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视阈下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开发*

2011-12-07阳媛媛谭克理

体育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保健传统体育

阳媛媛 黄 承 谭克理

(1.长沙学院体育部 长沙 410003;2.中南大学体育教学部 长沙 410083;3.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部 长沙 410208)

休闲视阈下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开发*

阳媛媛1黄 承2谭克理3

(1.长沙学院体育部 长沙 410003;2.中南大学体育教学部 长沙 410083;3.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部 长沙 410208)

休闲是追求身心发展的过程,也是构建文化信仰的过程。传统保健体育所具有的休闲价值与现代人所追求的休闲观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强调身心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和谐,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面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站在现代休闲视角下,对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存价值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开发策略。

休闲;传统保健体育;城市;和谐社会;价值;开发

随着城市社会的迅速发展,休闲已成为城市人现代生活标志。毫无疑问,体育在人们的休闲生活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在越来越多的可供人们休闲生活选择的体育项目中,一些西方竞技、休闲体育项目以强势劲头进入了许多城市人的生活领域中,并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一些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带来了冲击。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下,如何把传统保健体育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城市居民一种主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休闲的现代阐释

1.1 休闲是对身心健康发展的追求

休闲是一种在生产活动以外的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以求得身心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为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休闲,一方面可解除个体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使个体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心灵得到净化。对于个体来说,人的“生活”受用部分离不开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两部分,无论是受教育、发展智力、履行社会职能、进行社交、还是参与体育和智力活动,其基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个体的身心需要。人们寻求休闲生活,首先注重的是对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的追求,希望通过休闲生活达到放松机体、恢复机能、消除紧张、缓解疲劳、净化心灵、陶冶情趣。可以说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她给人们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工具与技术,而在于追求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1]。因此,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的,“休闲耕耘了心灵、精神和个性”。

1.2 休闲是对文化信仰的追求

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说,“休闲有不可分的三部分:首先是放松,……其次是娱乐,提供休闲的转移功能,使我们脱离自己和关注的事情,第三是个人持续发展,使视野开阔,生命更有意义”[2]。放松和娱乐是改善身心的需要,而个人生命的持续发展,生命的意义则是体现了个体对文化的信仰程度。文化信仰树立需要个体从文化自知自信做到自觉。休闲生活中,个体在支配自由时间的时候有条件和机会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至少个体能够短暂地在这一时间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而体验心灵的自由,在经过无数次短暂体验后,个体对享受自由的层次会逐步提升,最终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树立信仰,并自觉地参与自己喜爱的休闲方式以实现自己心灵的真正自由。正如戈比[3]所言,“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休闲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形成文化自信,最终达到自觉参与,使自己的生命富有意义。

2 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的休闲理念

传统保健体育是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身体活动和智力活动,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民族传统体育。具体说来,对传统保健体育文化价值观最具影响的当属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学说。儒家思想讲求“修身”俱德,它与“养生”一脉相通,儒家强调道德为先,“自天子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孔子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孟子讲,“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孟子·尽心上》)。可以见得,儒家修身履行的是一种道德责任,修德重于养体。道家的重要思想在于追求“道法自然”,主张因循自然,顺应物性。道家从人、自然、天体的生命角度来规范人类养生意义,强调人和自然、天体的自然存在和统一发展性,提出了一种套和谐养生健体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道家思想从养生健体方面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其在养生健体中的一些技术与方法,如清净养生、运动养生、形神俱炼及行气导引等对我国传统保健养生体育形成以及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佛家养生注重的是“修道”,即学习教义,遵守规律,打坐静修。它强调精神体验,要求从人的精神角度看待养生,用愉悦、平静的内心体验人生,通过内心的体验去感悟生命存在的至高境界,并通过对这种生命境界的感悟,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圆满无碍、自在丰盈的状态。另外,佛家的炼养理论与功法对传统保健养生体育的肢体练习也具有重要影响,如佛教的易筋经,强调的是肢体运动,摆脱了道教坐式导引的影响,重视身体活动,增强了身体活动的强度。在休闲理念上,它们的一致性就在于追求身体上的放松,心灵上的愉悦,动作上的轻柔、缓慢,内念和外动的配合,这些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人生哲学理念——“和合观”思想。

3 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

3.1 我国城市社区中、老年人身心娱乐的需要

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渴望得到高质量的精神娱乐生活。科技的日新月异,给人们的身体、道德、情感及精神领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使人们表现出身体疲倦,工作无精打采,道德、责任、情感缺乏,精神空虚和萎靡。城市人的工作压力、生活节奏、饮食不规则,使得许多职业人员出现了精神抑郁、狂躁、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

传统保健体育积聚中华文化之精髓,融身体活动与智力活动于一身,能给人们以独特的内外兼修、身心俱炼的整体调节功能。诸如新编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等,就具有“疾病养生”、“仿生养生”、“壮力养生”、“吐纳养生”等功能[4],通过练习,中、老年人可从中得到养生、陶冶性情的需要,工薪、白领阶层群体可从中得到缓解压力、净化心灵、开阔视野、消除亚健康的需要。另外,传统保健体育的“和合观”思想体现了中国的人生哲学,可以说,参与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也就是一次对中国哲学的体验之旅,而哲学思考是有利于人们获得一种身心休闲体验的,这是人类在休闲时代下一种新的寻求和回归,体现了我国特有的民族休闲理念。

3.2 我国城市社会和谐的需要

传统保健体育在促进城市社会稳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传统保健体育在中国传统“和合观”文化孕育下,形成了许多有关保健养生的理论,着重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美好追求,它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生态连续和博大精深的生命观,一定程度上可给城市职业人员精神上、心灵上的启发和参照,可抚平他们内心的躁动,给予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的耐性与韧劲。另一方面,传统保健体育不单单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身体活动,更是一种培养人的高级情感的智力活动,一种能使人们具有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的应对智慧的思维活动,它在净化心灵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它“注重道德修养,企求由人的内心清净达到社会安宁,由个人的修养去化解社会的纷争”[5],这样的思维活动有利于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和谐人际关系的改善上给与一些有益启示,可避免各种不和谐的摩擦、冲突的发生。

3.3 文化全球化下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维护的需要

在现代城市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下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许多城市人的精神世界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腐蚀、异化,他们感到了精神的空虚和意义的缺失,对民族文化信仰无所适从。西方社会学大师丹尼尔·贝尔[6]指出,“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

传统保健体育积淀、绵延的活动方式、身心俱炼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魅力所在。城市中开展传统保健体育,就是希望通过发掘传统保健体育中的这种人文意蕴,以克服现代城市人的文化信仰危机,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达到维护民族文化生态。人们通过长期参与传统保健体育活动,可逐步从对民族文化自知自信达到自觉,使生命价值和民族文化精神“合为一体”,从而使自己自觉从一种更高境界的层次上去改善和维护民族文化生存状态。对于许多长期习练保健养生套路的城市社区人来说,“和合观”思想已成为他们坚定的文化信仰和巨大的精神召唤,也正是有这些城市群体的存在和努力,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社区多元文化存在中不失自己的话语权。

4 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开发策略

4.1 加大传统保健体育的宣传力度,传播科学健身理念和健身功法

传统保健体育由于传统文化的内求特质和内倾性,被一些人“神话”、“玄化”,造成了许多人不了解,认为它是一种伪科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经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关于身体知识成为最普及的知识,“每个人都知道运动之于身体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肥胖和健康的关系。没有哪一种知识比健康知识更加基本、更加广为流传”[7]。面临各种可以作为追求身心健康的被选项,现时代的城市人对于外界宣传的选择和认同已经变得不再盲目,这要求我们在推广和倡导传统保健体育时,要加强它对于身体锻炼的科学价值的宣传,剔除那些被“神话”、“玄化”的腐朽东西,正确解释“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思想,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取糟粕,用科学的“和合”观思想来指导人们习练传统保健体育。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力量,通过他们的宣传,让更多社区居民能够正确认识传统保健体育的功理、功效;还要积极利用电视、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墙报、小册子等媒体来加大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宣传,让广大市民对其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

4.2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社区指导员人文素养和技术水平

当前,很多城市社区的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传播者或组织人都是业余爱好者,本身对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和传统体育项目技术缺乏或掌握不全面,对一些项目的功法、功能、健身原理的掌握都有欠缺,因此,为了让传统保健体育不至于在社区群众中产生不好影响,有必要对这些义务为社区服务的负责人或组织者进行培训,通过他们,使更多的习练者能得到科学的指导,也使今后民间的自发传播能有科学性的指导。相关部门要积极举办培训活动,对民间组织者和社区指导员进行定期培训,并颁发相应等级的证书。目前有些城市体育部门对这方面没有引起足够认识,导致学习渠道不畅,政府缺乏有效监控,导致功法良莠不齐,一些社区的传统体育活动处于盲目、随意、零散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保健体育的推广和传播。我们要积极发挥各地优势,提倡各地体育部门组织培训活动,对各社区的指导员或义务服务者进行培训。

4.3 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交流展示活动

组织群体性交流展示可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既便于居民互相交流,也可进一步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运动的形式和运动的目的而言,传统体育养生的功法与竞技体育运动存在较大的区别和差异,因此,在交流过程中,需要一个合适名称,它既不能类似竞技体育比赛具有浓重的竞技性,同时也不能没有任何的规则而形同随意练习”[8]。交流展示解决了这一问题,其目的不在于“赛”,只是希望通过交流展示这一载体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既弱化了竞技的味道,又彰显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真正主旨。交流展示既可以是技术动作的交流和研磨、理论上的探讨,也可以是练功过程中心得体会的交流,还可以是广大习练者、专家、教授之间的平等对话[9]。交流展示可以形式多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各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应经常组织社区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交流展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市民能互相学习,以提高市民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以及对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进一步喜爱。

4.4 积极创编和推广各种传统保健体育项目

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创编、推广、传播应面向所有人,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传统保健体育在年龄阶层、职业层次上理应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我国传统保健养生的方法很多,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创新。我们可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创编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味道的保健养生术,同时积极推广,使其走进市民的生活,这些年流行的为广大中年妇女喜爱的木兰扇就是一个很好的创编与推广的例子。创编传统保健体育项目,要满足不同习练者的需求,只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为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因为对任何单个文化产品的需求是不可预测的,要创建一个稳定的市场,给受众提供的并非是一种单个的文化物品,而是一份文化清单……,报纸、电视和电视台都是用一揽子节目来吸引尽可能的读者、观众和听众,电影、录音和出版业中的高度集中也是与文化清单相呼应的”[10]。由此,对于传统保健体育而言,我们必须创编更多的套路项目,让不同年龄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群体有更多的选择,这样其在现代城市社会中生存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同时我们要发挥主动性,积极向社区、学校、公司、企业等推广一些新创编的保健体育套路书刊、音像制品,积极组织不同类型的交流展示活动和培训活动,让传统保健体育消费群体变得更广泛。

1 刑哲.让青年走进积蓄生命活力的港湾——浅谈青年休闲生活的开发[J].当代青年研究,1999,(3):35-37

2 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

3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4

4 王震.从导引图与养生功法的流变探研中国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J].体育科学,2005,25(7):49-52

5 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编著.武术文论[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2-69

6 丹尼·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74

7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特里·N·克拉克.传播与社会影响[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8

8 邱丕相.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8

9 虞定海,王林.新编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65-68

10 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7-108

Leisure Time Sports in China under the Traditional Health-care Construction in the City the Value of a H armonious Society and Research

YANG Yuanyuan,et al.
(Dept.of P.E.Changsha College,Changsha,Hunan,410003)

Leisure is the pursui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but also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ultural beliefs.Traditional health sports are a traditional health care values and modern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concept pursue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emphasizing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maintenance of a harmon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which is the harmonious society needs.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our country,standing under the modern leisure perspective,the traditional health sports city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in the survival value a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leisure;traditional health sports;city;harmonious society;value;carried out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08JA840011。

阳媛媛(1973-),女,湖南溆浦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武术文化。

猜你喜欢

保健传统体育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