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所属独立学院为例

2011-12-07

体育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学院考核

东 锋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南通 226007)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所属独立学院为例

东 锋1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南通 22600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从人本的意义上去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整合优化设计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以学生发展需求特点为导向,拓展新型教学内容、优化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结构、构建并完善多途径、多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以下简称“纲要”),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普通高校掀起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热潮,出现多种形式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独立学院作为高校中一分子,虽然有一定特殊性,但是其体育教学思想、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针对独立学院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实践,对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各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总结提出相应改革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独立学院的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南大学太湖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等26所江苏省内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分析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常见形式为基础课+选项课、选项轮转制、俱乐部制、俱乐部+选修课等模式,这也是目前较流行的模式。独立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化教育有所改进,其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显形化,教学评价更加理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各种模式实质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教学内容重“必修”轻“选修”,偏重教师的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依然存在,体育课评价中的被动作用,教学内容的递进与发展等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2.1.1 体育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都沿袭着公办高校较传统的模式开展,拥有一定规模的师资力量与场馆条件[2]。通过调查发现,江苏省独立学院也是以一、二年级开设多项体育必修课程,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部分体育选修课的课程教学模式为主。现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多数与中学重复,跨度不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发现独立学院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体育理论知识传授不够系统。以这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教学,很难实现《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因此,根据独立学院的特殊条件,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教学形式和内容应作为其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点。

2.1.2 课程教学形式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在依靠母体院校发展体育课经验的基础上,大部分能体现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并大胆突破母体院校教学计划框。但多数院校仍未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教师被动参与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机械。从调查结果来看,近50%的独立学院只开设普通体育课这个单一授课形式,体育课教学班人数在38人以上的独立学院为70%,有的院校还把学生跟公办院校学生进行“捆绑”教学。授课形式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高低,教学班人数过多,教学组织难度增加,最终影响课堂质量。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这种结果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认知技能的问题、也有师资条件及场地器材限制等原因。

2.1.3 体育教学考核与评价

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工作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使教学双边达到良好双赢效果[3]。独立学院体育课考核都是通过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进行测验和评价,最后通过成绩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调查结果看,在体育课考核评价中,选择技术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这一方式的学校最多,处在最后的是技术成绩75%,理论成绩5%,平时成绩20%和技术成绩70%,理论成绩10%,平时成绩20%的考核评价内容百分比构成。值得重视的是,评价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是这几个方面兼顾的,以上两点在今后的教学考核评价工作中值得注意。

2.2 独立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分析

调查发现,江苏省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主要是由专任专职教师(独立学院自有体育教师)、外聘教师、兼职教师构成,兼职教师一般依托母体高校体育教师,外聘教师主要以退休返聘体育教师为主。独立院校体育师资队伍从由外聘退休人员为主到已初步形成了固定与兼职并存体系的一支师资队伍。因此独立学院专职体育教师总数相对稳定。然而专职教师与独立学院的关系有的只是一种短期的合同制关系,独立学院对专职教师没有太多的限制,所以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造成独立学院在专职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滞后。独立学院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对师资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2.3 课外体育活动状况分析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新支点,是反映学校体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课外运动竞赛三个方面。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对待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依据《全民健身计划121工程》要求“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很好的实施,仅仅流于形式,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第二课堂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因此,独立院校应该鼓励多成立一些大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俱乐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健美和体育舞蹈俱乐部。

3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发展对策

3.1 “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以人为本”体育理念是独立学院体育改革向深层次探索体育教育内涵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21世纪,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特别是《纲要》颁布与实施以来,出现了多种模式的大学体育教育。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也是更好更快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4]。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怎样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优化、整合,构建出切合时代精神,符合独立学院办学培养理念,符合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和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大学体育领域值得继续研究的论题。

3.2 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授课形式、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模式

要使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条件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心特点,增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健康教育内容(如养护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理论课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传统、单一的考核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应注重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等。构建符合大学体育主体需要和教学内容、形式改革的、合理的和科学的考核办法与评价标准,实现由原来的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化内容评价方式的转变。

3.3 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打破依赖母体高校的模式枷锁,围绕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进行

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与满足,打破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枷锁,寻求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到课程指导方式的改革的理论依据,充分实现独立学院大学体育的价值与功能,同时充分有效的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打破依赖母体高校的模式枷锁,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最高点,围绕独立学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指导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3.4 以人为本,优化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结构,规范专职体育教师聘用机制,构建并完善多途径、多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独立学院虽以母体师资为支撑,但也相应地存在着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调整结构的问题。大多数独立学院仿效母体学校的做法,没有根据自身特殊的管理层构成、师资结构、学生特点等情况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5]。部分独立学院考核方式显得过于单一,考核重心放在系级、院级领导的评价上面,而学生这一真正的主体的评价权重不足。错位的评价方式不但不能够发挥激励作用,而且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考核评价标准,对有效激励教师,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3.5 以大学生发展需求特点为导向,针对独立学院体育教育特殊性,发展完善学生骨干协助管理的机制,健全俱乐部体制

在大学教育阶段,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智能发展趋向成熟、完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个体个性逐渐形成,具有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自我研究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应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可看出,学生虽然在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方面有些欠缺,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在与人交往和沟通等方面都很不错,对体育实践课也很感兴趣,所以在独立学院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发展完善体育社团、协会,健全俱乐部体制,培养大学生体育骨干,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并能够根据学校现有的体育场所,制定健身计划,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有助于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综合目前独立学院的现状,实施何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都不能脱离本校历史和实际,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在当前独立学院快速发展形势下,树立体育大课程观,发展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显然更具有优越性,值得我们体育工作者去进一步思考。

构建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应遵循教育规律,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国外私立大学先进的教学思路,并结合本院校实际,积极改革教学手段,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取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多开设娱乐体育、实用体育、健身体育、自我体育等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优化体育师资结构,营造专业的体育科研队伍,开展学术研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独立学院大学体育向着现代化、科学化方向不断迈进。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2002

2 杨世红等.构建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5):74

3 魏曙光.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模式的基本要素[J].体育学刊,2003(5):21

4 郑庆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08(7):103

5 郭惠杰,江永贞等.独立学院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31

Independ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Independent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belongs as an example

DONG Feng
(Xinlin Colleg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Jiangsu,226007)

By the use of documents,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to study the status of jiangsu provinc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independ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should humanistic.Implication construct reasonable sports course structure,integrated optimization design new sports course teaching mode,the paper on students’development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s the guidance,develop new teaching content,optimizing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P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structure,much way,patter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independent college;sports curriculum;teaching mode;teaching reform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J257:江苏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东 锋(1979-),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学院考核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体育课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