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献《灵枢经》所提脉名及个数的思考

2011-12-09陈米珥王忆勤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6期
关键词:灵枢脉象出版社

陈米珥,王忆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0032)

《灵枢》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且较为完整的中医典籍,是中医学说的根源,当然也即是中医脉学的根源。任应秋先生指出:《黄帝内经》于脉象的分辨最为详悉,最少它提出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紧,细,微,濡,软,弱,散,缓,牢,动,洪,浮,芤,革,促,结,代,大,小,急,坚,盛,躁,疾,搏,弦,钩,毛,石,营,喘等数十种,不胜枚举[1]。脉理探遂指出:《黄帝内经》一书中就载有平病绝怪四种,常人的脉象谓之平脉,一般与平脉相出入者为病脉,毫无生机,转归不佳者为绝脉,反乎生理之态而又不在病理范畴者为怪脉[2]。从内容上看,古人是先作《灵枢》而《素问》后成,这是因为《素问》中大量引用《灵枢》之章节。马莳形容《灵枢》大体浑全,细目毕俱,犹儒书之有《大学》,三纲八目,总言互发,真医家之指南[3]。

本篇就《灵枢》所提出之可能脉名作一综述。

1 《灵枢》提及脉象之篇章及脉名

在《灵枢》八十一篇中共有十三篇提及脉象[4],分别是《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根结第五》,《终始第九》,《四时气第十九》,《胀论第三十五》,《禁服第四十八》,《五色第四十九》,《卫气失常第五十九》,《玉板第六十》,《五禁第六十一》,《动输第六十二》,《邪客第七十一》,《诊疾论尺第七十四》,总共包括了可能脉名三十八个,部分脉名具有共识,毫无争议,部分描述是否可理解为“脉名”,有其争议之处。

1.1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提及的脉名

脉名:弦脉;钩脉;代脉;毛脉;石脉;缓脉;急脉;大脉;小脉;滑脉;涩脉。

例证: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

丹波元简灵枢识引张介宾说:缓,急,以至数言。小,大,滑,涩以形体言。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涩,不滑也,虚细而迟,往来觉难,如雨沾沙,如刀刮竹[5]。集解引杨上善曰:黑为肾色,石为肾脉,黑石为肾表也。石亦曰坚,坚亦石也[6]。马莳注曰:肝主木,其色青,脉当弦;心主火,其色赤,脉当钩;脾主土,其色黄,脉当代;肺主金,其色白,脉当毛;肾主水,其色黑,脉当石。译释指出: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钩脉来盛去衰,为心脉;代此处为平脉,有更替之意;毛脉轻虚而浮,为肺脉;石脉沉濡而滑,为肾脉[7]。考证新释说:钩指洪脉,引徐灵胎曰:“钩即洪也“[8]。难经:《十五难》云: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9]。《类经·脉色类(四)》注:“代”本不一,各有深义。如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乃至数之代,即《根结篇》所云者是;若脉本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即《平人气象论》所云者是;又若脾主四季,而随时更代者,乃气候之代,即《邪气脏腑病形篇》所云者是也。

1.2 《灵枢·根结第五》提及的脉名

脉名:长脉;短脉;代脉。

例证: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马莳注曰:五体者,即《阴阳二十五人篇》有五行之人也。布衣匹夫之士,其骨节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血有清浊,气有滑涩,脉有长短,血有多少,此皆经络之数,大抵相类。译释指出:代在此作“止”解。《类经·脉色类(四)》注:代,更替之义,谓于平脉之中,而忽见软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盖其脏有所损,则气有所亏,变异若此均名为“代”。

1.3 《灵枢·终始第九》提及的脉名

脉名:结脉;动脉;少脉。关格脉。

例证: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

马莳注曰:此言持寸口人迎之脉,可以别平人与病人,而病人之少气者,宜调以甘药,而不宜施以针灸也。夫所谓平人者,不病之人也,春夏人迎微大,秋冬脉口微大,与四时相应,又俱往俱来,与尺寸相应。(上谓寸,下谓尺。)手足各有六经,无结脉,无动脉,审其本末,察其寒温,(此语见本经《禁服篇》)各有所司,与时相宜,形肉血气相称,是之谓平人也。考证新释解说“结动”:结,滞涩不足;动,疾力有余。张景岳说:“结涩则不足,动疾则有余,皆非平脉也。译释指出:正气虚弱的人,脉口和人迎的脉气都短少而不及尺寸。张志聪注曰:“不称尺寸”者,阴阳气虚,而又应于尺寸之脉也[10]。集解说:元气虚的人,脉口及人迎两处的脉象都虚弱无力,与正常脉象尺寸不一致。

校释注“俱盛四倍以上”引王冰之说:俱盛,谓俱大于平常之脉四倍也。张志聪注说: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候三阴三阳之气。集解引阳上善注曰:脉口,寸口也。阳盛四倍,格而不关,阴盛四倍,关而不格,皆与死期。脉口人迎俱四倍以上,称曰关格,死之将近,故与短期。此云人迎与脉口,故知手太阴脉无人迎也。

1.4 《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提及的脉名

脉名:坚脉;盛脉;滑脉;软脉;实脉。

例证: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

集解引张介宾说:脉坚而且盛且滑者,邪气之炽也,故病日进。脉软而和者,元气之来也,故病将下。下,退也。凡邪气未解者,最忌脉弱无力。如《平人气象论》曰:病在中,脉虚。《玉机真脏论》: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1.5 《灵枢·胀论第三十五》提及的脉名

脉名:大脉;坚脉;涩脉。

例证: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丹波元简引张介宾说:大都洪大之脉,阴气必衰,坚强之脉,胃气必损,故大坚以涩,则病当为胀。马莳注曰:阴脉属脏,而阳脉属腑也。脉现寸口,其脉大者,以邪气有余也;其脉坚者,以邪气不散也;其脉涩者,以气血涩滞也;然脉大而坚者为阳脉,其胀在六腑;脉涩而坚者为阴脉,其胀在五脏也。张志聪(眉批)说:中用“以”字,应分开看。黄元御注曰:“阴为脏,胀在内也;阳为腑,胀在外也[11]。”

1.6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提及的脉名

脉名:躁脉;盛脉;虚脉;紧脉;代脉;陷下脉;大脉;数脉;急脉;弱脉;溢阳脉;溢阴脉。

例证: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

涩江抽斋灵枢讲义注曰:《终始篇》与本篇同,但“倍”字并作“盛”。引张介宾说:人迎足阳明脉也,阳明主表,而行气于三阳,故人迎一盛,病在足经之少阳,若大一倍而加以躁动,则为阳中之阳而上在手经之少阳矣。凡二盛三盛病皆在足,而躁则皆在手也,下仿此(出《终始篇》注)[12]。

马莳注曰:脉紧则为痛痹,脉代则病为乍甚乍间,即下文之乍痛乍止也。所以然治之者,脉盛,则分经以泻之;脉虚,则分经以补之;脉紧为痛痹,则取其分肉之病在何经;脉代,则取其血络,使之出血,及饮食以调之;脉陷下者,则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若不盛不虚,则只以本经取之。张志聪注曰:“脉急则引”者,阴阳偏盛之气,并于脉中,故脉数急,又当引而伸之,盖囊满勿约则输泻矣。若脉大以弱者,此平和之气,与血相合而已,和调则欲安静以调养,无用力以伤其血脉,无烦劳以伤其气也。此章借人迎气口之盛躁,以明气血之合一,故曰脉急则引者,先言盛躁之气而合于脉中也。继言脉大以弱者,乃平和之气血,浑束于一也。气并于脉中,故脉大,血气和调,故柔软也。

译释解曰:人迎脉比寸口大四倍,大而且数,阳脉甚盛,名曰溢阳脉,溢阳是阴气格阳于外的现象:内关是阴气过盛,使阳气不能与阴气相交而外越,内关的脉象是大而且数,是不治的死证。黄元御注曰:“溢阳”,阳气之满溢。溢阳为外格,阴盛于内,阳气绝根而格除于外也。“溢阴为内关”,阳盛于内,阴气绝根而关闭于外也。

1.7 《灵枢·五色第四十九》提及的脉名

脉名:滑脉;小脉;紧脉;沉脉;大脉;浮脉;盛脉;坚脉;代脉;长脉。

例证: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

马莳注曰:人迎主外,脉口主内,外内皆在,其病可得而知也。切其脉口,而滑脉兼小,及紧以沉者,其病当在中,而为益甚也;切其人迎,其脉气既大,兼紧以浮者,其病当在外,而为益甚也。其脉滑而带大,带代,带长者,皆阳脉也,乃为病从外来。张志聪注曰:滑者,寒水之象;大者,暑热之象;代者,湿土之象;长者,风木之象;此外因风,寒,暑,湿之气,并于血脉而现此诊。(眉批:诸经中论脉,内用衬贴字者,俱宜分看)。故曰以代,曰而长,谓或滑大或代或长,皆病从外来,非四气之同并而同现此脉也。

《类经·脉色类(三十二)》注:脉口滑小紧沉者,阴分之邪盛也,人迎大紧以浮者,阳分之邪盛也,故病皆益甚。脉口人迎经分表里,故沉滑,浮滑而病日进者,有在内,在外之辨也[13]。程士德编内经指出,脏病腑病,其脉各异,而同一种脉象,根据其病在脏在腑之不同,其临床意义也不相同。这提示我们临床脉诊应与临床病证密切结合,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14]。

校释解说:病在五脏,若脉见沉而大的,为阴气充足,病容易治好。如见小脉,为阴气不足,病难治。病在六腑,若见脉浮而大,是正气充足,病易治;若见小脉,是正气虚,不能抗邪,病难治。人迎主表,脉盛而紧者,主伤于寒邪,为外感病;寸口主里,脉盛而紧者,主伤于饮食不节,为内伤病。若脉见滑大,或更易以长脉,这都是阳脉,是阳邪太盛,侵犯人体[15]。释译解曰:如脉见滑大或更易长脉,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

1.8 《灵枢·卫气失常第五十九》提及的脉名

脉名:大脉;弦脉;急脉。

例证: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马莳注曰:大而弦急,乃邪气正盛,宜避其来锐;若脉绝不至,则正气极衰,宜防其过泄。丹波元简引张介宾说:脉大而弦急,阴虚而真脏见也。绝不至者,营气脱也。腹皮急甚者,中和气绝而脾元败也。白话解曰:切诊时出现脉大而弦急,或脉搏动消失,及腹部皮肤非常绷急的,都不宜针刺治疗[16]。

1.9 《灵枢·玉板第六十》提及的脉名

脉名:大脉;小脉;劲脉;急脉;搏脉;绝脉。

例证: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咳而溲血,脱形,其脉小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谓五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

考证新释说:“大”为小之误。引郭霭春《甲乙·卷四·第一(下)》校注:“一作小”。按:作“小”是。盖腹胀,身热,脉大为顺,脉小则脉症不合,故云为逆。脉小劲:脉小反有力。脉小以疾指脉小疾数。“搏”:《甲乙·卷四·第一》作“喘”,“疾”义。其脉大,时绝指其脉大时常间断。脉搏义为脉疾数。脉绝义为脉沉细欲绝。脉小而疾义为脉小而数疾。脉绝是指脉沉细欲绝。释译说:脉小劲义为脉小而劲急。脉小以疾义为脉小而搏动疾速。其脉大,时绝义为脉大而有间歇的。脉搏义为脉来搏指无和缓之象。脉小而疾义为脉小而劲。脉绝义为脉绝不至。涩江抽斋引李中梓注曰:细小疾数,气血两败之诊也。

1.10 《灵枢·五禁第六十一》提及的脉名

脉名:静脉;盛脉;躁脉;洪脉;大脉;绝脉;坚脉;搏脉。

例证: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蜠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马莳注曰:凡热病者,脉宜洪,今反静,是邪盛正衰也,汗已出,脉宜静,今反盛躁,是邪气犹盛也,是一逆也;凡病泻者,脉宜静,今反洪大,是邪气犹盛也,是二逆也;着痹不能转移,其困肉已破,其身热,脉宜洪盛,今已偏绝,盖偏则一手全无,绝则二手全无,也是三逆也;人有久发寒热,而形体已夺,脉软则邪散,今坚而且搏,是谓五逆也。考证新释指出:“偏”,“少”义。“少”,“小”义同;“绝”,“极”,“甚”义。“偏绝”,指脉小甚。释译解脉偏绝为:脉搏偏于某部难以摸到。脉坚搏为:坚硬搏指。校释解脉偏绝为:一侧的脉搏难以摸到。

1.11 《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提及的脉名

脉名:大脉;小脉。

例证: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马莳注曰:人有阳病,脉宜洪大,其胃脉反小者为逆,以阳病宜现阳脉也。人有阴病,脉宜沉细,其胃脉反大者为逆,以阴病宜现阴脉也。故阳病而俱静,阴病而俱动,若引绳以相倾者必病。张志聪注曰:盖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谓在上之人迎,在下之冲阳,其动之相应也。故阳病而阳脉小,阴脉大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阳脉小者为逆。

1.12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提及的脉名

脉名:滑脉;盛脉;虚脉;细脉;大脉;涩脉。

例证: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

马莳注曰:其脉之滑而盛者,病当日进;脉之虚而小者,病久以持;若大而带涩,当为痛痹;如人迎气口若一,则脉为关格,病当难治。张志聪说:此论审别病气,在于皮肤经脉之外内,有出入盛衰之别也。本末者,十二经脉之本标,血气之流行出入者也。“皮肤之寒热”,病气在于皮肤也。“脉之盛衰滑涩”,病气在于经脉也。“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于经脉之中;“虚而细者”,病久持于脉外也。涩江抽斋注曰:《太素》经下无“脉”字,《甲乙经》同。引张介宾注曰:此言病气之盛,及元气之虚者,皆难取速效,当从缓治,以渐除之者也。丹波元简引张介宾云:表里俱伤,血气皆散者,是为阴阳如一。

1.13 《灵枢·诊疾论尺第七十四》提及的脉名

脉名:缓脉;急脉;大脉;小脉;滑脉;涩脉;盛脉;躁脉;浮脉;沉脉;动脉。

例证: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脆坚,而病形定矣;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马莳注曰:此言审尺部之脉与肉,而可以知病形也。本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涩江抽斋引杨上善注曰:尺之缓急等,谓尺脉及皮肤缓急大小滑涩六种别也。肉坚脆者,谓尺分中肉之坚脆也。知此八者,即内并可知也。并引张介宾说:寸口之脉,由尺达寸,故但诊尺部之脉,其内可知,通身形体,难以尽见。然肉之盛衰,必形于腕后,故但查尺部之肉,其外可知,是以独调其尺,而病形定矣。

马莳注曰:尺肤热甚,其脉盛躁,当为温病也;其脉虽盛,不至于躁,且带滑者,则病当自出矣。释译及校释解“脉盛躁”为:脉盛大而躁动。考证新释解“脉盛躁”为:脉大数的,是温热病。

黄元御注说:寸口候阴,人迎候阳,秋冬寸口微大,春夏人迎微大,是其常也。“大小浮沉相等”,其在秋冬则阳盛而阴衰,春夏则阴盛而阳衰,偏而不平,故病难已也。《类经·色脉·三十三》注曰:若寸口人迎大小浮沉相等者,非偏于阴,则偏于阳,此病之所以难已。

马莳注曰:此言诊女子有子之法也。手少阴者,心也,为左手寸部。张志聪注说:手少阴者,两手之少阴肾脉也。引闵士先注曰:此篇论诊尺,若以手少阴心脉论之,则失其经旨矣。且《本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夫寸为阳,尺为阴,阴搏者,尺脉滑利也;阳别者,与寸关之有别也。考证新释:女子手少阴经脉跳滑盛的,是怀孕了。《类经·色脉·三十三》注曰:手少阴,左寸心脉也。校释解说:女子手少阴心脉动甚的,为怀孕的征象。白话解译说:掌后尺骨侧凹陷的部位为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脉动所在之处。这条动脉平时细小而稳潜,如果妇女的这条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是怀孕的征象。

2 脉名个数整理

综合上述,在此假设《灵枢》总共提到了弦、钩、代、毛、石、缓、急、大、小、滑、涩、长、短、结、动、少、坚、盛、软、实、躁、虚、紧、数、弱、浮、沉、搏、细、静、洪、绝、劲、陷下、溢阳、溢阴、关格三十八脉。其中之代脉,既有平脉之义也有病脉之义。总言之,广范包含了平脉,病脉,与绝脉,其中有些为后人所延用,部分则被取代或扬弃。

3 问题与展望

杨洪明在脉理探遂中说道:《内经》是西汉上至春秋战国时代的书,但它保留上古时期的医学内容。任应秋先生在讲稿中指出,就现存的内容来看,在成书到修订的过程中,是采纳了不少当时还存在的若干古代文献的,甚至可以说,这些文献就是《黄帝内经》成书的基础。周楣声先生认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以治”和“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乃中医脉象分类方法的鼻祖,而浮沉缓急大小滑涩这八种脉象,也就是中医脉象的分类基石。脉象研究的溯祖追源,《灵枢经》可以说是记载相对完整的古代文献总结之翘楚。那么,在这其中到底描述了几种脉象呢?经文代远年湮,兼以语言文字的年代变迁,如何正确理解经文字里行间所述概念的定义和属性,可被了解为“脉名”,是个课题,且在古文献脉象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1]任廷革.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杨洪明,杨绍戊.脉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3]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5](日)丹波元简.灵枢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6]龙伯坚.黄帝内经集解·灵枢[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8]周海平.灵枢经考证新释[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9]河北医学院.黄帝八十一·难经[M].天津:学苑出版社,2009.

[10]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天津:学苑出版社,2006.

[11]清·黄元御.灵枢悬解[M].天津:学苑出版社,2008.

[12](日)涩江抽斋.灵枢讲义[M].学苑出版社,2007.

[13]明·张介宾.类经(卷五)·六 脉色类[M].北京:名师中医出版社,1999.

[14]程士德.内经[M].武汉:知音出版社,1999.

[15]河北医学院.灵枢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6]王洪图.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灵枢脉象出版社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我等待……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情绪对脉象的影响研究综述
采采卷耳
脉象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冠心病的脉象研究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