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2011-12-09顾连峰江苏省徐州市苏塘卫生院2212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0期
关键词:腺肌症残端动静脉

顾连峰 江苏省徐州市苏塘卫生院 221200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长、损伤的组织多、容易引起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需要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术式进行了改进,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维护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所做的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81例进行总结和回顾。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的选取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需要进行子宫全切除的患者81例,对其采取了改良式子宫全切术,所做的81例改良式子宫全切除术均为子宫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和子宫腺肌症,同时伴有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其他宫颈疾病以及年龄大怕患宫颈癌的患者。其中子宫肌瘤伴有宫颈肥大者7例、伴有宫颈糜烂者18例、伴有宫颈息肉者11例;子宫功能性出血7例;子宫腺肌症伴有宫颈肥大者10例、伴有宫颈糜烂者12例、伴有宫颈息肉者9例。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自愿要求全切者7例。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32岁。

1.2 术前准备 常规的术前检查,均符合手术的条件。术前用碘伏阴道冲洗。

1.3 手术方法

1.3.1 麻醉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1.3.2 手术方法:切口采用耻骨联合上三横指沿腹横纹的横切口,长约15cm左右。探查无其他异常后先剪开子宫膀胱腹膜返折,于子宫颈筋膜与膀胱筋膜之间的疏松间隙下推膀胱至阴道穹窿部。剪开阔韧带前后叶,将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于子宫角处一次钳夹,用7号丝线2次缝扎。于子宫峡部水平紧贴子宫侧壁将子宫动静脉的上行支及宫旁组织切断结扎。于宫颈前在宫颈与阴道结合部纵行切开阴道前壁,找到阴道顶端的穹窿部,在阴道与宫颈的附着部将子宫全部切除,宫颈两侧切口在子宫动静脉结扎线上;阴道内填入一块碘伏纱布,消毒阴道残端后,用可吸收缝线缝闭阴道残端。缝合腹膜返折,冲洗腹腔,逐层关腹。

2 术后观察

本组患者术前均插导尿管,术后48h内拔除,故未发现1例术后尿潴留。胃肠功能均于72h内恢复,进食后无任何不适。未发生1例腹腔内出血;阴道出血术后近期内未发生1例,术后3周时发现1例阴道出血、2个月发现1例阴道出血,经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活动出血点,考虑为缝合阴道残端时缝线穿过血管,可吸收线被吸收后造成的出血,经继续观察后均未发现有再出血现象。

3 讨论

本手术方式的改进主要是在处理好双侧子宫动静脉后,不再去切断、结扎子宫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能防止损伤两侧的输尿管,节省了手术时间。寻找阴道顶部时,从宫颈前纵行切一小口,找到阴道壁与宫颈的附着部后,用电刀将阴道自宫颈上切除,尽最大可能保留阴道壁的长度。当切除到两侧的子宫动静脉处时,从子宫动静脉切断处的内侧切开子宫与阴道的附着处。本手术的优点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的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不需要切断子宫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防止阴道脱垂和阴道前后壁的膨出。最大可能的保留阴道长度,使性生活不受影响。由于分离的组织少减少了附近组织器官的损伤:如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直肠损伤等。出血较常规的手术方式少。

猜你喜欢

腺肌症残端动静脉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静脉超声造影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鉴别作用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诊治体会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