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静脉采血后造成皮下淤血的原因及预防
2011-12-09苑焕肖解放军第252医院门诊部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苑焕肖 钱 争 解放军第252医院门诊部,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静脉采血是门诊抽血室的主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皮下淤血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往往会给部分患者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造成精神紧张和痛苦,甚至引起护患矛盾与纠纷。具体分析造成皮下淤血的原因,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护士操作技术原因 (1)穿刺前查对不仔细:由于采血针、真空采血管的质量问题,导致穿刺不成功,造成患者痛苦。(2)检验的项目多:在更换采血管时不可避免的推拉针头,使采血管发生移动,刺破血管出血,引起皮下淤血。(3)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操作穿刺时间长,损伤血管,引起皮下淤血。(4)穿刺后拔针不当:穿刺完成后,采取按压针头后拔针的方法,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皮下淤血。(5)沟通技巧的欠缺和宣教不全面:使患者压迫穿刺处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短,形成皮下淤血。
1.2 患者因素 (1)脂肪较多的患者难以寻找血管:血管弹性低,脆性大的老年人;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如高血压、冠心病、尿毒症、肝肾移植术后的患者,穿刺成功率低,在采血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皮下淤血。(2)按压部位不准确:真空采血完毕,要同时按压皮肤与血管的穿刺点,如果只按压皮肤穿刺点,可造成皮下淤血。(3)按压方法不正确:部分患者以揉搓的方法按压,影响血管局部的凝血功能,引起皮下出血。
(4)按压时间不够:一般拔针后按压3~5min,部分患者按压时间不够,往往看到皮肤穿刺点不出血,而血管穿刺点继续出血,引起皮下淤血。(5)患者衣袖过紧 :由于袖口过紧,导致血管内的阻力增大,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皮下出血。
2 预防措施
2.1 护理人员穿刺前进行“三查七对” 把好质量关,尽可能地为患者减轻痛苦。掌握静脉穿刺理论与操作技术,穿刺时认真选择静脉,提高穿刺技术水平,达到一针见血,保证静脉上有一个穿刺点,避免反复进针。
2.2 进针手法和角度应得当 针头与皮肤成30~45°,针头斜面向上,用手腕力刺破皮肤,当针头进入血管内角度减小到10~15°,穿刺要快、准,穿刺力度与进针角度控制自如,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可以避免来回穿刺造成的痛苦。
2.3 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开展业务学习,分析、讨论由于操作造成大面积淤血的原因,以加强工作责任心。
2.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及时沟通,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止血方法,拔针后,不仅要压住皮肤穿刺点,同时还要压住皮肤穿刺点上方针头刺入静脉的部位,3个手指平行加压,达到皮肤进针点和血管进针点同时受压的目的,保证按压时间3~5min。对凝血机制差及血管脆性大的患者,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小针头,拔针后按压时间要适当延长,防止皮下淤血的形成。
2.5 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服务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制作学习计划,统一规范操作程序,通过学习训练,提高穿刺的能力。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学习无痛抽血及按压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抽血过程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淤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护士操作不当或患者因素而致皮下淤血的各种原因,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既可减轻患者不应有的精神负担和痛苦,又可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信任度。
[1] 罗晓静,李淑娥.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采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10):887-888.
[2] 徐惟诚.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72.
[3] 田凤兰,兰荣凤.真空采血造成大面积皮下淤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8.
[4] 李芳,胡新亚.临床真空采血的应用及常见问题的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