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痕量检测研究进展

2011-12-02廖桢葳罗明标李建强彭真常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年9期
关键词:芳香烃类化合物食品

廖桢葳,罗明标,李建强,彭真,常阳

(东华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系,江西 抚州 344000)

目前,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疯牛病、二噁英、苏丹红、问题奶粉、毒豆角、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由食品污染所导致的疾病已成为全世界最为广泛关注的安全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上升态势。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由有“世纪之毒”、“隐形杀手”多种恶名的二噁英引起的污染事件大家都耳熟能详,像美国雏鸡浮脚病事件、越战落叶剂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意大利二噁英中毒事件、我国台湾省的二噁英污染事件、比利时肉鸡污染事件及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变脸”被确诊为二噁英中毒所致,全球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暴露在它的污染之下,连加拿大北极地区的生物都受过二噁英污染[1-2]。因此,清楚认识和了解二噁英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1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性质及来源

1.1 性质

二噁英类化合物[3](DLCs)是指那些能与芳香烃受体(Ah-R)结合,并且导致机体产生各种生物化学变化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共平面多氯联苯(简称Co-PCBs)及多溴代二苯并二噁英(PBDDs)[4]。该类物质通常为固体,极难溶于水和酸碱、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和亲脂性物质[5]。他们是目前已知的环境荷尔蒙中毒性最大的一种,毒性因结构不同而有差异,迄今为止发现毒性最强的化合物是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简称2,3,7,8-TCDD),它比氰化钾要毒100倍以上,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判定为一级致癌物[6-8]。

1.2 来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产生及废物焚烧是其主要来源,森林大火和火山爆发为可能的天然来源。二噁英在环境中不容易降解,并具有半挥发性,能够通过大气、沉积物、土壤、食物链传到动物或人类,从而产生“全球蒸馏效应”,也称“蚱蜢跳效应”,被二噁英污染的牧草、谷物或饮水被动物采食后蓄积于动物的脂肪组织里,人吃了受二噁英污染的食品,则对身体有危害,人体摄入的二噁英约90%来自受环境污染的食物,皮肤和呼吸道吸收也是二噁英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固体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伴随着可吸入颗粒进入呼吸道,可经过肺的吸收进入机体[9-11]。

2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2.1 提取方法

食品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验属于超痕量级、多组分和前处理复杂的技术,对特异性、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要求极高,因此成为当今食品分析领域的难点。其分析通常分为样品采集、提取、净化和富集、分离和定量分析5个步骤。常用的提取方法可以分为磺化法、碱解法、层析法、索氏提取法、溶剂提取法等。近年来,常用超声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微波提取法代替索式提取技术,不仅缩短提取时间,而且减少有毒溶剂的使用量[12-13]。

将干燥后的样品旋转蒸发并将旋转液溶于正己烷中,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接着进行净化步骤。萃取和净化流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14]。

提取液的净化大多采用柱色谱法,目前主要采用的色谱柱有复合硅胶柱、碱性氧化铝柱和活性炭柱。柱层析往往采取几根层析柱串联或多种填料填柱的方法[15]。近年来也有用薄层色谱来净化提取物。

2.2 测定方法

1941年Adams等最早报道了二噁英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用于大白兔皮肤检测。他们将2,3,7,8-TCDD涂布于大白兔内耳皮肤,观察它们的炎症反应。1962年Jones和Krizek拓展了该方法[14]。根据检测原理不同,可将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分为化学分析法、生物检测法、免疫学方法、电化学及激光技术等,其中色谱法是主要的化学分析方法。

2.2.1 色谱法

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胶束电动色谱法、质谱法和及其联用技术。色谱学方法是目前国际认可的检测二噁英类化合物分析的标准方法,主要以高分辨气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HRGC/HRMS)联用技术为主。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使用气相色谱测定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分为内标法、外标法和同位素稀释法。与内标法和外标法相比,同位素稀释法具有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特异性强,还可以分离该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等很多优点,能消除内标法和外标法响应不同所带来的误差。但是其样品前处理复杂,样品测试周期长,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检测成本高的缺点。另外,检测的方法必须使用标准物质,但目前还有部分标准物质国内外都没有[16-17]。全球只有少数实验室具备二噁英检测能力,199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二噁英研究实验室。世界上某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检测方法,如表1所示[18-19]。

表1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标准监测方法Table 1 Regulatory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dioxins

2.2.2 生物检测法

生物检测法(BDMs)[20-21]是依据二噁英的毒性作用机制,基于一些关键生物分子(如受体、酶等)识别二噁英类物质的结构特征,或细胞或生物体对二噁英类物质的特殊反应能力。最早建立的生物检测方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荧光定量来检测被二噁英诱导产生的多环芳烃酶活力的增加。2000年美国环保局规定了生物筛选方法;2001年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把该方法应用到食品中的二噁英的检测。2002年7月欧盟将利用细胞和利用试剂盒的生物检测法作为筛选方法。2004年日本国土交通省首次公布了河流及湖泊底泥二噁英检测中采用生物检测技术并于2005年发布二噁英检测的生物分析方法的检测细节。生物学检测方法虽不能检测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各个成分,但它简便、快速、费用低,并且能更准确地反映二噁英类化合物对生物体当前以及潜在的作用。由于生物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和精确度上较传统方法稍低,适合于大量样品的筛选和快速半定量检测。常见的生物分析法如表2所示[22-27]。

表2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生物检测方法Table 2 Bioassay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dioxins

2.2.3 免疫学方法

免疫法[28-30]是从二噁英的致毒机理出发,当二噁英类化合物与细胞接触时,首先会与细胞内的芳香烃受体相结合,然后转移到细胞内。二噁英类化合物在体内和芳香烃受体结合,结合的紧密程度决定其毒性水平。因芳香烃受体是二噁英类化合物发挥毒性作用机制的基础物质,它的被活化程度与该物质毒性一致。用芳香烃受体法测定的是二噁英与芳香烃受体的结合程度,通过芳香烃活化程度的测定来间接的表达二噁英的TEQ。芳香烃受体是TEQ的生物学基础,所以用芳香烃受体法更适用于健康评价。2002年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规定把酶免疫分析法用于土壤中的二噁英测定。常见的方法有EROD细胞培养法、荧光素酶法、EIA酶免疫法、时间分析荧光免疫法(DELFIA)和通讯基因检测法等,DELFIA是目前最先进的免疫方法。免疫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但是抗体难于获得且不能检测所有同系物,还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适合于作现场研究,特别是需要得到快速结果的场合。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了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及免疫学方法的优缺点,如表3所示。

表3 化学法、生物法、免疫法的优缺点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hemical analysis with bioassay and immunoassay

由上表可知,化学分析法、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各自具有优缺点,可互补使用,以满足定量筛选、常规检测和认证分析等各个层次的需要。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检测方法,如仅需定性结果,则采用生物学检测法或免疫分析法。如需准确定量结果,则也可以首先用生物学检测方法或免疫分析法初步检测,对于有二噁英存在的可疑样本再采用化学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灵活运用3种方法可提高工作效率。

2.2.4 其他方法

电化学方法用于研究二噁英的电化学性质也有报道,日本学者用电解的方法电解二噁英实验获得成功。二噁英的主要成份氯经电解后,在溶液中形成氯化物或氯离子,该方法简单,使用电压低、生成物的毒性较弱,如进一步电解,可达到无毒化,因而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日本大阪大学和大阪激光技术综合研究所开发了激光快速测定的仪器来检测二噁英,利用低能量的激光将食品中的二噁英变成气态,然后再利用高能量的激光让二噁英分子带电,最后根据这些分子在测试装置内移动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食品中二噁英的含量[31-33]。

3 结论与展望

随着二噁英的毒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而传统的分析方法在选择性和灵敏度上远不能满足对现代食品质量监测的需要。因此,二噁英的分析方法面临着重大的技术挑战,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化学分析法、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及这些方法的联用技术仍然需要完善与创新。直接实时分析-质谱(DART-MS)技术自2005年发明以来因具有快速、实时、绿色的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技术被快速的应用于药物发现与开发、司法鉴定、材料分析等领域[34-39]。根据需要改进DART-MS技术,可以将该方法运用到食品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

[1]周莉菊,冯家满,赵由才.二噁英的毒性及环境来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11(32):49-51

[2]Sorg O,zennegg M,Schmid P,et al.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poisoning in Victor Yushchenko: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CDD metabolites[J].The Lancet,2009,374(9696):1179-1185

[3]王连生,邹惠仙,韩朔睽.多环芳烃分析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1-5

[4]绳珍,关江,曹先仲,等.二噁英的理化参数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山东化工,2008,37(7):12-14

[5]Takumi Ishida,Eri Naito,Junpei Mutoh.The Plant Flavonid,Quercetin,Reduces Some Forms of Dioxin Toxicity By Mechanism Distinct form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ctivation,Heat-Shock Protein Induction Nd Quenching Oxidative Stress[J].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2005,51(4):410-417

[6]徐旭,严建华,池勇,等.二噁英的理化特性及分析方法[J].能源与环境,2003,21(6):24-27

[7]仲维科,李翔,李淑娟.食品中二噁英的超痕量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4,14(4):13-15

[8]廖涛,熊关权,林若泰,等.食品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污染与分析[J].食品与机械,2008,24(4):153-165

[9]程永友,王迪,王慧文,等.二噁英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6):71-75

[10]Gouin T,Macky D,Jones K C,et a1.Evidence for the“grasshopper”effect and fractionation during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of organic contaminant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4,128(12):139-148

[11]Stanmore B R.The formation of dioxins in combustion systems[J].Combustion and flame,2004,136(3):398-427

[12]刘静,崔兆杰,许宏宇,等.类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双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4):116-122

[13]赵毅,张秉建,贺鹏.二噁英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展望[J].电力环境保护,2008,24(6):44-47

[14]金军等.环境有机化学与毒理-二噁英篇[M].北京: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2006:99-129

[15]佟璐,刘然,肖明乾,等.二噁英及其类似物[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38-39

[16]Srogi K.Levels and congener distributions of PCDDs,PCDFs and dioxin like PCBs in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samples:a review[J].Envirom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08,6:1-28

[17]姜欣.日本对二噁英的研究现状[J].皮革化工,2006,23(4):39-42

[18]Eric J Reiner,Ray E Clement,Allan B Okey,et al.Advances in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and dioxin-like PCBs[J].Analytical and bioanaltical chemistry,2006,386(4):791-806

[19]王承智,石荣,祁国恕,等.二噁英类物质检测分析技术进展[J].环境保护技术,2006,32(2):30-33

[20]王承智,胡筱敏,石荣,等.二噁英类物质的生物检测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135-140

[21]郑明辉,杨柳春,张兵,等.二噁英类化合物分析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2002,21(4):91-93

[22]程永友,杨曙明.食品及饲料中二噁英类物质快速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7,16(13):36-38

[23]孙晞,欧仕益,彭喜春.二噁英类化学物质生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2):218-221

[24]李莹,金一和.二噁英类污染物的CALUX测定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3):168-169

[25]Hidetaka Takigami,Go Suzuki,Shin-ichi Sakai.Application of Bioassays for Detection of Dioxins and Dioxin-like Compounds in Wastes and the Environment[J].Biological respnses to chemical pollutants,2001,27(6):87-94

[26]MichaelS Denison,EvelineFYao.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Transformed Rat Hepatic Cytosolic Ah Receptor with a Dioxin Responsive Transcriptional Enhancer[J].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sics,1991,284(1):158-166

[27]Sun X,Li F,Wang Y J,et al.Development of an exonuclease protection mendiated PCR bioassay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h receptor agonists[J].Toxicological sciences,2004,80(1):49-53

[38]彭洁,高洪.二噁英中毒对AhR基因表达和自由基水平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2):36-41

[29]吴广枫,孙晨星,石英.食品中二噁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7,30(11):23-28

[30]Keiji Komura,Shin-ichi Hayashi,Isao Makino,et al.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dioxin receptor in human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J].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2001,226(2):107-117

[31]袁倬斌,李珺.二噁英类分析研究进展及展望 [J].分析化学,2001,29(10):1222-1227

[32]丁锋.食品中二噁英污染的危害性及其预防措施[J].粮油食品科技,2006,14(3):51-52

[33]马靖,丁蕾,顾学军,等.激光质谱法对氯代烯烃的痕量快速检测研究[J].中国激光,2005,32(9):1202-1206

[34]Chen Huanwen,Zheng Jian,Luo Mingbiao,et al.Surface desorption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direct ambient sample analysis without toxic chemical contamination[J].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2007,42(8):1045-1056

[35]Chris Petucci,Jason Diffendal,David Kaufman,et al.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for Reaction Monitoring in Drug Discovery[J].Analytical Chemistry,2007,79(13):5064-5070

[36]HyeJinKim,Young PyoJang.Direct Analysis of Curcuminin Turmeric by DART-MS[J].Phytochemical analysis,2009,20(5):372-377

[37]Lukas Vaclavik,Tomas Cajka,Vojtech Hrbek,et al.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employing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ion source for olive oil quality and authenticity assessment[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9,645(1/2):56-63.

[38]Block E,Dane AJ,Thomas S,et al.Applications of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mass spectrometry(DART-MS)in Allium chemistry.2-propenesulfenic and 2-propenesulfinic acids,diallyl trisulfane S-oxide,and other reactive sulfur compounds from crushed garlic and other Allium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0,58(8):4617-25

[39]Luo Mingbiao,Hu Bin,Zhang Xie,et al.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Uranyl Species in Natural Water Samples[J].Analytical chemistry,2010,82(1):282-289

猜你喜欢

芳香烃类化合物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系列芳香烃在土壤中洗脱规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食品造假必严惩
一锅法合成苯并噁唑类化合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新型环磷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芳香烃受体的表达及其与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石岩枫中两个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一种酶可改善芳香烃硝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