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艺术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

2011-11-28高澄明黄杭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工学素养艺术

高澄明 黄杭娟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若干意见的精神,全国各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的艺术院校,从2009年以来不断致力于深化综合艺术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原有以实践基地为保障,以剧节目舞台表演为载体,相关设计、技术、管理为支撑的舞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将毕业汇报衍变为表演类专业舞台艺术表演与非表演艺术类专业作品综合展示双主体、职业技能展示与综合素养提升并重的“综合展演季”,覆盖全院表演艺术和非表演艺术两大类专业,构筑“综合实践+综合展演”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理念及目标

依据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我院专业结构、人才培养主要矛盾和办学资源优势,自觉遵循艺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性,我们从平台建设的理念到实践进行了全面探索。

我院的专业架构可以分为表演艺术 (戏剧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群)和非表演艺术(创意设计、艺术工程、文化艺术管理等专业群)两大类。建设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才能有效地促进表演专业的做精做强、非表演专业的做大做特,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之间互不融通;艺术实践项目引领教学的自觉性不足;人文素质培养缺乏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等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作为一所综合性的艺术院校要秉承长期艺术教育积淀的以“求真尚美、精艺修为”概括的精神文化传统;要注重艺术教育重实践、重审美体验、重创造能力的特点;要积极发挥综合艺术资源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又如何继往开来,发展创新,培育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在此背景下,两年来我们积极探索,进一步理清了平台建设的理念:即尊重艺术教育实践特征鲜明的规律,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资源优势,建设覆盖全院的艺术“综合实践 +综合展演”工学结合平台,以综合实践为主线,以实践基地为保障,以艺术作品为载体,使表演艺术类学生参与到“创作—排演—展示—服务”、非表演艺术类学生参与到“创意—制作—展览—服务”的艺术创造、生产实践、服务社会全过程中,将学生艺术技能培养、综合素养塑造、创新精神养成三者有机结合,在全真艺术情境中开展工学结合培养艺术人才。

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平台建设的目标:即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完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努力寻求开放的工学结合新形式;积极拓展综合素养培养的新路径;建立健全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搭建起全院具有完善先进的硬件,两大类专业融合贯通,相关制度健全有效的综合性、共享性、系统性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形成行业特征鲜明、工学结合紧密、多元开放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平台建设的情况与成效

(一)高水平立体化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围绕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以配置一流硬件设施的场馆建设为龙头,建设成为一个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国内外艺术交流为一体的,在全国艺术院校和文化产业领域有影响和竞争力的特色鲜明实践教学基地。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个艺术基础 +六大实训中心 +六个共享场地”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基地架构 (见图1);健全完善了院系两级明晰的基地管理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运行职能部门管理职责;针对频繁的各类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定期召开“四会”,即艺术实践活动计划制订会、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协调会、实践教学工作研讨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会;修订完善了基地建设规划和一系列管理制度,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协调统筹、有序开展,提高艺术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实践基地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生产性,我们对基地建设项目内容和资金进行了统筹,使购置的设备更先进、更符合艺术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有效保障各专业实践教学和艺术生产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学结合路径探索

图1 艺术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框架图

基于“德艺双馨”、“立德树人”的艺术人才培养核心追求和以“演学结合”、“展学结合”的艺术实践为主线贯穿教育教学全程的高职艺术教育理念,以内容形式创新为重点、以人文素养提升为突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职业素养、创造能力与高尚艺德,成为我院平台建设的主要特色。

1.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我们依托综合艺术院校的表演、设计、技术、管理等多学科专业设置和丰富的艺术生产资源,主动将演出、比赛、展览等艺术实践项目导向艺术实践教学,并以艺术实践展示和社会服务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形成工学结合的有效教学组织形态,营造出“创作 (创意)—排演 (制作)—展示—服务”贯穿艺术生产全程的真实职业环境,逐步确立起艺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构校内外实践载体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基地保障体系、院系两级管理体系等实践教学活动要素,从而形成并完善了独具特色的多元、立体、开放式的艺术院校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

2.校内艺术实践形式创新。

一年一度的综合展演季暨各专业毕业汇报,是我院校内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形式。通过展演汇报平台,促使学生综合实践的“学习”与艺术作品生产展示的职业“工作”有机结合,除了强化专业技能之外,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积极延请艺术名家指导,提升展演项目品牌。

在综合实践环节,围绕剧节目和艺术品的生产内容和展示形式,引入专家工作室机制,逐步建立了著名越剧导演杨小青艺术工作室、实验话剧导演林兆华、先锋话剧导演孟京辉工作室和动画专家郑凯军工作室等。通过专家名师定期亲临学院执导教学,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名家风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注入了强劲的催化剂。

(2)构建自主创作展示平台,激发师生创造能力。

为了激发师生的艺术创作激情,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院积极构建为师生自主创作展示的平台,并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执导毕业生艺术作品汇报,并在综合展演季平台上体现。另一方面,学院每年推出教师个人技能展示专场演出或展览,积极拓展教师的顶岗实践平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目标。同时,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鼓励并资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制,创排实验性、探索性的剧 (节)目,涌现出了一大批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小剧场话剧和动漫、多媒体影视作品。教师和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不断迸发的创新思维,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图2 艺术人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3)发挥综合艺术资源优势,拓展艺术实践领域。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师生艺术实践,搭建更加宽阔的覆盖多专业的工学结合平台,今年,我们迈出了从舞台艺术领域扩展到影视艺术领域进行艺术生产的步伐。我们以学院为主,整合校友资源,联合多家企业,出品生产数字电影《妈妈们的青春往事》,是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内容形式上的又一次拓展和深化。该电影的生产,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组成强大的主创团队,带动学生参与电影生产艺术实践,不仅在剧本创作、前期拍摄中,影视表演、音乐制作、舞美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师生参与其中,为师生提供“真枪实弹”全真情境的艺术实践,而且在电影制作后期,影视技术和文化管理专业师生全程参与音视频剪辑制作、后期发行、宣传策划、巡回放映等实践活动,从而有力地推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发展。

3.校外艺术实践形式创新。

这些年学院积极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教育部门、农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合作项目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以推进项目引领教学的改革。学院每年与校外多方联合演出场次在100场以上,各项合作成绩斐然。

(1)主动承接上级指派任务,承担院校社会责任。

承担省委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大型艺术活动项目和参加各级各类展演比赛活动,既是学院作为文化系统单位的指派任务,更是作为艺术教育专业院校应该担当的责任。这些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正是艺术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我们主动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外办等部门每年组织的“新年演出季”、“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国国际动漫节”、“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外事演出项目、暑期“三下乡”赴基层演出,以及各类艺术节展演和外事演出等活动纳入工学结合实践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各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

(2)自觉寻求校企深度合作,探索互赢互惠模式。

学院积极与行业企业进行“互赢互惠”的项目合作,不断拓展工学结合的新方法、新途径。学院各专业系、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演类专业既有订单培养艺术人才的形式,如:“小百花班”,又有以“叩开音乐之门”、“走进艺术殿堂”等形式定期演出的实践项目。并积极与景宁、嘉善等文广新局合作,参与当地的开展非遗项目的活态研究与传承。非表演类艺术专业与各地文化基层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流动数字电影放映等活动。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施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真实的职业情景极大地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

4.德艺并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要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文化艺术人才与服务文化大省建设的办学根本任务,必须将德艺双馨作为文艺人才最重要的职业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贯穿育人全过程。在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道德养成,正是示范院校建设探索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举措之一。

(1)三大举措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技艺人文相融合。

一是构建文化素养培育选修课群,主要通过共享基础选修课和艺术特定选修课来实现;二是开展艺术素养培育系列活动,主要通过综合展演季、大学生文化节、人文素养讲座、诗文诵读等各类比赛,以观摩鉴赏、专题研讨、艺术评论、采访报道、奖项设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开展活动;三是施行职业素养涵育服务活动,综合教学实践生产的艺术作品在服务基层、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通过真实舞台逐步培养学生的高尚艺德,通过演绎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通过整体运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服务大众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

(2)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艺术情怀,德艺并育显成效。

剧 (节)目特定选修课开设是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的新尝试,结合剧目创作,在各类名家来院指导之际,有目的地面向全院开设剧目创作分析和文学背景解读等讲座。如:戏剧系学生创排《红楼人物秀》期间举办系列文学讲座,促使学生在艺术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积累,他们被作品感染、被导演老师严谨的创作态度感染、被彼此的艺术理想感染,进而又深深感染了观众。该剧参加全国校园戏剧节,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一举夺得了最高奖“校园戏剧大奖”。组织观摩评论、成立记者社团是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系列活动中的好方式,学院基础教学部结合课程教学,适时开展综合展演季征文活动,在观摩中提升了艺术鉴赏力,在评论中提高了人文素养,其效果从每年集结成册的优秀评论文章和观摩心得中随处可见。有不少女生在参观了《女红》展览后,举止变得文雅了,并深刻体会到:“如果我们可以发扬女红技艺,发扬女红所蕴涵的精神,那我们能得到什么?是文化和艺术的双重收获。”

(三)管理、激励、长效机制建设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平台空间保障。

学院以艺术实践项目任务为驱动,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将校内外各类演出、比赛及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融入教学计划,导向教学过程,采用“能力层次渐进”、“分类与综合实践相衔接”的方式,即按基本技能、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能力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形成岗位配套、循环有序、工学结合特征鲜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完善实施制度文件,明确部门管理职责。

我院将跨专业综合实践、毕业汇报“综合展演季”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赋予其目标体系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以艺术作品为媒介,以实验艺术团为桥梁,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修订了各专业教学计划,每学年出台《综合展演季暨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总体方案》,全面统筹协调跨专业综合实践、校内综合展演、艺术团服务社会“三阶段”工作。建立了院系两级分层管理的基本制度,约定各管理层次的组织管理职责、功能,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我院连续四年开展以毕业综合实践为基础、校内展演、校外服务,合理衔接、互为贯通的艺术实践活动,从单个实践环节到整体生产过程的组织计划、考核评价、经费管理等方面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3.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创作热情。

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艺术人才的目标,我们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当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阵地。建立了每年一度的教师技能展示制度及学生综合实践评价体系;设立了“双师”教师培养专项资金,在实践演出中逐步建立起了顶岗实习报酬制度,按实践岗位类别制定相应奖励的激励机制和有关规定,构建了有利于“双师素质”提高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大赛、个人展览、专场演出、师生同台公演,支持教师参与实验艺术团的创作、编导、表演等指导或顶岗实践工作。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职业化的应用型艺术人才起到了保障。

4.联手校企长效合作,赢得显著社会效益。

两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学院艺术团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理顺艺术团与实践部、教务处、专业系部的关系。明确学院教学与艺术团及艺术团与院外合作方育人的工作任务与管理职责。成立学院创作中心,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进一步拓展艺术团对外业务与市场,与演出公司、剧场等结成演出市场联盟。每年面向社会参加各类舞台艺术活动100多场次。还成立了研究小组,立项开展《以艺术团为桥梁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平台建设的未来展望

学院在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方面的尝试,对综合艺术院校表演艺术与非表演艺术两大类专业群,在专业定位上更强化了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更加突出实践性、职业性、艺术规律性的要求,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如:(1)人文素养共享基础选修课和剧 (节)目特定选修课的开设还有一定的随意性;(2)在针对不同艺术门类特性以及艺术修养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方式上还缺乏深入研究,还没有形成较为全面的评价考核体系;(3)各门类专业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融合度需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平台建设理念更符合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需求,更凸显资源共享和特色打造,更加关注平台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架构、实践教学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内涵建设的支撑和推进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猜你喜欢

工学素养艺术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