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探讨

2011-12-08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110036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无菌手术室护士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110036) 李 娜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如果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疏于管理就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严格要求各项制度,认真对待护理工作,发觉危险因素是防范的关键。

1 安全隐患

1.1 手术室护士缺乏资质和工作经验 新护士直接上岗,非专业护士配合手术。因为不熟悉而造成纰漏。各种仪器操作不当。

1.2 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 如核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特殊药品器械管理制度、护理文书记录书写制度和规范等。

1.3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无菌观念差 手术室管理人员消毒、灭菌意识淡薄,对执行消毒隔离的敷料、器械以及手术间的消毒记录不完备,没有制定严格、规范的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流程表,会对整个手术室的工作带来极坏的影响。有些护士只重视术中配合,对器械清洗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致使刷洗不彻底,影响灭菌效果。

1.4 手术室护士与服务对象沟通不到位 手术对象在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往往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时甚至导致手术无法进行。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善于运用沟通技巧,有针对性地对受术者实施心理疏导,解答问题不到位,不注意语气和态度,不能使受术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岗前培训和业务学习 对于手术室的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重点是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加强手术室管理人员的无菌操作和对手术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选择有责任心、事业心、吃苦耐劳的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应该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新分配的护士应在老手术室护士的带领下熟悉工作后,才可正式独立工作。

2.2 建立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手术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消毒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书写制度及特殊药品、器械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把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技术服务质量。完整规范地记录和管理护理文件。护理人员要做到手勤、脚勤、眼明手快、技术过硬,对于手术过程中清点器械、麻醉药品和急救药品的使用和交接,输注液体出入量、生命体征的观察等要进行简明、规范、全面的记录。在手术室急救时,常执行口头医嘱,事后要求医生一定要及时补记医嘱,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抢救结束后 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抢救记录是护理人员进行抢救、治疗、实施护理以及病情动态改变的记录,在法律上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而手术的各项记录就是举证的重要依据,只有重视手术记录,操作仔细,才能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维护医生与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2.3 加强手术室消毒管理 基层服务站的手术室管理人员要强化无菌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要充分认识消毒和灭菌技术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应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和工作流程,定期测量消毒液的浓度,严把无菌操作规范。高压灭菌时要严格使用试纸测试,掌握灭菌的效果,并对执行消毒、灭菌的时间做好记录,为各项手术的实施提供安全保证。

2.4 重视服务对象主诉,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并灵活运用 在手术室工作中突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在工作中注意倾听,随时观察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前谈话。术前谈话需注意几点:一是术前谈话一定要在手术签字前进行;二是要注意与服务对象及家属谈话时的语气和态度;三是应将手术风险如实告知家属,并认真解答所有问题。术前谈话只是起到告知的作用,并不意味免责,服务人员在手术中存在过失,均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手术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手术室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正确运用沟通技巧,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以使服务对象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即而对手术充满信心,有安全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诉讼举证倒置作出了明确规定,医务人员要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护理法规,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努力减少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医患纠纷发生。

猜你喜欢

无菌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无菌管道施工要点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疫苗无菌灌装的微生物控制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