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枝条综合利用技术
2011-12-08李华荣刘江红施家和尹久付
李华荣,何 勇,刘江红,施家和,尹久付
(1.双柏县茶桑站,云南 双柏 675100;2.楚雄州茶桑站,云南 楚雄 675000;3.双柏县法裱镇农技中心,云南 双柏 675102;4.双柏县鄂加镇农技中心,云南 双柏 675107)
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物,每年修剪下来的桑枝,除少部分用作薪柴外,其余的均废弃在田间地头,造成很大浪费,并污染了环境。全国桑枝资源相当丰富,利用率较低。2008年全国共有桑园面积84.6万h m2,每年剪伐下来的桑枝条约442万t,如将这些枝条都利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资料报道,桑枝含粗蛋白5.44%,纤维素51.88%,木质素18.18%,半纤维素23.02%,灰分1.57%。其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占75%左右。目前,中国在桑枝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将桑枝开发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供广大科技人员参考。
1 桑枝开发模式
1.1 桑枝栽培食用菌
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及各种多糖且热量低的高级食品,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作用。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由动物蛋白向植物蛋白改变,对食用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力开发桑枝栽培食用菌,可有效节约林业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
生产上桑枝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有段木栽培、袋料栽培和瓶料栽培,其中应用袋料栽培的方法比较普遍。一般采用杂木屑、棉籽壳、稻草及玉米芯等作为培养基。生产流程:原料准备(春、夏伐桑枝或冬季封梢桑枝、木屑)—建造灭菌灶—装袋灭菌—接种—菌袋发菌—搭盖荫棚—转色—挑蕾出菇—出菇管理等技术环节。及时采收桑枝并在通风干燥处阴干,防虫蛀、发霉或用烘干机快速干燥,干燥后的木材经机械加工成3~5c m大小的木屑,再按一定比例配入棉籽壳、麦麸、糖、石膏粉等制成培养基。目前中国桑枝食用菌的种类及工艺如下:
1.1.1 香菇栽培
培养基配方:桑枝木屑39%、青冈栎木屑39%、麦麸20%、生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55%。
生产工艺:试管种→原种→栽培种→接种培养(温度15~18℃,注意通风,菌丝相连)→转色管理(有瘤状物时,粗铁丝打孔供氧,温度20~25℃)→催菇管理(昼夜温差8~12℃刺激形成原基,子实体在10~17℃温度下生长最好,相对湿度85%~90%,每天通风换气)→采菇。
1.1.2 平菇栽培
平菇栽培有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之分。生料栽培的培养基:桑枝木屑50%、棉籽壳20%、麦麸(米糠)10%、蚕粪10%、过磷酸钙1%、石膏粉1%、石灰2%、多菌灵或克霉灵1%。熟料栽培的培养基:桑枝木屑78%、麦麸(米糠) 10%、蚕粪5%、过磷酸钙1%、石膏粉1%,含水量55%~60%。
熟料栽培的生产工艺:在桑园行间开挖宽80~100c m、深20c m的地沟,用1%~2%的石灰水消毒,把配好的培养料铺上,铺1层培养料播1层平菇种,依次播3~4层,然后在上面铺1层培养料,整平压实。紧贴面料盖1层报纸,撒1层稻草,盖上塑料薄膜及草帘。
1.1.3 黑木耳栽培
培养基配方:桑枝木屑85%、麦麸10%、蚕粪3%、石膏粉或碳酸钙1%、糖1%,配好后再加石灰0.5%,含水量50%~55%。
生产工艺:装袋灭菌→接种发菌(温度25℃,相对湿度70%以上,菌丝生长45d左右) →原基形成(温度15~20℃,相对湿度80%~90%,前3d不通风,培养7~10d) →子实体形成(5~7d,温度15~20℃,相对湿度80%~85%,每天通风0.5~1 h,原基开始长出小耳片) →子实体生长(7~10d,温度15~20℃,相对湿度95%~100%,晚上可不盖草帘通风)→黑木耳采收及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色泽较淡、耳根收缩、耳片出现白色孢子粉时即为成熟。采收前停水2d,除早上10:00时至下午15:00时盖帘外,其余时间揭帘,使耳片失水干燥)。
平均每公顷桑园每年可得鲜桑枝20250k g(折成干桑枝6750~7500k g),1k g干桑枝木屑加0.2k g辅料,可生产1.8k g鲜木耳(干木耳0.18k g),每公顷桑园的桑枝可培养约1200k g干木耳,产值在45000元以上。
1.1.4 桑黄菌(鲍氏层孔菌)栽培
把桑枝切成15~20c m的木段,扎成直径16~24 c m的把,用水浸泡后装入17~25c m×40~45c m的高压菌种袋,木段的两头填充一些麦麸和木屑的混合物,这样既有利于发菌,又可以避免木段面的木刺刺破菌种袋。
生产工艺:麦粒原种制备(选取优良麦粒,热水浸泡后高压灭菌,接入优良的桑黄菌种,温度28℃,30~45d) →接种制备菌棒(暗光,温度25℃) →大棚栽培(温度25~30℃,土壤湿度50%~60%,空气湿度90%,棚内透光率10%,注意通气)。
1.1.5 姬菇栽培
培养基配方:桑枝木屑58%、棉籽壳20%、麸皮20%、蔗糖1%、石膏1%。料水比1∶1.4。
生产工艺:接种培养(黑暗,温度20~26℃,30d)→出菇管理(原基分化:相对湿度85%~95%,温度20℃左右,通风,加大昼夜温差,增加散射光光照;子实体生长:适当减少温差,提高温度)。
1.1.6 金针菇栽培
培养基配方:桑枝粉26%、棉籽壳30%、麸皮10%、米糠10%、棉籽饼10%、玉米粉12%、石膏粉2%。
生产工艺:接种发菌(黑暗,温度20℃,相对湿度60%) →催蕾(温度10℃,相对湿度80%~85%)→出菇生长(温度10℃,相对湿度80%~90%)。
1.1.7 灵芝栽培
生产工艺:菌丝生长(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4~26℃,后期室温为22~24℃,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d左右)→移至栽培产地,菌袋埋土→出芝管理(光线400~600l u x,温度25~30℃,空气湿度80%~90%,土壤湿度50%,通风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在0.03%以下)。
1.1.8 白杨树菇栽培
培养基配方:桑枝木屑73%、花生饼5%、麸皮10%、玉米粉10%、轻质碳酸钙2%。
生产工艺:菌种活化→斜面试管(温度25℃,10d) →原种(温度25℃,25d) →栽培(17c m×35c m袋,袋料300g,温度20~25℃,相对湿度60%~70%)。
1.1.9 杏鲍菇栽培
培养基配方1:桑枝木屑50%、棉籽壳20%、麸皮20%、玉米粉5%、菜籽饼粉3%、石膏1%、红糖0.5%、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4%。培养基配方2:桑枝木屑37%、麸皮20%、玉米芯37%、玉米粉5%、石灰1%。按原料总量的1.3~1.5倍加水后搅拌均匀。
生产工艺:菌丝生长的最适p H值6.5~7.5,出菇时最适p H值5.5~6.5。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5%~70%,相对湿度70%左右;催蕾期相对湿度90%~95%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相对湿度85%~90%。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催蕾期生长最适温度为15~18℃。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阳光,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时需要500~1000l u x散射光刺激。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空气,随着菌丝的生长,子实体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此时需加大通风,可以每天早晚各通风1h。一般接种后60~70d可以采收。
1.2 桑枝加工实木地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要求。中国是木地板产销大国,2003年木地板产销量位居全球第1。桑枝地板作为一种环保的重组木地板,目前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并得到市场认可。桑枝木地板室内每升空气内甲醛含量不超过0.5m g,密度达到1.16g/c m2,硬度达到71.1MPa。
生产工艺:桑枝去片破碎→捆扎→脱脂、防虫防霉处理→烘干→浸胶→烘干→养生→压制成型→高温固化定型→模块木料养生→开片→企口→检验→油漆→包装入库。桑枝木地板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浸渍剥离为任一胶层开胶计长度不超过1/3,静曲强度≥24MPa,弹性模量≥4000MPa,含水率为5%~14%,甲醛释放量≤0.5m g/L。
建成一条年产16万m2地板生产线,正常投产后,每年可以利用当地1000h m2左右桑园的桑枝,可为社会节约4000m3的竹木材,相当于200h m2林地10~20年的产出量。按森林每立方米蓄积吸收二氧化碳1.8t计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600 t。每公顷桑园年可产鲜桑枝20250k g,按其水分50%、桑皮10%、干桑枝40%,即可获得收获部分约6750~7500k g,按每千克1.00元计算蚕农每公顷桑园可增收6750~7500元。16万m2地板需要1.2万t新鲜桑枝,即需要1000h m2左右桑园的桑枝条,可以为蚕农增收近1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1.3 优质造纸原料
桑枝可作为生产中、高档箱纸板用浆。桑枝浆可漂性能良好,经漂白后白度可达85%以上,同时具有较高的成纸强度,可滿足中、高档纸用浆的白度要求。为增加蚕农收入,改善造纸原料结构,提高浆、纸质量,桑枝纤维素和灰分含量比木材高,但木质素含量仅为木材含量的1/3左右,且比红麻全杆低。桑枝不但制浆容易,而且消耗的蒸煮化学药品较少,是一种优质的造纸纤维原料。桑枝能生产出高强度纸浆,漂白度高;用桑枝制备的强韧纸浆,经济上和质量上都可与软木浆媲美。桑枝浆不仅具有较高的撕裂度,而且还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收性、耐折度、湿强度以及较高的松厚度,能用来制造胶版纸、胶印书刊纸、有光纸、薄型包装纸、纸袋纸等,与木浆配抄可以代替长纤维浆。桑枝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原料资源丰富,又因其制浆性能与红麻全杆浆相似,合理利用该原料是节约木材纤维、改善造纸纤维原料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4 桑枝药用
在夏初采收桑树嫩枝,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可以药用。选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 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或有叶痕和腋芽,质地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好,切片厚0.2~0.5c m,皮部薄,木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桑枝含鞣质、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等。从桑枝水提取物中可得4个多羟基生物碱及2个氨基酸(γ-氨基丁酸和L-天门冬氨酸)。
药理作用:桑枝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提高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此外,桑枝清热、祛湿、通络,可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尤其对上肢痹痛、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效果较好。本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用本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用。
临床研究:对10例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的患者,除给予相应治疗外,每日加用桑枝30g煎服,与用药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用桑枝颗粒剂(桑枝提取物)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Ⅱ型糖尿病40例,与西药拜糖平比较疗效相同,但对改善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等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拜糖平。
1.5 绿枝扦插培育桑苗
每年夏伐桑枝条上的绿枝可用来培养桑苗,开发绿枝扦插培苗。桑树绿枝扦插在6~9月均可进行,选取健壮挺直、摘过心未采过叶的新梢,从枝梢上截取半木质化的中部或基部10~12c m一段作插穗,顶部一张叶片保留1/3,其余叶片留叶柄全部除去,上剪口在芽的上方0.5~0.7c m处,下切口削成马蹄形或平剪。处理好的插条扎成小捆放入25%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0.5~1h,取出稍晾干后再将插条基部3~6c m段浸泡在100m g/L的A B T生根粉溶液中0.5 h以上。经A B T生根粉处理的插穗,扦插成活率可提高5%~10%。
扦插苗床选择地势平坦、高燥向阳、靠近水源、土质肥沃、结构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做宽100c m、高16~20c m的畦,长度视育苗数量而定,畦沟宽40~50c m,地块中间和四周开沟。畦面整平踏实后喷透水,待苗床稍干,用直径2~3c m的尖头圆棒按行距15c m、株距13c m打孔,孔深10c m左右,孔内注满河沙。将插条垂直插入灌了河沙的扦插孔中,插深6~8c m,地上部露出带叶片的一个芽,叶片尽可能朝向阳方向。扦插后在苗床上搭高40c m的小拱棚,上盖草帘遮阳。
水分管理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扦插后确保棚内相对湿度95%以上,土壤持水量80%左右。夏季温度高,扦插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晴天全天浇水。棚内温度保持在25℃,温度过高不利于插条生根,温度超过35℃时及时揭膜通风降温。为防止插条霉烂,每周需喷25%多菌灵500倍液1次。经过1个月大部分插穗生根后,及时揭膜炼苗,炼苗10d左右去掉草帘转入成苗管理。
1.6 制作桑枝工艺品
开发桑枝工艺品,不仅提高废物利用率,而且可以增加蚕农收入,其可以制作鸡蛋篮、礼品篮、花篮、购物篮、宠物篮、杂物篮、酒坛子篮等。
1.7 桑枝燃料
将春、夏伐和冬季封梢的桑树枝条晒干后储存起来作为农户生活燃料,可以减少森林砍伐,改善环境,提高废物利用。一般每小捆5~10条,长度50c m,每大捆10~15小捆,放置在室内保管,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干燥、防虫蛀和霉变、雨淋,但要尽量提前使用,保管时间不能太长;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硫磺和毒消散进行熏烟杀菌、杀虫,延长保管时间和使用时间,熏烟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火灾。
2 桑枝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各地对桑枝的综合利用多为生活燃料,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研究和开发利用不够,特别是中国发展蚕桑生产的地区大部分是山区或半山区,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燃料资源充裕,桑枝几乎均为废弃物,桑枝利用率不到3%,利用率相当低。
2.2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目前中国桑枝综合开发利用的龙头企业很少,基本上是农户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单一,技术水平低,经营分散,加工能力弱,未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管理落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2.3 缺乏综合利用技术和人才
桑枝综合利用是一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各地均缺乏研究机构等科研部门,缺乏专业技术和人才,技术普及率低,缺乏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开发。
3 加快桑枝综合利用的建议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桑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和循环经济。中国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大力提倡资源节约与废物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开发桑枝资源合理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3.2 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开发力度
发展一个新兴产业离不开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国家应大力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科研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培育科技人才,鼓励、扶持蚕桑主产区开展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提高桑枝综合利用率,提高桑园综合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3.3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中国是一个蚕桑生产大国,桑枝资源相当丰富,各地均缺乏桑枝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龙头企业,只有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才能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变废为宝,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3.4 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桑枝利用率
各地要加强对桑枝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各蚕桑大专院校要开设专业技术课程,培养技术人才;各地要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加大桑枝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推广服务,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国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中国丝绸协会,《中国丝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丝绸年鉴[M].杭州:丝绸杂志社,2008.
[2]黄月清,郑社会,余建妹,等.循环利用蚕桑下脚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J].今日科技,2008(1):42~43.
[3]夏春雨,廖森泰,刘学铭,等.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中国蚕业,2009(4):15~16.
[4]郑社会,余建妹,鲁浙安,等.蚕菌循环利用是蚕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J].食用菌,2008(1):5~6.
[5]段洪云.利用桑枝培育黑木耳的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2006(1):13.
[6]王秋颖,陈邦国,秦绍新,等.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食用菌,2005(5) :32.
[7]杨晓明.桑枝屑栽培姬菇技术[J].食用菌,2004(4):18.
[8]方国平,李德兴,余春江,等.不同基质配方袋栽金针菇对比试验[J].食用菌,2006(增刊):42~43.
[9]毛平生,尹志亮,张贱根,等.桑枝栽培杏鲍菇试验[J].蚕桑通报,2008,39(3) :23.
[10]袁孝芬,刘文海,祁志平.桑木屑栽培杏鲍菇的不同配方试验[J].食用菌,2007(2):26~27.
[11]费建明,占鹏飞,李玉锋,等.桑枝地板加工技术与开发利用前景[J].中国蚕业,2009(4):66.
[12]杨逸文,蔡志伟,沈亚萍,等.开拓创新争先独树一帜发展蚕桑产业[J].蚕桑通报,2008,39(1):52~54.
[13]罗春燕,林超文,涂仕华,等.四川丘陵蚕桑生产区桑园养分管理现状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150~1160.
[14]白兴荣,冉瑞法,董占鹏,等.云南不同地区B m N P V对家蚕致病力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2098~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