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临床观察
2011-12-08黄群艳
黄群艳
(广西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亦为难治病之一。自2008年6月~2010年 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 13例;年龄 38~81岁,平均年龄(48.8±5.6)岁;病程6个月~13 a,平均(4.5±2.1)a。临床上均有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ST-T改变、早搏及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6例,不稳定型12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所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下列条件之一:①具有心绞痛症状:胸闷、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②静息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ST下移≥1mm);③静息心电图正常,而动态心电图出现缺血性改变(ST下移≥lmm持续1min);④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⑤陈旧性心肌梗死近期出现明显心绞痛发作者。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消心痛10 mg口服,每日3次;阿司匹林0.1 g顿服;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6 mg。有高血压、糖尿病者,行控制组压、血糖治疗。
2.2 中医治疗 基本处方:丹参、黄芪各20 g,玄参 15 g,当归、地龙、郁金各12 g,威灵仙、皂刺各10 g,檀香8 g,红花7 g,三七粉3 g(冲服)。加减:兼阳虚血寒者加桂枝12 g,良姜10 g;血瘀较重者加蒲黄(布包煎)、五灵脂各 10 g,延胡索各15 g;心气虚者加党参20 g,麦冬15 g,五味子8 g;心阴虚者加山萸肉25 g,黄精、枸杞各10 g。用法:每日1剂,水煎 2次取汁400 mL混合,早、晚各温服1次。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3]显效:症状消失,即胸闷、心悸、气短及相关症状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ST—T改善;无效:症状及心电图均无改善,加重:症状及心电图均加重。
3.2 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38例病例中,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为97.37%。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一种心身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疾病类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本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血瘀久病入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其病位在心,与阴寒之邪侵袭及心肝肾功能失调有关,这些因素可导致痰瘀互结,内阻心脉,不通则痛。
本病西医治疗应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为主。笔者以为中医治疗该病宜痰瘀同治,脾肾同治,健脾益气,攻补兼施。自拟方中丹参、红花、檀香通脉扩冠,活血化瘀;当归,玄参松驰血管平滑肌,扩张冠脉血管,解除细小血管痉挛,同时可防行气活血药之伤正;三七、皂角刺不仅活血化瘀,还可化痰排浊,对于痰瘀互阻之重证是一较好的配对药;郁金理气开郁,行气活血;威灵仙善通经络,消痰涎,开胸痹;黄芪为益气要药,鼓动心血;地龙合当归、玄参解痉舒络,改善微循环,加用走窜力强大、活血。综上所述,全方益气行气,化瘀化痰,功专力宏,寓通于补,且药力峻猛者为多血肉有情之品,攻补兼施,祛邪而不伤正。
现代药理表明:丹参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均有影响,具有改善微循环、抗凝、促纤溶、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作用;黄芪能提高免疫力,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丹参,红花有较强扩冠作用,红花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具有钙拮抗作用。三七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通过临床应用,本法治疗疗效显著,提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
[2]陶寿琪.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9(1):75.
[3]张勤海,黄锦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