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皮影制作特色研究
2011-12-08李伯川
孟 洁,李伯川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皮影俗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的美称。华县皮影被国内外研究者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它是音乐、唱腔、雕刻、绘画、文学和民俗为一体的集大成者。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一位教师说:“如果你到陕西去过,没看过华县的皮影,那就如同没看过兵马俑或乾陵、碑林一样值得遗憾。”[1]奈·西蒙博士〔德国〕在《中国影戏序》中说:“在西方——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欧洲——许多人都酷爱中国的皮影戏。在不少的公共博物馆和私宅中,你都能欣赏到人们所搜集的这种民间艺术品。”
皮影是影戏的专用演出道具,随着影戏的大众化,皮影雕刻业也随之发展为一个非常专业的行业。历史发展到今天,影戏的市场在渐渐消失,原先只作为影戏演出道具的皮影被赋予了新的存在意义:作为一种艺术品被大众认可并广为收藏。华县皮影既是中国的皮影的发源地,又在长期的发展中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雕刻方法和风格特色,在同行业中独领风骚,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艺术收藏品。
一、皮影的历史源流
“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影戏源于华州”[1]华州即今日华县,华县皮影的地位由此可知。研究皮影若要追根溯源,非华县莫属。
关于皮影起源的说法,学界基本都采纳典籍中有关西汉武帝与李夫人的记载:“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至其神。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之状”(晋干宝《搜神记》卷二)。这里的情景就大概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皮影戏。即便如此,也只是其中有影戏的影子而已,还不算真正的皮影戏。它不过是方士的“弄影还魂”,是为了讨好帝王对方术神仙的热衷,故意营造的神秘的环境气氛。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影戏——故都百戏考(之四)》云:“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又云:“汴京之影戏即由长安流传而来,言颇近理,因二地不但距离不 为甚远,交通尽有频繁可能,更以其为帝都所在,凡百技莫不趋之,都城既由西安而汴京,影戏当随之而去……”传曰:“贵妃啖荔枝,伶奏碗碗以增味,击碗拨弦者,皆自华州。”[2]
到了宋朝,影戏的发展已臻完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崇宁、大观以来影戏艺人的姓名,还描述了“每一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等繁多兴盛的影戏演出场景,表明宋代的影戏已相当完善与普及。[3]
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当时金兵掳走了宋朝的钦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其中包括“弄影戏,等倡优伎艺150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姜玉祥《中国影戏》)高宗南下偏安,影戏随难民南渡,首先入临安(杭州),继而播植于湖、广、皖、浙、江等南方各地。宋王朝的变徙,倒使陕西皮影戏“北上南下”“东奔西走”地拓出了黄河流域,及至流传全国。[4]
元朝时期随着军事活动的扩张,影戏继而传到了国外。到了清乾隆年间,发生了皮影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花部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由陕西省渭南举人李芳桂(号十三)领导的,他提倡作品要反映现实,所演之事不必皆有据可靠,他的皮影创作在当时别开生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欣赏,使得皮影戏在陕西达到了空前鼎盛时期,一度班社林立。当然这对华县的皮影发展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华县志》记述:“在清末时……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48 家。”[5]
大量的事实和分析不难看出华县皮影在皮影界的影响,更能证实了华县皮影历史悠久,是中国皮影发展的源头。
二、华县皮影的制作特色
华县皮影的制作工艺复杂,工序繁多,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一张皮影作品大概要三四千刀雕刻才能完成,工艺复杂的甚至动辄需要上万刀。华县皮影工艺精湛程度更是非同一般:一张皮影从选料、雕刻、上色到最后的装订完成,大概要二十多道工序。期间凝结了雕刻艺人的心血,自然赋予了皮影不同于一般工艺品的含义。
(一)制皮
1.选皮
华县皮影的选皮很讲究,一般选用不满三岁口的秦川牛,以现宰杀的黄牛皮为原料。不满三岁的牛也就是乳牛,没有开始干活或者刚刚开始干活,牛身上没有外伤,牛皮基本完好,皮质细腻,油性大,韧性、光滑程度也最佳。牛的年龄过大牛皮会变的粗糙不宜雕刻。相比较而言黑牛皮为最佳材料;黑牛皮质地白、亮,雕刻出的皮影效果最佳,但黑牛在陕西的种质资源较少。羊皮,猪皮的毛孔太粗糙且很薄,不宜雕刻;水牛皮和毛牛皮的皮质太厚、粗糙,不透亮;驴皮韧性好、皮质佳,雕刻出的皮影透亮,但是皮质太薄,边容易卷起,保存时间短。其他有的地方也会选用驴皮,例如河北的唐山皮影就大部分选用驴皮制作而成。各种皮子都有自己特点,不过,比较而言,牛皮保存时间长,上色后固色好,经几百年岁月洗礼而艳丽依旧,是较好的选材。
2.泡牛皮
制作皮影用的牛皮一般在春秋两季加工,这两个季节环境温度适宜,避过了夏季温度过高牛皮易腐烂、冬季温度过低牛皮易脆折的时期。刚剥好的牛皮需要浸泡4~7天,第一天换三遍水,第二天换两遍水,第三天也是换两遍水,第四天以后每天换一遍水直到牛皮泡过的水如清水一样为止,手能将牛毛轻拽下来为宜。
3.刮皮
将泡好的牛皮取出搭在一根碗口粗细,长约1.3米的木桩上(注:木桩一端埋于土中,与地面成大致呈45°),用特制的刮刀反复刮,先刮脂肪,后刮毛。一般要按照刮皮——浸泡——再刮这样反复两次,直至彻底去除牛皮外面的毛和内侧的脂肪牛皮薄厚均匀为止。刮皮子的人须是非常有经验的人,力度一定得拿捏到位,力道太轻不行,费时费力,皮子刮不均匀,力道太重又会把皮子刮穿。牛皮的薄厚都是艺人长期的经验所得,凭手感而定,一般都在1.5—3.0毫米。从泡牛皮到刮皮完成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天。
4.晾干
刮好的牛皮四周每隔十厘米左右扎一小孔,用牛皮绳穿过小孔将牛皮固定撑于木架上,木架一般四根木头首位交接搭制而成,呈巨型。这样可以使牛皮完全展开,防止收缩。牛皮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阴干,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因为牛皮薄厚不均,在阳光下暴晒牛皮薄的地方很快就干燥,而厚的地方还未干,这样就会在薄厚交接的地方形成拱起,牛皮的表面就会变得凹凸不平,不宜打磨雕刻,在阴凉处晾干也要每隔一个小时左右根据牛皮的干湿状态来决定是要缩放还是绷紧绳子,绷绳子要注意松紧合适,过紧会让牛皮纤维受损,牛皮的透亮程度降低,过松牛皮会不平整。
5.扫皮
牛皮展开之后要进行细致的清扫,即用锋利的边缘呈弧形刀具对牛皮两面进行刮扫,弧形是为了防止刮牛皮的过程中留下拉痕,反复两次,彻底清除上面的杂质,扫皮一是为了牛皮的清洁,二是让牛皮的薄厚均匀,在牛皮阴干的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流失,牛皮会收缩,需随时观察,根据收缩的程度调整四周的绳子,以保护皮革纤维不受损。
6.打磨
将牛皮充分晾干后就要进行打磨,即根据雕刻作品的需要将牛皮分割成大小适中的若干块,用细砂纸双面打磨,使皮质更光滑透亮,砂纸打磨之后再用清水清洗牛皮两面,然后在阴凉处晾干,这个环节同样不能见到日光,阳光的照射会让牛皮表面不平整。
雕刻过程中也要及时压平打磨,否则牛皮也会起皱。雕刻时牛皮应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太硬太软的牛皮都不宜雕刻。牛皮太软时雕刻容易拥挤起皱,太硬不容易走刀,刀头易断。
7.清洗
在牛皮打磨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清洗,牛皮打磨完成最后的关键步骤在牛皮半干的时候再在水中再浸泡一分钟左右。洗过之后的牛皮表面是潮湿的,但内部仍然干燥有硬度,不好打磨,再泡一分钟左右之后,拿出来再阴干,这样的牛皮,手感就是整张牛皮里外都是穰的(穰的:软的,有韧性的),而表面是半干的,这样对牛皮的打磨非常有利。
8.推皮
对打磨好的牛皮用棉布蘸取食用油擦拭牛皮两面,目的是让牛皮的皮质看起来更透亮,用特制的枣木(枣木的硬度高)选定一个方向先向一边推,完成之后换个方向继续打磨,这样十字交叉打磨两遍,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消除收缩性。这样制出的皮料状似玻璃,也适宜雕刻。
9.定型
将推磨好的牛皮放于平整的木板之间,上面放置一定的重物紧压,这样做是为了让牛皮定型更加平整,这个定型过程大概需要15天的时间。夏天压上一两天就要把牛皮翻开透气防止牛皮发霉,如果牛皮发霉变色则不能使用。
(二)雕刻
1.画稿
制作皮影时所用的画稿称为“样谱”,是历代艺人们相传的设计图稿。由于纸质的样谱比牛皮的皮影更不易保存,所以现今能流传下来的明清样谱已寥寥无几。画稿是雕刻艺人师徒传承的重要技术资料,也是皮影造型艺术的重要依据,它承载着历代文化的印迹,也体现着民间艺人的智慧。
2.过稿
在过稿前,先将成品皮用湿布潮软,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光滑、平展。而后选择不同部位的皮质用自制的钢针以针代笔画出纹样,为雕刻提供依据,过稿要求细致准确,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
3.雕刻
雕刻是皮影工艺的关键步骤,过稿之后将待雕刻的图案分块截开用湿棉布潮润后就可以进行雕刻了。按照传统的华县皮影雕刻方式,将牛皮放在枣木板上采用“转皮走刀”的方法雕刻。转皮走刀的雕刻方法是华县皮影雕刻的最大特色,即右手执刀扎透牛皮固定于枣木板上不动,左手五指推动牛皮刻制,这样刻出的刀口圆润、流畅、齐整。此技法全国独有,且有诸多讲究。
(1)刻刀
皮影雕刻用的工具包括不同型号的刀、凿、尺和刻板,有着讲究的分工。刀具分平口刀、斜口刀和各种花样凿刀三大类。不同宽度平口刀和斜口刀各有五六种规格;花样凿刀有大小圆口、半圆口等形状,以直径0.5-5mm配套成对,各有六七种规格。根据传统经验,斜口刀用于不规则形细小花纹的雕刻;平口刀则用于雕刻各类直线。各式花样凿刀在艺人的匠心运用下创造出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梅花、鱼鳞、星眼等。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6]
(2)刻线
华县皮影雕刻有“空镂阳刻”和“实镂阴刻”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空镂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凡白色的物体都用阳刻法。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是为实镂阴刻,皮影多为这种线法。暗线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1]
(3)刀口
雕刻的刀锋起落点叫刀口。刀口有断口、尖头、齐口、圆口之分。齐口多用于方正规范的物象,如桌箱、柜橱、建筑等;尖口多用于炊烟、流云、水波、风带等;圆口多用于花卉图案;断口是用来截断过长的阳刻线,使连接处更多,加强影人的使用寿命。
(4)知“皮”善用
牛身上各个部位的皮质不一样,所以用途也有区分。牛腹部的皮最薄,一般用来雕刻饰品翎子、飘带、头发等。其次是牛脊背的皮,薄厚最佳,皮质光滑细腻,一般用来雕刻脸谱、龙袍重要的部位。最后是臀部的牛皮比较厚,用来雕刻打仗用的武将和一些皮影道具,如桌椅,屏风等。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形成上轻下重的构造,便于挑签表演时的趁手(趁手:顺手,使得上劲)以及静置靠站时的安稳。
(5)雕刻顺序
皮影的雕刻艺人有口诀曰:刻人面——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刻衣饰花纹——卍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刻盔甲—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刻建筑装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7]
转皮走刀的雕刻技法需要艺人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掌握,首先要学会推皮的手劲功夫,要求艺人的劲道要拿捏到位,只有这样道具和材料在雕刻时才能相得益彰。
华县皮影的造型创意与汉代画像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它吸取了汉代帛画、唐宋壁画的手法与风格,各式人物、兵器、坐骑、山水亭堂、妖魔鬼怪、花草鱼虫、云雾紫霞、烟火烈焰无不栩栩如生,应有尽有。
(三)染色
皮影雕刻好后经推平打光就可上色,上色多用效果好的透明色。颜料需用牛皮胶加温后进行调制,这样配成的颜色附着力强,影人的着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之法,以镂线分色,根据皮影的图案进行平涂分填,多次烘染,染色时颜色不得互串,应保持画面干净。[6]
染色同雕刻一样也需要艺人有娴熟的手法,色彩的搭配、层次、不同颜色的过度等等。所谓一笔分五彩,就是一支笔颜色从深到浅、从有到无,慢慢过渡,里层最深外层渐浅,一幅作品浑然天成,这些都需要制作者细心的体会,精心点染。
1.颜料
颜料大多用矿物或植物燃料加牛皮胶熬制而成,所以在染色时颜料要放在热水或日光灯上使其保持一定的温度,才能着色稳定。一般调制一次颜料就要将整个皮影点染完成,分次染会造成颜色偏差。这个步骤同其它步骤相类似,都是艺人们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在颜料的配置上没有达到定量化。染色完成颜色干透后,用牛皮胶双面上胶,使颜色固定发亮。
2.发汗熨平
皮影染色上胶待完全干透后,需高温定型。熨烫俗称出水,也叫发汗,是制作皮影过程中重要的干燥工序。传统的方法是将土坯放在麦草火上烧烤,待温度达到70度左右取下,将皮影夹在棉布中间放于两块土坯之间,热压熨烫排除水份,使其定型。[5]现在大多用熨斗代替土坯,便捷了很多,温度也比较容易掌握,一个高三十厘米的影人大概两分钟发汗完成。发汗也常被艺人们当作“绝招”来保密。发汗完全依赖火候,火候不到发汗不完全皮影不展挺,色泽发乌,边沿容易卷起,保存时间一长容易发霉、长虫,火候过度则灼焦,恰到好处便是“绝招”。这个“绝招”是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感悟得来的,其“度”有时要凭感觉掌握,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
(四)装订
缀结就是装订成形,是皮影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即:把雕刻好的各个部件加以连结和固定。一个完整的影人从头到脚大概要11个部件,熨烫好的皮影部件用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而成,一般情况下影偶头部和身子的连结是活口的,根据需要可换头。牛皮绳虽然结实但是缀结的影人在表演时不够灵活,现在则采用帐表线来缀结,就避免了这种情况。装订的要点是,各部件连结处的固定点一定要选准,也就是“订缝”要好,这是影响成形的关键技术。最后,在影人颈部加一根主签,两手腕处各加一根活动签,便可以表演了。艺人们有一句口诀:“三点一线选中选,栩栩神采从中显,疏忽若差半分毫,有肉无骨影人残”,皮影静中有动,动中传神的道理便在于此。[6]
制作完成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高约32~33厘米,武将略高,多为侧面单目、少为正面形象,所谓“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张人脸雕尽忠奸贤恶”。
三、结语
华县皮影是陕西皮影东路皮影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华县皮影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雕绘并重的独特工艺而独树一帜,在世界皮影界享有相当高的地位。不但是影戏表演的工具,也成为可以独立欣赏的艺术品。它工艺严谨、刀工精细、线条明畅、 制作精美,有成套的雕刻技法,表现技术巧妙。皮影的制作汇集了美学、力学、色彩、民俗众多的表现形式于一体,它的二维结构造型别具一格。人类文明的灿烂,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重视保护文化艺术遗产,促进文化艺术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是保持世界多元文化形态的重要基础。华县皮影艺术是当今活着的文物史,它折射出古老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是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华县皮影现在已成产业化发展,也是对现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践行,但是产业化的发展能否真正的保护和传承这门传统的手工艺有待探索。
致谢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汪天喜口述资料整理而成,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陈胜莲.“化石,还活着……”——华州皮影戏雕镂与演唱艺术的历史传统[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43.
[2]张琪.碗碗腔沙苑寻踪[J].当代戏剧,2004,(1):36-37.
[3]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9-30.
[4]江玉祥.中国影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华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6]高振强.华县皮影制作技艺申报书文本[Z].华县文体局材料,2010.
[7]韦凯,张星,贾涛.华县皮影雕刻艺术造型研究[J]. 华县皮影雕刻艺术造型研究,2008,(1):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