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2011-12-09黄愉森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10期
关键词:病鸡鼻炎鸡群

黄愉森

(深圳市龙岗区仁明动物医院 广东深圳 518000)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患鸡鼻孔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为特征性症状。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造成育成鸡生长不良,鸡群淘汰率增加,产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持续时间长,较难根治,经济损失很大。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蓬勃发展,本病已成为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并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为了帮助广大养鸡场更好地控制本病,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主要从本病的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述,以提高广大养殖户对本病的认识。

1 发生情况

2010年11月15日,广东省惠州市新墟镇约场管理区一养殖户饲养的2500只蛋鸡,按正常免疫程序免疫,进行了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常规饲养到226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以打喷嚏、咳嗽和头部肿胀为主要特征。开始时个别鸡零星发病,即时投服水溶性红霉素0.4%饮水,病情略有缓解,但疗效不明显,喂服3天停药后发病率升高,死亡较少。鸡群采食量下降两成多,饮水量降低,产蛋量下降25%左右。遂带4只有明显症状的病鸡到我动物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实验室诊断,最后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立即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产蛋量迅速恢复。

2 流行病学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鸡副嗜血杆菌有A、B和C 3个血清型,A型毒力较强,各型间无交叉保护。我国自1983年以来,已有本病A型和C型发病的报道。鸡是鸡副嗜血杆菌的自然宿主,各种天龄的鸡都可以感染,但幼龄鸡易感性差,成年鸡感染较为严重: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一般2~3周即可康复。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染,但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尤以晚秋、初春及雨季多发,冬去春来刚暖还寒,天气变化频繁,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天气潮湿等变化使鸡只产生应激反应,抵抗力降低而发病,特别要注意的是秋天空气流动性大,鸡群容易并发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病等呼吸道疾病,增加死亡率。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鸡舍过分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适当,感染了寄生虫,缺乏维生素A以及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等,都是引起本病发生和传播的诱因,并能增加病鸡的死亡。

3 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为1~3天,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病初有部分鸡只出现流泪,眼眶积聚泪泡,打喷嚏,鼻腔流出稀薄水样液体,发病3天左右鼻液浓稠并有臭味,堵留鼻腔而出现甩头甩鼻,颜面、鼻窦肿胀,呼吸困难,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黏液排出,并伴有啰音,咽喉亦可积有分泌物的凝块,个别严重的会窒息而死。有的鸡冠、肉髯皮下呈胶冻样水肿,角膜混浊,失明,眼结膜充血,结膜囊和眶下窦内有干酪样分泌物。本病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较低,尤其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鸡群很少有死鸡出现。但在鸡群恢复阶段,死鸡、淘汰鸡增加,但不见死亡高峰,这部分死鸡、淘汰鸡多属继发感染所致,发病鸡群的产蛋量下降20%左右。

4 病理变化

此病的病理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多样,有的死鸡具有一种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有的由于继发症致死的鸡中常见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等,则兼有2~3种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病死鸡多瘦弱,病鸡尸体消瘦,胸骨突出,多数消化道空无食物,不产蛋。将4只病鸡放血处死后,主要病变为鼻腔和窦黏膜充血肿胀,呈急性卡他性炎,表面覆有大量黏液。其中有1只病鸡的鼻窦内有干酪样坏死物,有2只病鸡的脸部及肉髯皮下水肿。共同特征是鸡输卵管内有稀薄的呈灰黄色或蛋黄色分泌物,管壁变薄,卵泡充血、出血,甚至有部分卵泡液化,卵黄性腹膜炎。

5 实验诊断

5.1 病料取材

病鸡致死后,通过无菌手术剪开窦腔和鼻腔,将无菌棉拭子深探插入腔内,蘸取分泌物。

5.2 细菌学检查

5.2.1 细菌分离培养

将蘸取分泌物的棉拭子直接划线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37℃烛缸法培养48小时后,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凸起、灰白色、半透明、直径0.5~1.0毫米的菌落,有的菌落周围带有彩虹。

5.2.2 生化试验

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而不能发酵乳糖。吲哚试验阴性,接触酶试验阳性。

5.3 平板凝集试验

随机采取病鸡血分离血清,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鸡传染性鼻炎标准平板凝集抗原试验。试验结果为传染性鼻炎阳性。

5.4 药敏试验

将分离的菌株转种到巧克力琼脂板上,用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土霉素、阿米卡星和红霉素等共10种药物试纸片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高敏;左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为中敏,;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和红霉素低敏;其他药物不敏感。

根据以上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细菌学试验结果,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

6 治疗与措施

理论上来说磺胺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素均有良好的医治效果,但是在兽医临床此病对某些药物经常有耐药性现象,有条件最好能做药敏试验。同时用药应考虑蛋鸡是否正处于产蛋期,尽量降低经济损失。针对此群蛋鸡的情况,笔者没有使用磺胺类药物。通过采取以下的措施,5天后病情得到控制,停止发病,7天后采食恢复正常,约20天后鸡群的产蛋率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

6.1 药物治疗

鸡群用5%左旋氧氟沙星每100克兑水150千克饮水,供鸡群自由饮用,连用5天,可有效控制本病病情的发展,对治疗本病取得很好效果。

6.2 病鸡隔离

每天观察鸡群,发现病鸡及时隔离,除个别淘汰外,其他的肌肉注射阿米卡星按体重3万单位/千克,每天1次连用3天。

6.3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在饲料中添加2%的大豆磷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电解多维等,以利于提高鸡只的抗病能力,增强治疗效果,对恢复产蛋量有很大的帮助。

6.4 环境净化

在保证鸡舍正常温度的情况下,保持通风,及时排气,降低氨气浓度,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每天清洗消毒水槽1~2次。加强舍内外环境的消毒,每天用0.3%过氧乙酸进行带鸡消毒1次,但消毒时应注意喷出的雾滴要小,以免因刺激过大加重病鸡呼吸道症状。

7 综合防治措施

此病具有一定的季节特点,鸡群保健要点主要是按“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搞好饲养管理、疫苗防疫、防止应激等工作。

7.1 加强饲养管理

康复的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引种时要注意种鸡场有无传染性鼻炎病史,不购买鸡传染性鼻炎康复种鸡的后代和疫区内的育成鸡。鸡场在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避免刺激鸡的上呼吸道黏膜。鸡场内应做到全进全出,禁止不同日龄的鸡混养,康复后的鸡群仍可带菌,对其他新鸡群是一个威胁。因此,对患过本病康复的鸡群应按时淘汰,严禁在发病鸡群中挑选尚能下蛋的鸡并入其他鸡群。空闲鸡舍及病鸡污染鸡舍,应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和其他污物,清扫后的鸡舍用高压自来水彻底冲洗,再用2%~3%的烧碱水溶液消毒和0.2%的过氧乙酸溶液或2%次氯酸钠喷洒消毒,干燥后高锰酸钾21克/米3,福尔马林42毫升/米3,对鸡舍进行熏蒸消毒,空置半个月以上才进鸡苗。另外人是病菌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播者,鸡舍应禁止陌生人进入,谢绝参观,进入人员要注意消毒,更换衣服鞋帽,以防将病菌带入鸡舍。

7.2 疫苗免疫

在本病流行地区,小鸡长到40日龄时,每只肌肉注射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灭活疫苗0.3毫升,产蛋前每只再肌肉注射0.5毫升,可使鸡在整个产蛋期不发或少发病。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疫苗产品种类繁多、品牌各异,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疫苗质量有很大的区别,在生产中必须选择农业部批准的定点企业生产的合法疫苗。

7.3 做好防应激工作

鸡传染性鼻炎是秋冬季节产蛋鸡常发的疾病,天气变化大,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天气潮湿等变化时,应做好防应激工作,要给鸡群供应充足的营养物质,使鸡群的饲料营养合理,多喂些富含有维生素A的饲料,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在接种疫苗的2~10天内,适当增加日粮多种维生素的含量,每100千克日粮中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15~20克,尤其注意额外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猜你喜欢

病鸡鼻炎鸡群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画里有话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