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2011-12-09高小萌邱顺平商建立
高小萌,邱顺平,商建立
(上饶市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已经在国外呈增长趋势。以往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指标对近年来的临床提供了很高的应用价值,当然这离不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这种诊断方法不仅能够显示血液的流动情况,还可以很好地通过观察患者血管结构等情况去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现通过对我院住院的50例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下肢深静脉X线造影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0例,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16~82岁,平均为45.2岁,单侧患病43例,双侧患病7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痛、浅静脉扩张、部分合并以及下肢色素沉着或者出现慢性溃疡等。
1.2 仪器和方法
我们采用的治疗器材是探头频率为5~10MHz的美国HP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或者探头频率为5~12MHz的意大利百胜MYLab7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这也是目前为止比较先进的超声诊断仪。方法为:首先患者取仰卧位,要检查的下肢稍微向外旋转和伸展,由上至下依次检查:髂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胫前静脉。然后俯卧位检查腘静脉、胫后静脉。测量各静脉管径,观察静脉瓣情况,静脉壁内膜回声及厚度、静脉腔内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并辅以Valsalva试验、压力试验和远端肢体挤压试验。所有病例行下肢静脉上行X线造影。
2 结果与分析
50例患者中共有57条下肢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单发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有32例,单发于右下肢11例,双下肢同时患病的有7例。经过超声检查结果发其中5例可疑患者是为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分别是3例股患者为深静脉,1例患者为股浅静脉和1例患者为胫后及胫前静脉。
二维声像图表现:显示阻塞远侧端静脉扩张,呼吸时管径改变不明显或消失,阻塞部血管内见血栓回声,急性期回声低弱、均匀,慢性期回声增强,不均匀。探头体表加压病变管腔内径不改变或者发生轻度的改变,Valsalva试验管腔内径与之前相比没有出现差异。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患者病变部位的静脉管腔内血流消失或者有时会表现为大部分充盈缺损,静脉管腔内血流信号大多是沿着血管边缘流向的。根据多普勒频谱显示血管内的血流信号会有所不同。血管只是部分阻塞时,会在非栓塞部位取样的血流频谱失去了正常静脉随呼吸而改变的血流频谱形态,而取代为持续增快或减低的静脉频谱。当血管完全阻塞时,在血栓段或其近、远侧管腔内均无血流频谱,挤压远侧肢体后血流则不增加。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一般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或者由于血液高凝状态造成。在临床上常见的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创伤、骨折;②手术及术后长期卧床;③妊娠及产后;④长时间站立,下肢负荷过重;⑤恶性肿瘤;⑥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而引起的血液成分、血流动力学和血管之间的协调性发生紊乱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所致。本组50研究病例中存在11例创伤骨折,10例长期卧床,4例产后,6例长时间站立者,10例手术后,9例不明原因,致病原因基本符合以上我们列举的方面。如何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检出率:研究得出我们要对几点引起关注:①深静脉血管解剖复杂,要求检查者能够做到熟练而准确探查静脉血栓的起源和好发部位,减少时间和检查难度;②对于一些肥胖、疼痛不配合的患者检查时检查者的操作手法是否熟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腿部DVT发生部位的顺序是:股静脉、髂静脉、腘静脉、小腿静脉。检查时采取自股静脉开始向上至髂静脉,再向下追踪至小腿静脉的扫查顺序,常规检查血管状态的同时,随时对静脉施加一定压力,能减少漏误诊的发生;③要求检查者要擅于调解仪器的各项功能。肢体肥胖者应将检查深度调深,使被检查血管处于图像的中场周围,因为在中场的对比度及分辨率综合效果相对于较近场或者较远场效果都要好。
X线静脉造影以往被认为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造影剂有刺激性,且加重血管的局部炎症,使该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诊断技术,日渐得到临床认可。国内外文献报道,该技术诊断下肢深静
脉血栓疾病敏感性为93%以上,特异性100%,准确性90%[1-3],这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便又不重复的治疗方案,不但没有禁忌症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很好地识别患者是属于血管内血栓的哪一类型以及管腔阻塞的情况、血流的状态和是否属于急慢性病变,该技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特别依据及治疗后观察再通情况,评价治疗的疗效,判断预后亦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最实用、有效的诊断方法。
[1]卢明书,王豪夫.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32(1):60-62.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唐洁,温朝阳.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