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失衡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1-12-09梁伟勇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7期
关键词:血透维持性酸中毒

梁伟勇

(德庆县人民医院,广东 德庆526600)

透析失衡综合征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入选对象为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发生失衡综合征20例,笔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不规律透析患者30例,规律透析患者42例,共发生失衡综合征20例,其中不规律透析者18例,发生率60%,规律透析患者2例,发生率为4.76%。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医药公司生产的费森尤斯(Fresenins)4008S血透机、F6HPS透析器(聚砜膜)、碳酸氢盐透析液。规律透析患者透析2~3次/周,透析间隔≥5天为不规律透析。透析失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参照马鸿杰所编《临床血液透析学》的标准进行诊断[1],需排除颅脑病变、电解质紊乱、低血压、铝中毒及尿毒症脑病等。

1.2 临床症状

1.2.1 规律透析

血透前 BUN(20.8±8.4)mmol/L,Cr(1000±200)μmol/L,HCO3ˉ(18±2)mmol/L发生失衡综合征2例,表现为透析中或透析后头痛、乏力、倦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

1.2.2 不规律透析

血透前 BUN(35±8.4)mmol/L,Cr(1600±200)μmol/L,HCO3ˉ(10±2)mmol/L失衡综合征18例次中,12例次出现轻度失衡,表现为透析后头痛、乏力、倦怠、烦躁、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视力模糊及睡眠障碍等;中度失衡4例次,表现为肌肉间歇性痉挛、定向障碍、扑翼样震颤及嗜睡;重度失衡2例次,表现为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或昏迷。

1.3 治疗措施

①日常预防:透析间期严格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控制体重增长;②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失衡综合征;③降血压、高渗液体等,以预防透析失衡的发生;④对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采取综合措施对症治疗,必要时可小量静滴甘露醇降低颅压;⑤有抽搐者予安定或苯巴比妥治疗并防止咬破舌头或牙齿,昏迷者应做好护理,防止误吸和其他意外发生。

2 结果

共发生失衡综合征20例,不规律透析患者30例,发生失衡综合征18例,发生率为60%;规律透析患者42例,发生失衡综合征2例,发生率为4.76%。

3 讨论

透析失衡综合征是由透析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脑病综合征,主要与毒素清除过快所致的脑水肿有关,发病率为3.4%~20%[2],常发生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24h内,轻者表现为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升高,重者可有定向障碍、意识模糊、恍惚,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癫痫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可能有[3〛:①血液透析时,肌酐尿素氮水平较快下降,由于血脑屏障作用,脑组织及脑积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物质浓度下降较慢,由此形成血液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梯度差,使水分进入脑组织,即尿素的反向渗透效应[4],导致脑水肿及脑脊液压力增高;②血液与脑脊液之间pH失衡:尿毒症毒素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透析后血液中的pH、HCO3-、PaO2较HCO-3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在pH纠正过快可引起脑脊液及脑组织反常性酸中毒,脑组织酸中毒时脑组织内阳离子渗透活性改变引发脑水肿[5]。

本研究30例不规律透析患者中18例发生了透析失衡,发生率为60%,是值得关注的人群;而42例维持性规律透析患者只有2例发生了透析失衡,发生率为4.76%,且程度较轻。长期维持性透析中的不规律透析患者常难以达到充分透析,血清BUN、Cr等毒素水平高,多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为避免诱发透析失衡综合征,对不规律透析者适当缩短透析时间、降低血流速、降低透析液流速等措施,均是为了降低透析效率,使毒素的清除速度不致过快,血清中毒素缓慢下降,以降低血脑屏障两侧渗透压梯度差,避免诱发透析失衡综合征[6]。维持性规律透析患者血清BUN、Cr等毒素水平不高,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低,因此,对于慢性维持性透析患者,规律和充分透析是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1]马鸿杰.临床血液透析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05.

[3]史振伟,王质刚.血液透析脑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5):320-322.

[4]SPALDING E,FARRINGTON K.Haemodiafiltration;current status[J].Nephron Clin Pract,2003,93(3):87-96.

[5]HAUK M,KUHLMANN MK,RIEGEL W,et al.In vivo effects of dialysate flow rate on Kt/V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J].Am J Kidney Dis,2000,35(1):105.

[6]肖东星,张红霞,陈孟华.透析失衡综合征58例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2):155-156.

猜你喜欢

血透维持性酸中毒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血透室里的悲欢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