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对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作用分析
2011-12-08肖雅文
□ 肖雅文
攻击行为是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具有攻击性、不服从性、反社会性、活动性增高和自我中心五个特点。3-6岁学前期间儿童攻击行为出现第一个高峰,但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心理学研究表明,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70%在儿童期就有攻击行为[1]。重视儿童早期攻击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防止和矫正,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学龄前教育中,体育活动占主要地位。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可提高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加快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体育活动与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研究较少,而体育活动又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所以,体育活动对矫正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行为 (Aggressive Behavior)又称侵犯行为,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它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攻击行为划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攻击、直接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直接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攻击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或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直接言语攻击是指攻击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攻击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等;间接攻击又称心理攻击或关系攻击,是指攻击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对受攻击者实施的攻击,如造谣离间、唆使打人、游戏活动排斥等。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因素
1、生理因素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中,遗传约占50%;这是指父母将这类神经活动类型,如情绪易激动、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快等自然特征遗传给孩子,当这些具体的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行为。[1]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行为社会化的关键。不良家庭教育环境是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绝对权威、过度溺爱、缺乏温暖、管教方式不良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的家庭教育模式易造成儿童高攻击性。儿童会因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产生逆反心理,以反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产生攻击性心理。
3、社会环境因素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结果,通过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观察、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社会环境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环境中攻击性榜样的强化。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模仿性强,学校及大众传媒的态度在儿童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
②同伴交往范围的狭窄。被同伴拒绝参与活动会增加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由于受到同伴拒绝,与同伴交往机会受限,控制自身行为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技能得不到锻炼。同时,由于被拒绝的儿童往往认为别人怀有敌意,因此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
4、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人格心理特点、社交技能水平、个体固有经验因素。
首先,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控水平。道德水平越高,儿童越易从他人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越趋近于亲社会方向。儿童对自身意识、情绪的控制能力增强,攻击性行为会明显减少。
其次,儿童的人格心理特点。儿童期是人社会化的初始阶段,喜欢团体活动,但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缺乏必要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冲突,便产生攻击行为。自信者脾气多急躁,促成了其情绪特点和攻击行为模式;自卑者常自尊较低、过敏性、情绪性等人格特点,当这类儿童常以冲动好斗作为自卑的代偿方式,表现出较强攻击性;缺乏安全感造成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安和焦虑,易怒、易冲动和缺乏自我控制力,这些均与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关。
最后,儿童社交技能水平。较多攻击行为儿童大多不被同伴接纳,社交能力、沟通问题解决能力较差,缺乏对社会冲突情境的解决办法。社交技能缺乏儿童易遭他人拒绝,被拒儿童会认为他人怀有敌意,更加频繁使用攻击手段保护自己。
三、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1、提高儿童社交水平,促进交往能力发展
体育活动是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与同伴及师生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并做出回应,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技能,如团体意识、独立精神、分享、协商、谦让等。经过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儿童更乐于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有助于缓解改善集体活动中的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更为主动、积极与大胆,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
2、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和积极的情感,增进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活泼生动的模仿操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进行竞赛活动时,胜不骄,败不馁,学会为别人的成功感到喜悦,对同伴的失败给予鼓励和帮助。体育游戏能发展儿童的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消除孤僻、胆怯行为,培养儿童的自控能力。
3、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期要学习生活常识,理解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这一切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实践。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学会遵守规则,克服困难,通过协商、合作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使儿童的社会化不断成熟。
4、体育活动树立良好的榜样功效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同伴间进行良好行为的相互模仿,对不良情绪进行修正。游戏过程中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以后的行为表现,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发展友谊,促使幼儿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四、体育活动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分析
1、利用体育活动进行适宜的心理宣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攻击性欲望及受挫后愤怒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暴力宣泄,应当通过不伤害他人的方式进行释放才可以有效降低人们的攻击性。因此,儿童通过从事体育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转化不良心理状态,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控制愤怒情绪,进行良好沟通,合理进行心理宣泄,有助于控制并消除儿童攻击行为。
2、利用体育活动的群体和谐性创造非攻击性环境
减少儿童攻击行为,要创造非攻击性环境,以降低人际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尽可能减少儿童攻击行为发生的环境,避免在活动中出现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着重合作教学,教导与他人相处合作的技巧,在非攻击性环境中获得正面合作经验,改变偏见,增加信任感,学习宽恕、包容为儿童提供正向的行为模式。
3、在体育活动情境中让儿童模仿各种楷模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修养,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在体育活动中,创建不同情境,让儿童通过模仿学习好人好事,培养谦让、合作等良好品质。当某个儿童出现谦让、互助、合作等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确立正确的榜样,通过强化形成固定的适应社会的正确行为模式。
4、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进行人格的正确培养
个人道德发展水平低的儿童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客观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宣泄;而道德水平越高,人格特征越优良,越易从他人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提高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人格的正确培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体育活动规则促使儿童运用规则来协调关系,使儿童自我中心的自我意识向社会性的自我意识发展,社会性不断成熟。
5.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保护能力
体育是具有很强自控性和自我约束力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规则的严格制定,使儿童学会用规则和内心警示来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培养孩子对攻击性行为的否定态度,学会对攻击行为的控制和反省,并认识到攻击行为所带来的恶果,从而有效地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并从中获得对于其他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的自我保护能力。
[1]邹海瑞,陈晓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J].心理健康教育,2010,11:45-46.
[2]李成齐.儿童攻击行为的评估与治疗 [J].中国特殊教育,2006, 7: 84-88.
[3]焦永国.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J].西安社会科学,2010, 28 (3): 148-152.
[4]余育娜.合理开展幼儿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J].体育学刊, 2000, 1: 125-126.
[5]杨保健.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