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传统笼养中的福利问题

2011-12-09何柳青曲湘勇宋虎威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12期
关键词:鸡笼蛋鸡母鸡

何柳青 曲湘勇 宋虎威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长沙 410128)

国际上动物福利理念的提出已有100多年历史,自1980年以来,欧盟、美国及加拿大等国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工作,在畜禽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实施。尽管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践动物福利还有一定困难,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畜禽生产和动物保健理念都必须与国际接轨。在家禽领域,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蛋鸡笼养、肉鸡健康以及屠宰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已逐渐显现,关心家禽福利,也就保证了食用禽产品的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探讨了蛋鸡在传统笼养方式下的福利问题和笼养的替代模式。

1 蛋鸡笼养方式的应用与发展

在过去50~60年间蛋鸡饲养方式的应用与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变化,一开始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都以地面平养的方式饲养蛋鸡,但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笼养方式在美国快速发展。当人们开始利用杂交改善生产性能,并伴随着笼养设备和使用,整个蛋鸡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疫苗的使用、劳动力的降低、自动饲喂机和清粪系统的使用以及鸡蛋收集装置等提高了蛋鸡生产的效率。笼养方式的鸡只由于不接触垫料和粪便,体内寄生虫较少。

传统的笼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部分蛋鸡仍以笼养的方式饲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欧洲一些国家对传统笼养方式下的蛋鸡福利提出了质疑,包括狭小的生存空间、骨骼变脆及缺少“自然行为”,如抱窝的表达空间等,鉴于此,许多发达国家提出了增加笼养空间的建议。欧盟从1999年就蛋鸡福利的最低标准作出规定,但是很少有国家作出更严格的关于蛋鸡福利的规定。然而,当欧盟规定政策从2012年开始执行,丹麦、德国、挪威、瑞典和瑞士都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国家政策,在一些周边国家这些政策不但包括饲养系统、饲养密度等,还包括一些管理实践。

2 蛋鸡传统笼养中的福利状况

2.1 蛋鸡笼养中的福利问题

蛋鸡的笼养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每只蛋鸡的产蛋量,也促进了蛋鸡生产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价廉质优的动物性食品,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尽管蛋鸡笼养有很多好处,但也遭到欧洲许多国家动物权利保护组织或动物福利组织及有关人士的反对。

2.1.1 本能行为缺失

传统笼养方式下的鸡只活动空间非常狭小,并且被剥夺了表现自然行为的自由,生存环境较差。鸡笼中缺少草垫意味着母鸡无法实现为后代筑巢的本能。同样,它们也无法洗泥土浴、栖息或充分地梳理羽毛,这些都导致母鸡长时间处于受挫感中(郭蕾等,2008)。笼内没有栖架可供夜间休息,也没有安静的窝供它们产蛋,即不能正常地表现它们的本能行为。

2.1.2 活动空间的限制

在笼中饲养的母鸡由于极度狭窄的环境而无法自由移动。正常条件下,母鸡会每小时扑打翅膀2次,每5小时飞2次。由于缺乏运动的机会,再加上不断的产蛋要求,导致笼养母鸡的骨质疏松以至于它们在被屠宰前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着断骨之痛。尽管空间的限制可以随饲养密度而变化,但是已有的报道表明,对产蛋母鸡实行笼养后,蛋鸡普遍发生了一种被称为“笼养产蛋鸡疲劳综合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能站立,但仍能采食和饮水,被侵袭的鸡只消瘦,容易发生骨折,甚至死亡(吴林,2006)。此种笼养方式会导致长期限制性的运动缺乏,会对骨骼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骨骼脆性增加甚至导致骨骼断裂,给母鸡造成疼痛、骨折、死亡以及在处理废弃下架产蛋母鸡非人道宰杀等福利问题(李凯年,2010)。

2.1.3 断喙、去爪和阉割

在传统笼养中,由于狭窄的空间和单调的环境,母鸡们很多的自然行为都无法实现。为了避免母鸡之间互啄羽毛和同类相残,很多母鸡被断喙,这是一道非常痛苦的工序,因为鸡的喙、软骨和软组织会被切穿,喙的尖端还含有丰富的神经,被切伤的神经形成纤维束并持续生长,使得疼痛不断延续(张太翔等,2010)。断喙一般在后备母鸡上笼或开产之前进行,剪去上喙的1/3~2/3,下喙的1/3。这一方法在许多国家实行。但在英国,迫于福利组织的压力,断喙限制在10日龄之前进行,并且剪去的上喙不能超过1/3。据称早期断喙可以减轻断喙时和以后一个阶段的痛苦。

去爪也是家禽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生产中去除母鸡的中趾以减少蛋壳的破损率,对种鸡进行去爪是为了防止种鸡对其他鸡的伤害。如果方法和操作得当,对种鸡去一个爪不会引起种鸡的慢性疼痛。目前我国在实施此措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野蛮操作的情形,给鸡只造成比较大的痛苦。

阉割是一种对动物造成很大痛苦的手术之一,为此,遭到了动物福利保护人士强烈反对。我国部分地区有饲养阉鸡,因此,由此造成的对家禽福利的损害不容忽视。

2.1.4 强制换羽

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蛋禽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蛋禽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强制换羽方法是饥饿法,一是因为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二是可以减少饲养成本。很少有资料显示关于蛋鸡在停喂饲料期和停喂饲料后期的福利,但这种饲养方式严重损害了动物免受饥饿自由的福利。

2.2 蛋鸡传统笼养的替代模式

2.2.1 新型笼养系统

动物福利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传统笼具的生产应被终止。这一倡议促使欧盟发布了从2012年起取消传统笼养的禁令。欧洲为了响应这一禁令,经过丰容改良的鸡笼被推广起来。这种鸡笼是指被丰容改良的鸡笼,包括蛋巢、栖木、干草、沙浴池以及帮助母鸡磨短脚爪的磨棒。这些装置可丰富蛋鸡的生活环境,满足其各种基本行为,如栖息、就巢和沙浴等,这些改良型的新式鸡笼经过商业化生产后即被称为富集型鸡笼 (enriched cage)或装配性鸡笼(furnished cage)(Appleby等,2002)。这些装配型鸡笼有不同的形式,从只安装栖木的层架式鸡笼(赵芙蓉等,2009)到配备产蛋箱、栖架和沙浴池的大型鸡笼(Appleby等,2007)。一只笼内饲养量一般为5~10只,每只鸡所占的面积为600~750厘米2。产蛋箱至少需要100~135厘米2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栖架必须注意其材质和结构,以取得较好的卫生状况,垫料用木屑较为合适。通过调整其模型与规格,新式笼养可以产生与常规笼养相近的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且新式笼养条件下骨骼强度的提高有益于蛋鸡福利。富集型鸡笼内饲养的蛋鸡生产性能较好,但仍有研究表明鸡蛋质量存在问题(Tina等,2005),并且改良型鸡笼的空间和设施也非常有限,使得母鸡仍然无法进行它们的自然行为或得到任何有意义的锻炼,并可导致挫败感、非正常行为及肢体退化。改良鸡笼已被瑞士下令取消,并将于2012年被德国禁止使用。

2.2.2 单层地面平养系统

作为笼养方式可选的替代方式之一,单层地面平养系统仍是较常见的饲养蛋鸡的方式,有时也应用于父母代鸡群。这种饲养方式下鸡只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并且骨骼不易受伤。从管理上讲也有利于观察鸡群,假如窝外蛋的比例能被限制在1%以下的水平,鸡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而实现这些条件是鸡只需在平养方式下饲养。

大群平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寄生虫病、啄癖的产生和蔓延、饲料用量增加、产生窝外蛋、淘汰鸡的捕捉以及空气质量问题(主要是灰尘和氨气浓度),针对这些问题,已有的处理方法包括:改进饲养方式、药物控制、免疫、降低饲养密度、选择合适的鸡种、调整饲料配方、断喙、喷雾以及提高空气质量、及时清除粪便等。

有人对新式笼养(8只/笼)和地面平养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地面平养系统裂缝蛋比例较低,而脏蛋比例两者相近。但是地面平养系统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较低。而在羽毛状况、鸡掌炎综合征的发生、皮肤和鸡冠上的啄癖损伤等方面,新式笼养系统逊色于地面平养系统。最近在德国鸡场做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传统的地面平养相对于笼养方式而言,其死亡率较高且生产性能较低。从鸡舍空气质量角度来看,地面平养系统鸡舍的氨气含量和灰尘都高于笼养系统。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如果不及时清粪,再加上通风不良,其氨气水平将会过高,因此需要注意及时清除鸡粪。

2.2.3 多层平养系统

为了充分利用鸡舍的空间,同时增加饲养密度,英国和瑞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多层平养系统的尝试,这样更加有效地利用鸡舍的空间,理所当然也降低了每只鸡的成本,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对于单层平养系统,增加了设备的投资如垫料和板条。最近关于多层平养系统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但存在一个共同的趋向:相对于小群笼养而言,死亡率较高,生产水平较低,且饲料消耗增加。就死亡率而言,有研究报告指出,断喙、鸡种、管理和笼养方式都是很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有报道认为多层平养和笼养在鸡只死亡率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报告认为,多层平养方式下鸡种和饲养条件是影响生产水平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贾保中等,2010)。现在许多欧洲国家开始使用这种饲养方式,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关于多层平养系统还没有确切的系统资料。人们对于鸡种、饲养方式以及多层系统的特殊设计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数据资料将是非常感兴趣的。

除了提供鸡只一定的行为空间和保证鸡只骨骼不受伤害以外,多层笼养方式下的管理和福利问题也是值得广泛关注的。为了有利于鸡只找到饲料、水和产蛋窝,需要在鸡舍设计方面给予考虑。因此,除非饲养系统已充分考虑到产蛋的需要,否则窝外蛋的比例将会增加。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多层笼养条件下,产窝外蛋的比例平均为4.6%。通过采取措施,比例可降至为2%,这些措施包括改进饲养方式,经常收蛋,改善光照程度以及减少灰尘和增加产蛋窝空间。相对于多层平养系统最初的模型而言,现在的设计存在一种倾向,即产蛋窝与整个系统很接近或融合在一起,在每层都备有饲料可以减少这些潜在的问题。

母鸡转群至多层平养系统比转群至笼养系统要容易得多,但是,在多层平养方式下抓淘汰鸡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在设计平养系统方式时,应考虑在抓最后10%~20%鸡只时,需要用到的一些辅助的设备或者特殊的结构。另外,在此时使用暗蓝色的光照也会有所帮助(王长平等,2006)。

2.2.4 舍外自由散养

自由散养方式在欧洲呈日益增加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地位也逐渐重要。这种饲养模式下鸡只大部分时间在舍外活动,这种模式需要有较好的房舍和大量的土地,后者用于种植一些饲草等供鸡只啄食。场址远离居民点、公用道路和其他动物养殖场所,在广大区域的周围用高2米的铁丝网围住。铁丝网需深入地面至少20厘米,以防食肉兽挖洞钻入鸡场(王永康等,2002)。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鸡只福利水平大大提高,如鸡可完全自由地活动,如筑巢、觅食和栖息,有足够的空间表现各种行为,可以自行选择小气候等。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容易受到极端天气、掠食者、体内寄生虫如双孢子球虫的影响和体外寄生虫如螨类的影响,易出现啄羽或自相残杀,同时养殖生产成本大大增加等。不过这些影响因素相对来说均是可控的。

3 小结

动物福利必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趋势,为发展我国的畜牧业,顺利地进行国际贸易,从根本上提高国内的动物保护水平才是长远之计。就养禽业而言,现行的蛋鸡笼养这种饲养方式,虽然有产蛋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但长期笼养使鸡处于一种烦躁、无奈甚至痛苦的状态,鸡活动空间变小,不能实现它们的本能行为,这种方式具有虐待动物的性质。因此,寻找一种新型且适合我国实情的饲养蛋鸡的生产方式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1]郭蕾,康杰,王志强.动物福利及其在蛋鸡笼养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4):129-131.

[2]贾保中,张玉,何江,等.未来的畜牧生产与动物福利的发展方向 [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148-149.

[3]李凯年.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与动物福利[J].畜牧市场,2010,(3):21-23.

[4]王长平,包军,付钓钧,等.人工光照对鸡福利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6,28(23):30~31.

[5]王永康,徐新红.未来蛋鸡笼养的发展趋势和动物福利问题[J].中国家禽,2002,24(20):1-5.

[6]吴林.中国的家禽福利问题 [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6):19-21.

[7]张太翔,王炳军,刘文鹏,等.我国肉鸡养殖企业动物福利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J].中国动物检疫,2010,27(8):10-12.

[8]赵芙蓉,陈刚,王志全,等.栖架对蛋鸡行为影响的研究[J].中国家禽,2009,(12):22-24.

[9]Appleby M C,Smith S F,Hughes B O.Nesting,dust bathing and perching by hens in cages-effects of design on behaviour and welfare.J.British Poultry Science,2003,34(5):835-947.

[10]Appleby MC,Walker A W,Nicol C J,et al.Development of furnished cages for laying hens.J.Poultry Science,2002,43(4):489-500.

[11]Tina M McAdie,Linch J Keeling.Reduction in feather pecking and improvement of feather condition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a string device to chickens.J.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2005,93:67-80.

猜你喜欢

鸡笼蛋鸡母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在泰国体验鸡笼SPA
母鸡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给鸡洗澡
藏蛋的母鸡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小案例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鸡的一家之母鸡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