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11-12-09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黄宏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外科医学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温 浩,黄宏国,楚 慧

(卫生管理)

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温 浩,黄宏国,楚 慧

医学模式的转变标志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医学模式迫切要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保证全面的培养要求,这不仅包括临床专业能力及外科手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还要有创新能力、医学道德、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

0 引 言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给医学教育带来发展时机,极大地促进了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代科学的全新进展,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根本变化,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如何立足社会和适应时代的需要,优化教学体系、改革教学传统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尤为重要。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普通综合外科实习的学生185名,其中临床专业本科生114名,专科生36名,本硕连读学生24名,其他类实习人员11名,我们结合学生临床实习及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以探讨全面培养现代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对我院临床外科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 影响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

1.1 人与医学科技间的双向异化 医学科研的任务是揭示人体生命的本质,探索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以达到救死扶伤、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一切研究都必须在保证不危害受试者的生命与健康及伦理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双刃”效应存在,在追求医学科学技术物化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明显看到其"趋害"的一面,如"人与医学科技"间的双向异化。在医学领域内,双向异化表现为医学科技对人的异化,如医学中疾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和患者实体的分离,脱离人性全面要求而形成的医患关系简单化、医学非人格化等;人对医学科技的异化,如忽视患者的主体性,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对环境因素、社会因素考虑不够,脱离心理生活质量、保障健康体系而把握健康概念,片面的纯生物医学模式,缺乏预防和公共卫生的医学体系[1]。我们认为,医学科技必须遵循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每个临床试验都必须通过相关医学伦理委员或部门的审核,必须保证患者的知情同意,填写医学伦理患者知情同意书,并双方签字确认。在我科实习的185名学生均接受系统的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学习,只要进行临床研究,每位学生就必须填写医学伦理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学伦理教育大多通过独立开设的课程来完成,由于与临床实际结合不够,且受到课时和开课时间的限制,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每个病例的教学过程都必须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学伦理教育,通过大量的具体病例,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医学伦理道德。在临床动物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科学、关爱实验动物的道德观念。人类健康、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实验动物,关爱实验动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生命[2]。

1.2 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的分离 传统观念认为知识是经验的积累,是对事实、规则的认识,即知识就是对确定事实的描述,用统一的标准判断结果。在引进使用现代科技时,只重视科技的功用价值,忽视科学发展进步的批判精神,导致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分离,使人类与生俱来的独立性、怀疑性和创造性在医学实践中不仅未得到足够的挖掘、尊重和发展,而是被消蚀得更少,把素质教育看作是非知识教育的活动。因此,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克服上述弊端,必须立足于科技素质与专业素质的结合,人文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养成;心理个性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应变能力的培植。

2 对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对临床外科人才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即培养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临床医学外科人才。医学人才是科学人才,是特殊的专业技术性人才,与其他学科的人才有所不同。按照人才学的定义,医学人才是指在医学领域作出贡献的人。按照工作性质和学科特点,可以把医学人才分为基础医学人才、临床医学人才、医学技术人才、医学管理人才。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的核心,临床医学人才是医学人才的主体,其工作特点是直接接触患者,通过不同的医疗方法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疾病[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医学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了许多边缘交叉学科。数字与计算机软件和含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外科仪器设备(如多功能电刀、腹腔镜、人工心肺仪)、技术支持材料(如生物补片,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生物瓣膜)等的迅速发展,使外科许多手术操作逐步向安全、高效方向推进。国外诸多的、系统规范的外科诊治研究中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使外科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在长期的临床教学指导过程中,我们学院根据自己独有的临床教学理论,结合新疆多民族的区域特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培养现代化应用人才应注重医学知识技能水平和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

3 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3.1 专业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目标来看,现行医学教育方案要求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所规定的第一阶段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4]。传统医学教学基本按照三段式进行课程设置,并开展教学,即基础课、专业课、临床毕业实习3个阶段,其突出弊端在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技能。为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有必要实行“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改革[5]。由于临床外科学实践性强,要求临床医学人才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系统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为主,注重日常临床手术锻炼并及时总结,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以便具备独立和及时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能力。本研究中,我院普通综合外科实习的本科生及本硕连读学生的外科基本操作,基本能力均较强,病历书写符合大纲要求,充分体现了我院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我们对185名学生试运行问题式教育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案例开始学习所需要的知识[6]。临床外科实践要求医学人才除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敏锐快捷准确的判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规范灵活的外科手术操作能力,以及手术中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种意外及突发事件的能力。本研究中,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规范的外科手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已具有规范的无菌操作及各种手术操作能力,出科时均进行严格的外科操作技能考试。在114名本科生中,102名学生该项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而本硕连读学生全部在90分以上,表明我院临床专业本科以上的学生外科操作技能已形成较规范的系统体系。除此之外,14名专科学生的反馈结果表明,他们均在各外科专业科室发挥积极的作用,很快掌握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操作,如阑尾、胆囊切除术、骨折复位术及体表肿块切除术等,得到各科室的好评。

3.2 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吴阶平教授认为,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科学的临床医学思维能力[3]。这种科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基础医学的科学思维,因为临床医学除了要探讨科学本身的规律之外,还必须重视科学应用于人的效果。在一般情况下,临床科学研究的选题应从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吴阶平教授强调[3],在临床工作中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不能把主观分析误认为是客观实际;要重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在科研工作中始终有不断创新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要注重培养灵活的头脑。高水平的临床外科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临床工作中要勤于总结,有创新意识,要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在现今信息高速传递、各种技术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时期,任何事物都不再是固定的模式,不断学习、不断赶超是临床医学人才所具备的另一要求。人的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培养临床外科人才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必须加强个性教育,培养群体的统一性、纪律性、组织性、专业性、集体主义、牺牲精神等个性;另一方面,应注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坚韧不拨、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创造性思维是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另一要求,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活动中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自学是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顽强毅力能帮助创新人才正视困难、迎接挑战、获取新的成果。我们要求实习学生在我科实习期间都要写出1份病例讨论总结报告,内容必须包括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诊治思维和病程诊治过程的判断。力求让学生提出诊治意见,充分发挥主动思考能力,69名本科生诊断治疗的思维能力较活跃,能提出合理的诊治方案。临床医学人才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型高素质的临床外科人才,才能掌握现代科技最新成果,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24名本硕连读的学生均在第5年进行科研开题,并发表了科研论文。我们认为,根据不同实习阶段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科研讲座,可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实习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大型学术会议。活跃的学术氛围对培养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不树"学术权威",不以"指令"或"命令"的方式指导科研工作[7]。除此之外,请权威专家给学生进行学术讲座和介绍科研相关知识,这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这种开放式的交流不仅提供交互式的开放环境,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而且能使临床外科人才开阔眼界、激发灵感、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突破个人固有的框架,萌发创新思想。

3.3 医德、医学法律法规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勘的医疗技术对优秀的临床外科人才同等重要。只有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医疗纠纷。好医师应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8],这3把标尺如同构成物理空间的3条坐标,缺一不可。医学是人类探索疾病与健康发展的规律,是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生命科学,其具有"高科技性"和"为人服务"的双重属性。医术和医德是决定医疗质量的两个重要素质,医术是基础,医德是保证[9]。良好的医德能使医师赢得患者的信赖,使治疗发挥最大功效。治病救人是医师的天职,理解患者的痛苦及家属的心情除了医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医务人员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精湛医术的深厚基础,才能真正意义上服务于患者。良好的医德表现在对医学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对医学知识的刻苦学习、深刻钻研、透彻理解,对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我们要培养外科医师的敬业爱业精神,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成为有责任、有义务、品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同时,面对器官移植、安乐死、克隆技术、试管婴儿、假体植入、假肢安装、人工器官等医学技术,为适应和推进现代医学伦理道德的发展,就必须改变旧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医学新技术在发展和应用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在讲授这些新领域知识时,首先让学生树立严格的医学伦理道德观念,决不允许为研究而研究,为好奇而运行,为了试用而应用。185名学生中无一例出现违反医学道德和伦理道德的情况发生,反而部分学生每天晚上跟值班医师查房,参与急诊患者的诊治、夜班急诊手术。学生们认为,只有这种诊疗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了解医德医风,体会医学科学的职业责任感,才能真正意义上投入伟大的医学事业。新的医学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不仅把人体健康与疾病看成某种生物学变量的结果,而且是生理、心理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与破坏的结果。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医学生在医患沟通等社会技能方面存在欠缺,难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要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学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人才要培养医患沟通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

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正式实施和患者维权意识普遍增强的形势下,医院作为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基地,不能只注重授予其科研、临床知识,还应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法律保护意识。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使他们了解、熟悉法律法规知识,从而培养自觉依法行医,真正落实法律法规关于维护患者权利的要求,杜绝医疗缺陷,保证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10]。国外研究证实,有效地医患交流,可明显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11]。

总之,临床医学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应当代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他们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保证知识和能力得以正确发挥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应注重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发挥西部医学学科齐全和临床学科力量雄厚的优势,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体系,加强全面教育,为西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

[1] 易学明.医学人才成长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1-2.

[2] 恽时锋,田小芸,郭联庆,等.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促进生命科学发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8):858-861.

[3] 刘红燕,辛 兵,王维民.浅析吴阶平临床医学人才标准[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3(28):15-16.

[4] 梁 军,曾甫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3(28):113-114.

[5] 王连武,赵 军,赵九霞,等.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 (11):85-86.

[6] 王树树,陈 钧,桑爱民.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1):118-119.

[7] 王雨生.从黄斑变性治疗的重大突破看临床学科研究生的培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1):1124-1126.

[8] 吴阶平.吴阶平文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9-54.

[9] 陈建伟,高咏红.医务人员道德失范原因分析及道德重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3):156-158.

[10] 王琼书,赵育新,杜 鹃,等.对加强医学研究生卫生法学教育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8):529-531.

[11] Levinson W.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A key to malpractice prevention[J].J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4,272 (20):1619-1620.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clinical surgeons in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MAMUTJAN Ababakri,WEN Hao,HUANG Hong-guo,CHU Hu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830011,Xinjiang,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pattern indicates the new phase of the development on clinical medicine.This kind of new medical pattern strongly requests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clinical medical talents.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surgical compound talents should be full-scaled,it should include not only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and surgical operation ability,but also innovation ability,medical morality,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mentality and other kinds of universal capability.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Clinical surgery;Compound talent

G420

A

1008-8199(2011)09-0966-04

830011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医学博士)、温 浩、黄宏国、楚 慧]

温 浩,E-mail:drwenhao@163.com

2010-05-09;

2010-06-14)

(责任编辑:张 锐;英文编辑:郭联庆)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外科医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医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