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2011-12-08◎陈扬
◎ 陈 扬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 陈 扬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探讨当前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分析导致当前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阐述产业布局对两型社会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产业布局发展的新的模式的设想.
长株潭城市群 产业转移 产业布局
当前,武汉、长株潭、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纷纷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两型社会",一方面是推进中西部地区走区别于东部以往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另一方面是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率先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产业布局发展的现实基础
长株潭中心城市群建设是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长株潭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区、沿京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能直接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双重辐射.三市地理位置紧紧相连,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据湖南省统计局的信息显示:2010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6624.22亿元,占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4.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人均GDP分别为69048元、34215元和29811元,远远高于全省23100元的平均水平.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要素聚集能力最强、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和城市群.
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地区和湖南经济增长的高地.在整个十一五期间,长株潭三市5年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3%、14.1%、14.3%,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长株潭经济还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强劲趋势.下面是"十五"与"十一五"期间三市GDP指数对照表,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三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十五"期间.
二、产业布局对建设"两型社会"的作用
1.有利于污染治理.产业集群是以中小企业高度集聚为特征,由于集群内产业相关联性及相似性,不仅同类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为污染集中治理提供更为有效、节约、便利的方法,降低污染防治及治理成本,而且同质或相近废弃物的集聚提高了废弃物的浓度和回收利用价值,降低了污染物回收利用成本及环境治理成本.
2.有利于节约成本.产业集群有利于节约企业和社会的成本.
3.有利于产业升级与优化.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对集群内企业及其各部门的分工要求较高,进而使企业及其各部门分工形成专、精、尖的特点.由于分工的细化加上专业的紧密协作,大大促进了集群内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的产业关联,延伸了产业链,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而可以尽可能地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产业布局的基本特点
表1 "十五"期间长株潭三市GDP指数表
表2 "十一五"期间长株潭三市GDP指数表
城市是产业的聚集,特别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城市的竞争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城市产业来实现的.下面从长株潭产业发展间的经济互补性和趋同性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经济上的互补性,可以为三市间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分析其经济上的趋同性,可以在产业布局方面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1.长株潭产业发展间的经济互补性
资源禀赋的差异是产业互补的基础.长沙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宁乡猪、浏阳花炮、浏阳黑山羊、浏阳金桔、长沙湘绣等享誉中外,矿产资源中锰、钨、煤储量较大.此外,文物古迹很多,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总之,长沙丰富的旅游资源构成了湖南"东一线"旅游的重点.株洲的瓷泥、煤及铁、铅、锌、钨、锰等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醴陵素有"瓷城"之美称."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了长株潭三市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产业分工有着明显的不同,为三市问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产业互补的决定因素."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其经济互补性是一体化不断深化的根本原因."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2009年,以地区生产总值计算的三市三次产业相对比重,长沙为4.8∶50.6∶44.6;株洲为10.5∶53.8∶34.7;湘潭为12.1∶52.4∶35.5(见表3),三市皆为"二三一"的产业模式.从整个长株潭城市群来看,该区域的产业模式为"二三一".其中,长沙的农业比重分别低于株洲和湘潭两市约5.7和7.3个百分点,长沙的工业化进程远远领先于湖南省的平均水平,也显著高于株洲和湘潭.长沙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也高于株、潭两市,反映为长沙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比株洲和湘潭分别高出约9.9和9.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长株潭三市具备结构互补的条件."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之间的趋同性比较高,但由于差异性的存在,所以从整体上来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三市产业之间的互补."
2.长株潭内部产业发展的趋同性
从三次产业的联系来看,主要是结构相似系数.该系数是指不同城市相同产业结构的近似程度.由表4可知,这种粗略的计算显示了目前三市三次产业间的结构非常相似,尤其是株洲和湘潭两个地区.本文选取了2003-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GDP、三次产业的产值来进行分析.
表3 2009年长株潭三市三次产业结构(单位:%)
2003-2009年间,长株潭三市GDP指数的相关系数很高,均在0.9以上,统计上属于高度正相关(见表4).长株潭与湖南湘西自治州GDP指数的相关系数仅有0.5l-0.68,以此为参照,明显看出三市的经济波动呈较强的趋同性.
表4 长株潭城市群2003-2009年GDP和三次产业值(单位:亿元)
但是总体上来看,长株潭三市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明显,内部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从长株潭三市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三市之间产业的协调难度较大,生产力布局重复和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工业领域,情况更加明显."因此,长株潭三市产业的不良竞争性远远大于其良性协同性.
四、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展快,但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大.在资源方面主要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成效不大,产业结构布局也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产业布局重复,产品结构趋同严重,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投入不足,企业规模不大,产业目标不够鲜明等.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产业布局定位较分散.
长株潭的产业定位目前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区域分工不明显."其间缺乏较为广泛的横向联系,导致相关联企业实力不够,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既造成浪费,又会导致群内产业的互补性较差,影响群内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在长株潭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表现较为明显."这样,一方面造成市场分割,投资分散,间接的形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得长株潭地理位置紧邻的区位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2.产业布局重复趋同.
"在长株潭城市群内,由于合作观念的缺乏、行政地位的对峙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壁垒和特殊的财政、金融、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在争取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主导产业)趋同现象."长株潭的第一产业都是粮猪型产业模式,多为分散式经营,内部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第二产业布局近似.三市工业都以冶金、机电、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例如食品工业,长株潭三市都有一个啤酒厂,每个县都有一个白酒厂;又如建材工业,长株潭地区有许多分散的小水泥厂."其次是优势不能互补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关联程度不高,长株潭在城市化进程中并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
3.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制造业一般存在集中度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高,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湘江流域长株潭河段一直受周边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所排放的废水污染,水质不好,特别是位于株洲、湘潭两市下游的长沙市,水质问题已经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尽管近年对污染严重行业和企业监管力度加强,对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污染和环境问题仍制约着长株潭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建立,并不拒绝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反而需要更好地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向"两型"制造业升级.
因此,长株潭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必须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使之两型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就成为长株潭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内容.
五、产业布局的调整的基本思路
长株潭要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就必须认真研究和选择正确的途径,以避免重蹈东部地区发展的老路,而使之沿着调整新的路径方向不断增强和优化的轨迹演进,又好又快地促进产业布局的"两型"化.
1.推广资源节约技术和手段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手段
大力推广资源节约技术和手段,合理、适度开发水力、水电,鼓励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核能开发利用.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重点抓好工业企业特别是年能耗万吨标煤以上重油、燃料乙醇等替代能源.推广节水新技术,减少工业、农业、城市公共用水年指标.逐步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实行分水功能区用水的管理制度.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加快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的改革.
2.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应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重点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首先,科学合理地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经济带. "城市近郊要充分发挥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市场发育早等特点,重点发展反季蔬菜、特种养殖、时令花卉等设施农业以及技术密集型的食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其他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业."
积极倡导无公害农业,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研究提出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补偿政策,开展秸秆和粪便还田的农田保育示范工程.推广节肥、节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鼓励并推广农膜回收利用.
总体而言,构建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既是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湖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着眼点.长株潭三市的产业结构优化,要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要站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规划、整合好现有资源,加快调整布局结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打造两型产业,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
3.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基础
长株潭地区应加快资源整合,促进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聚,提高产业集聚度和集约化水平,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根据不同产特点,可考虑采用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长株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应充分发挥技术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切入点和支撑点,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道路,初步奠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架构和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与保障体制."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优化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和内部结构,逐步建成与两型社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示范城市群相适应的高技术产业研发基地和制造基地,实现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在现代经济中,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现代化程度的基本指标,并在经济活动中取得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是新经济的体现者,具有知识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水平高、附加价值高的'三高'特征,发展上呈现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新服务方式的'四新'态势,是环境污染少、辐射作用强的产业,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两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长株潭传统制造业"两型"化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2009年,湖南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24.22亿元,增长29.8%,高于全省规模工业8.5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1.0%.湖南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长株潭装备制造业呈现强劲的扩张态势,成为推动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为了促进长株潭传统制造业的两型化,长株潭要更加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发展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加快再生产资源产业的发展,使环保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要根据长株潭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环保产业,支持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环保设施企业化运作的进程,逐步形成长株潭环保产业的新格局.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的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环保产业;采用财政贴息、税收减免、政策性银行等优惠贷款,扩大对环保项目的投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探索土地利用等优惠政策.三是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应围绕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四是规范市场行为,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建立环保产品标准体系,开展环保产品认证工作,提高环保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加强环保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使产品质量成为竞争制胜的根本."这样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长株潭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李金保.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文化商业,2010,(2),172-175.
[2]邓爱民,聂治坤."两型"社会下长株潭一体化的产业发展[J].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网,2009,6,2.
[3]王良健,侯文力.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经济互补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6),99-103.
[4]刘凌瑜.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趋同性与互补性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26-27.
[5]谢自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J].湖湘论坛,2009,(1):21-23.
[6]曾昭山.浅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四个关键点[J].中国集体经济,2008,(5):11-12.
[7]李经山,李软平.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布局与发展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74-76.
[8]廖素清.长株潭产业结构演进及其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5):41-45.
[9]李海燕.转方式调结构加速长株潭传统制造业的"两型"化[J].商场现代化,2009,(12):88-90.
[10]李金保.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文化商业,2010,(2):172-175.
[11]吴焕新,彭万力."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5):97-98.
[12]叶文忠.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5-87.
[13]吴景义.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J].首钢日报,2008,4,18.
[14]"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J].湖湘论坛,2009,(1):21-23.
The Status-quo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in 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Chen yang
Taking 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gion's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nalyzes the causes behind its inefficient distribution, emphasizes its significance to building an energy-saving and eco-friendly society, and visualizes a new mode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for this region.
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F293
陈扬,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
(责任编辑:卢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