Systems:An Intrinsic Motivation Perspective [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3:312-317.

[10][36]Gibson,S.G.,Harris,M.L.&Colaric,S.M..Technology Acceptance in an Academic Context:Faculty Acceptance of Online Educ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8,83(6):355-359.

[12][20][23]Park,B..Faculty Ado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eb-Assisted Instruction(WAI)In Higher Educat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D],2003.

[14]Mathieson,K..Predicting userintentions:Compar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1,2(3):173-191.

[15][26]Taylor,S.,& Todd,P.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5a,6(2):144-176.

[16]Geri,N.,Elaiza,O.N..Beyond Adoption:Barriers to An Online Assignment Submission System Continued Use[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E-Learning and Learning Objects,2008,4.

[17]Ma,W.W.,Anderssonw,R.&Streithw,K.O..Examining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n Empirical Study of Student Teachers[J].Blackwell Publishing Ltd,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5,21:387-395.

[18][40]Venkatesh,V.,&Davis,F.D..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5(2):186-204.

[19][21][27]Ajzen,I..TheTheoryof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1991,50:179-211.

[22]Thompson,R.L.,Higgins,C.A.,&Howell,J.M..Personal Computing:Toward A Conceptual Model of Utilization [J].MIS Quarterly,1991,15:124-143.

[24]Hartwick,J.&Barki,H..Explaining The Role Of User Participa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 Use,Management Science,1994,40(4):440-465.

[28][38]Davis,F.D.,Bagozzi,R.P.&Warshaw,P.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982-1003.

[29]Moore,G.C.,&Benbasat,I..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J].Information Systems,1991,2(3):192-222.

[30][32]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1]Hairs,J.F.,R.E.Anderson,R.L.Tatham and W.C.Black.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New York:Macmillan,1998.自:余泰魁,杨淑斐,陈慧珠(民国九十二年)网路教学接受度之因果模式建构—以某科技大学网路教学实证 [J].资讯管理展望,5,(1):80-100.

[33]Brett J.L.,Griffeth,L.R.and Hartman,S..Measuring Student Perceptions of Blackboard Us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J].2006,4(1):87-99.

[34]Chan,H.,Lam-Hang,J.,&Yang,J..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Hershey,Pa:Idea Group Publishing,2003.

[37]Erik,M.,Van Raaij,Jeroen,J.L.,&Schepers..The Acceptance and Use of a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China[J].Computers&Education,2008,(50):838-852.

[38][39][41]Venkatesh,V.,Morris,M.G.,G.B.Davis,F.D.Davis.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78.

[42]高峰.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2):52-59.

G40-057

A

1009—458x(2011)09—0032—07

2011-06-30

高峰,博士,副教授,聊城大学(252059)。

责任编辑 池 塘

猜你喜欢

易用性意向主观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网站易用性评价调查问卷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读者消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