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内涵

2011-12-07杨尚春李胜恒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壮族武术民族

杨尚春 李胜恒

(百色学院体育系,广西百色 533000)

壮族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内涵

杨尚春 李胜恒

(百色学院体育系,广西百色 533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壮族武术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壮族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地域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并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传承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壮族;武术文化;特征;内涵

壮族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流传于广西地区,植根于壮族民众,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丰富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并深深烙印着壮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然而随着外来强势文化的不断渗透与挤压,壮族文化生态、人们生活环境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壮族武术文化的特性逐渐消失。再加上长期以来对壮族武术文化缺乏研究,这势必影响到人们对壮族武术文化的准确把握和认识。为此,笔者从继承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壮族武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内容与分类、技术特点以及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涵进行初步梳理。

1 壮族武术的历史流变

壮族武术在广西源远流长。壮乡地处边陲,壮族人民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不断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长期的狩猎中,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形态,把其揉入武术套路中,逐渐形成了壮族武术的雏形。而各氏族、村寨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的争斗或战争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壮族武术发展的步伐。

秦汉以后,壮族武术不断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一种变成多种,其内容也不断充实提高,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宋朝时期,南下汉人将十,皆贬称壮族武术中的壮拳为“南蛮拳”,著名的壮族义军首领侬智高精熟此拳械,并将它广为传播。

明清时期是我国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此时的广西壮族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多种徒手和器械套路。壮族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将古老朴实的壮拳揉进了北长拳功架,使后来的壮拳兼备大架子,并结合“三人板鞋”等项目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用此方法训练的士兵,在抗倭前线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吸取壮族武术中的技术动作训练军队,可见当时壮族武术在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战争中得到完善与发展。

19世纪三十年代,崇左龙州镇壮拳拳师应越南武术界邀请,组成“少武团”,经镇南关(现友谊关)往凉山、同登、河内表演传艺,把新的壮拳套路传入越南,从而使壮族武术走出国门,在国外得以传播和推广。

2 壮族武术文化的特征

壮族武术文化在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衍变、发展,形成了共同性、地域性、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特征。

2.1 壮族武术文化的地域性

由于受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壮族武术文化有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与北方多平原,地势广阔的地理环境相比,地势多山丘、河流,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壮族武术灵活快捷、拳刚势猛的风格特点。此外,广西与越南接壤,有利于壮族武术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正是这种地理环境和位置上的差别导致了壮族武术文化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2.2 壮族武术文化的民族性

“由文化在一定空间存在即同一社会人群相关的必然中,产生了文化的民族性。”壮族武术是壮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成长于壮文化的土壤中,与民族文化、地域风俗特色相依互存,自然融和了壮族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形态。壮族武术所表现出的刚烈与威猛,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民族特性,而由民族性展现的文化内容则相对稳定,并使文化得以形成自己的性格。所以,壮族武术文化中代表民族生命力的那部分民族性内容形成了民族精神。历史和现实证明,壮族武术作为文化的存在,其民族性是其重要的属性和特征。

2.3 壮族武术文化的多样性

壮族武术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经过数千年发展逐渐演变为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的多样化发展态势。现存的徒手拳术套路有35种,器械套路有14种,对练套路有两种。在共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孕育了壮族武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壮族武术文化正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得以传承,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形成了壮族武术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3 壮族武术文化的内涵

壮族武术文化是在壮族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具有强烈的历史稳定性,同时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民族武术文化的独立性,这就是历史赋予壮族武术的丰富文化内涵。从具体内容上看是指诸如壮族武术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传承方式、审美情趣等。

3.1 保持民族特性是壮族武术文化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种优秀文化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和标识,而且还将成为世界人民所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壮族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人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再加上对壮族武术文化缺少文化认同和必要的保护,导致壮族武术文化正在丧失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并逐渐走向没落。因此,在现代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必须提高人们对壮族武术文化的认同,保持壮族武术文化的民族特性,这是壮族武术文化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3.2 以攻为守是壮族武术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

从技术特点看,壮族武术侧重进攻,将进攻置于首位,极少出现防守动作,视进攻为最好的防守手段,这一特点尤其是在壮族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由此壮族武术中的壮拳也被称为“南蛮拳”,“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勇敢,反映在技术层面就是蛮而不僵,在意识层面则是蛮而不粗,蛮中有谋。壮族武术中强调进攻、以攻为守的特点是受壮民族性格特征影响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壮族人民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壮族人们大无畏的民族气概和成仁取义、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

3.3 壮族武术的传承方式体现了“宗族为本”的观念

壮族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带有显著的宗族色彩。几千年来家族血缘关系始终在社会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宗族中心”的本位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使得宗亲需求替代了人的个性化发展。壮族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类似西方体育项目统一化的根本原因,主要应归属于“宗族中心”和“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思想观念。壮族武术的传授历来就有“外姓者不传”的规矩,而这些最为明显的宗族、宗亲趣同的规矩,导致了壮族武术的传承被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严重制约了壮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3.4 尚德和尚力是壮族武术的审美情趣

武德是壮族武术美的基础。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习武者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处处体现着中国是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美德特性。武德是通过武术展现的,习武者以它作为道德准则,实际是综合了道德标准和精神价值而产生出来的美学观念,也正是由于这种理念使得中华武术能够得以维持。壮族武术也不例外,尽管壮族武术给人以“蛮”的印象,但在练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却注重武德的培养,真正做到争斗而有礼让。

真实与力度是壮族武术美的体现。壮族武术的“真实”体现在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源于真实的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美的形象结合起来,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使其具有较强的技击性。此外,壮族武术还以其形象美诉诸于人的视觉而引起美感,它将人的情感、意念和思想倾注到壮族武术的每一个动作之中,实现力量与美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有劲而不粗野,艺纯而不玄浮,精神饱满而含蓄内向的感觉,从而使壮族武术显得更加富有魅力。

4 结语

壮族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是壮族文化在武术方面的体现。无论是出于保护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不被遗失的目的,还是出于壮族武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必须加强对壮族武术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深入挖掘其独有文化内涵,保持其自身的民族特性,以便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从而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1]刘德琼.壮族传统体育活动特征与发展趋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0(2):64-66.

[2]李旺华,白永正.论传统武术的文化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85-87.

[3]张延庆,蒙华.浅议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J].武术科学,2004,1(1):24-26.

[4]郭玉成.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武术科学,2009,6(3):1-2.

[5]张继生,罗孝志.中国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64-66.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s of Zhuang’s Wushu Culture

Yang Shangchun,Li Shengheng
(P.E.Department Baise University,Baise,533000,Guangxi,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t interviews,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Zhuang’s Wushu culture.The writer considers that Zhuang’s Wushu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and unique form of national tradition Wushu culture;it is a culture systems for it comes from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ality,regional,nationality and diversity;it has the profuse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the values,ways of thinking,transmission methods,esthetic taste etc.

Zhuang Nationality;Wushu culture;characteristic;connotation

G852

A

1672-1365(2011)02-0127-02

2010-08-21;

2010-10-12

杨尚春(1965-),男,广西百色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壮族武术民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Cat’s book》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壮族山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