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成功转复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1-12-09林育真钟小梅郑玉叶福建省安溪县医院362400
林育真 钟小梅 郑玉叶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 362400
心脏电复律是用一定程度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心肌各部分瞬间同时除极,以终止异位节律使之恢复窦律的一种方法。在终止心动过速方面电复律比药物治疗优势明显。在严密监护下,恰当“剂量”的电流能立即且有效恢复窦性心律[1]。笔者总结我院于2005-2011年应用电复律成功转复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1例患者中,男26例,女 5例,年龄 10~78岁。本组患者均为住院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阵发性心房扑动2例;室性心动过速11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引发的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6例,室壁瘤1例;心室颤动 1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外科术后1例。
1.2 方法 备好除颤器,涂好导电膏或包上浸湿生理盐水的纱布,一个电极放置于胸骨右缘2肋间,另一个电极置于胸前心尖部,电极板需全部与皮肤紧贴,按充电钮到复律功率,按放电开关,即放电复律、除颤。
2 结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均一次电复律成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一次电复律成功14例,6例电击后出现停搏和心动过缓,经配合胸外按压后很快恢复窦性心律。出现复发10例,其中5例电除颤2次,2例电除颤3次,2例电除颤5次,1例室壁瘤患者室颤反复发作电复律11次才成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合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12例,经配合其他心肺复苏后意识、呼吸恢复。并发症:出现胸部皮肤灼伤者3例,经局部用药后痊愈;肋骨骨折1例,估计与合并心肺复苏有关;肺部感染3例,与敞开胸部时间过长和气管插管有关。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许多患者及家属对电复律的高压电流有恐惧感,心理压力很大,因此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治疗方法详细了解,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去给患者讲解与其相同病情经抢救获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向患者家属解释电复律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3.2 做好治疗前的准备 给患者较高流量的氧气,每分钟吸入4~5L,以提高心肌的供氧量,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部分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电击前静脉注射安定10~30mg,使患者处于嗜睡状态,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患者不用麻醉,以免延迟抢救并做好心肺复苏抢救准备。
3.3 心电监护 对患者行心电监护,心电监护选择波形较高导联便于示波观察。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铁床,以防触电,电击完应立刻观察心电图,如出现P波,即转复为窦性,如出现窦性静止和缓慢宽大QRS波心律,应及时胸外按压帮助恢复心跳。
3.4 能量选择 首次放电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能量50~150J同步电复律,室性心动过速,200~360J同步电复律。对于室颤的患者200J非同步电复律除颤,并逐渐增加能量,最大360J,配合其他心肺复苏。
3.5 密切观察 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呼吸、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每15分钟测量血压及心电示波情况,每15分钟记录1次,如有异常立即记录,以便留下宝贵的资料备查和作为治疗的依据。一旦室速或室颤获得成功心电复苏后,注意力应当转移至保持稳定的心电学、血液动力学系统,通常采用持续性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维持。
3.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电复律并发症主要包括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出现急性肺水肿、低血压、体循环栓塞和肺动脉栓塞以及皮肤灼伤等[2],但一般发生不多,上述治疗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胸部皮肤灼伤者多因为使用导电糊做耦合剂时,电极板上涂抹不完全引起,用生理盐水纱布代替导电糊后可无此现象发生。对于电除颤配合心肺复苏的患者抢救成功后应及时床边胸片,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
3.7 健康教育 电复律、除颤也是一种心肌电损伤,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应卧床休息,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与睡眠。病情好转后,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心功能分级,指导患者活动,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来院复查,戒烟酒,预防感冒等疾病,保持良好情绪。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应尽早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电不稳定应安装除颤起搏器。
[1] 陈灏珠.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5.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