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科学方法·批评体制
——危机中的电影批评之出路

2011-11-25熊立

文艺评论 2011年7期
关键词:批评家标准理论

○熊立

问题意识·科学方法·批评体制
——危机中的电影批评之出路

○熊立

随着新世纪电影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和迅速发展演变的格局,电影批评在整个的电影理论研究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现实情况是,各界对电影批评的质疑、斥责、批判却不绝于耳。总的来看,今天的电影批评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批评家在市场经济大潮挟持中丧失了主体意识,在电影批评活动中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在西方强大的理论话语笼罩下,电影批评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处于“失语”状态;在价值多元化的语境中,批评没有认定的标准,相对主义标准论和标准的媚俗化倾向泛滥;没有稳定的体制支撑,电影批评没有独立的地位,不能坚挺地直面现实。面对当今纷繁、芜杂的电影创作实践,电影批评或是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政治宣传的吹鼓手,在利益和权势中摇摆不定;或是不食人间烟火,只管自说自话,躲进“象牙塔”内成为了“阳春白雪”的东西。当电影批评不能从容面对电影创作的挑战,承担电影批评的应有任务时,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便会立即遭到怀疑,产生危机也就在所难免。面对这样一种批评现状,电影批评亟需通过一个反思的过程以找出问题、摆脱困境和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而要使电影批评从低靡中、困顿中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时之功,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重申问题意识,从电影批评研究的逻辑起点着手;二、倡导科学的方法,探寻、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构建健康的批评体制,给予电影批评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这样才能在加强电影批评自身理论创构的同时辅以体系性的保障,从而有力推动电影批评的良性发展。

一、重申问题意识

在文艺理论中,所谓“问题意识”,“是指理论研究中的一种主动地发现问题、捕捉问题的心理意向,这种心理意向是以这样一种认识为前提的,即认为理论研究是由问题触发的,首先是出现了问题,然后才有了理论研究的必要,理论研究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并以问题为其发展的第一推动力”。①可见,“问题”的出现应该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因为作为一种实践理性行为,电影批评的研究决不是“为批评而批评”,批评研究总是有所指的,这个“所指”就是电影创作和审美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对问题的觉醒(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理论研究不断进展并且获得活力的根源。因此,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必须强调问题意识,对电影批评的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就目前来看,电影批评界萎靡不振、危机四伏,这与电影批评界缺乏问题意识不无关系,因此,强化问题意识是克服危机的重要方法。为此,电影批评的一些核心问题必须提上日程:电影批评家应该在电影批评活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样的作用?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急需建立什么样的批评标准?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电影创作发展的事实,电影批评应该发挥怎样的实践作用?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评家和理论家应该纳入思考范围,有待重新审视和具体解决。

首先,针对批评主体意识的淡薄,我们应该加强批评主体的批评意识。电影批评之所以遭受质疑,作为批评的主体——批评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占据着主体性地位,这决定他应该对自身的重要性、所担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有清醒、自觉的认识。其中,作为职业批评家——专家批评必须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振衰除弊、引导大众的重任。因此,就有必要对传统学院派批评家从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双重意义上自我重建。力求批评家在保持自由独立的批判精神同时,强化“学理批评”,建立批评信誉。摆脱“坐而论道”旧习,将批评的视野经由“专业”扩展至无限广阔的社会人生,把批评家对艺术的知识和热忱传递给广大的观众;在媒体批评日盛一日,成为影响文艺舆论的强大力量后,我们要求媒体批评,应该有鲜明的思想文化立场,严谨、理性的批判精神和真诚的批评态度,使影评贴近观众,建立大众的信任度,从而提升大众消费水平和鉴赏能力;网络批评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广泛性和平民性,同时又有着随意性、芜杂性和草根性,因此,我们在保持其鲜活性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引导,将其努力改造为具有理性能力的“文化公众”,使网络影评朝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总之,我们力求建立一个多视角多层面的电影批评平台,职业不同的批评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占的位置,明确自己批评的职责,相互之间通过对话交流和沟通,共同积极主动投身到当下的时代和文化里去,在电影向建立电影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创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中,起到积极的引导、把关作用。

2、建立批评标准。文艺批评的标准,是文艺批评家适应一定时代、一定阶级或一定文艺发展阶段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体现着某种群体的意志,是人们判断和衡量文艺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低优劣所依据的尺度。②文艺批评标准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最高层次的批评标准或原则应是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的标准,这是属于文艺批评标准中总体的、具有指导性的标准。除此之外,具体针对不同艺术种类,相应有各式各样的批评标准。因此,文艺批评标准应当是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坚持最高标准对文艺批评的宏观指导,又要提倡多样化批评标准的灵活运用。对电影批评而言,真正科学的批评标准应该是以电影本身的特性为参考系,以影片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高低为评判的尺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无疑是符合电影特性的“艺术科学的标准”。它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主张文学是——最终是——人类生活现实(历史)的整体的反映,在此基础上,考察电影作品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的好坏,这是历史观点评价;二是从审美的角度、运用审美的方法来进行把握和分析,考察电影作品本身的成败、得失,这是美学本体评价。从人类历史的无数实践和理论经验中可知,“惟有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所秉持的‘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才全面地涵盖了人类在评价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不能舍弃的艺术本体维度(美学)和历史人文维度(史学)”,③这一具有宏观视野的批评标准因其本身的科学性,同样应该是电影批评标准的主要标准和最高准理。因此,在当下的电影界,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领下,根据电影特性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建构一种有机、稳定、多元、包容、开放的电影评价标准体系是迫在眉睫。

3、加强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

别林斯基认为批评是“运动着的美学”,这就是说批评的本性类似于工具的特性,就存在于文学批评的实践性品格之中,必须在实践之中得以彰显。但就目前的电影批评来看,批评脱离电影创作实践的情况却尤为严重。其根本表现就是批评没有融入当下的电影创作实践中,理论倡导上轰轰烈烈,但在具体批评实践中的运用却显得过于苍白和冷清。批评丧失了所指,日益变成了没有交流的、拒绝沟通的自说自话和悬空舞蹈。新世纪以来,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影产业化步伐的迈进,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问题与国际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众多问题都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加上西方各种思潮、观念不断涌入,特别是后现代思潮的出现,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兴起,对传统电影理论和创作的哲学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高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电影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不断更新。如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引发电影技术革命,也带来电影的定义和本质等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和修订。一方面,社会与电影创作的巨大变化使新的问题不断涌现,但传统的电影批评和理论或者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或者需要作适当的调整,这就要求电影批评必须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影批评应从不断变化的电影创作实践出发,探讨新现象、新问题,总结当代电影发展的经验得失,促进电影创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满足社会对电影发展的需求。电影批评理论既然来源于电影批评与创作的实践,只有建立在电影批评与创作实践基础上的概念、范畴命题、体系才是有用的。同时,电影批评理论又可以被用来指导和服务于电影批评实践和电影创作实践。实践——理论——实践,这才是电影批评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健康轨迹。因此,电影批评再不能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的活动,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进入到电影创作现实,进入到当代大众社会文化实践中,从缤纷多彩的生活实践之流中不断汲取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以丰富批评自身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创作现实和实践的发言,把主流话语的覆盖面拓宽,把主流批评的声音放大,电影批评才能凸显出自身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独特意义、作用、责任与使命。

二、倡导科学的批评方法

如果说问题意识是我们对电影批评研究的逻辑起点,那么方法就是探寻、分析解决问题所必经的恰切路径,缺少了问题的导引和科学方法的观照,就无法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展开对批评的建构。所谓方法,就是工具,就是“运用它的人所操纵的工具”,④也就是说,方法是主体介入客体的一种关系形式,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它一方面受主体目的驱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依据实践对象的特性和运动规律而产生的,因此又要符合客体的客观属性,二者不可偏废。马克思在谈到科学的方法时说:“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引向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真理探讨本身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合乎真理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⑤也就是说,为了力求电影批评成为“合乎真理的探讨”,那么“引向结果的途径”必须是科学的,“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电影批评重新审视中倡导科学的方法。

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我国电影批评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与西方电影理论相比较,“在方法的严密和视角的多样上,中国电影理论是相形见绌的”。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辖制,我们在电影批评方法的使用上,一直存在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庸俗的社会学批评方法一统天下,批评严重僵化、呈现千篇一律的面孔,给电影创作和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思想禁锢的解除,知识疆域的扩展,西方的新观念、新方法一拥而入,批评界“方法热”顿时兴起。但是对于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产生的理论思潮和批评方法共时性的输入,急切地盲目套用,却造成了电影批评的“消化不良”:一方面是新潮理论和方法轮番上场,出现“术语爆炸”、“众声喧哗”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是,电影批评,或是对方法的“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活生生的电影文本和鲜活生动的电影人物变成了种种理论的演绎和验证某种方法的范例;或是面对影片,批评家不去显示其正确的艺术判断力与理论穿透力。而是以闪烁其词的语言,模棱两可的理论,隔靴搔痒的分析“兜圈子”。方法成了其自言自语、“故弄虚玄”显示高深的工具,电影批评陷入了“理论在丰富中匮乏、批评在缺失中泛滥”⑦的怪圈。自然,在这样的批评面前,读者和观众如坠雾里云里,“读不懂”成了普遍呼声。

坚持科学的电影批评方法并非易事!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在具体的关于电影文本或对象的批评实践中,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但只有与对象特性相切合的方法,才是达到认识对象的正确途径。因此,借鉴或运用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能背离研究对象的特殊属性。众所周知,与其他艺术门类比较起来,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同时也是来自海外的舶来品。因此,电影批评借用西方或者其他门类的理论和批评方法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电影艺术的特殊性和排他性。也就是要明白电影既是一种视听艺术,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大众艺术,还是与工业文明紧密相连的艺术门类。因此,电影批评必须有适合其特性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再者,电影批评方法是在电影批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应该是指导大众观赏、推动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建设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任何电影批评方法都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必须在当代电影创作和批评实践中接受检验,决定弃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电影创作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经验。除此之外,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和电影批评方法不断涌进来,在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的批评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新方法与旧方法,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西方现代方法与中国传统方法之间如何取舍,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正确鉴别,批判吸收,积极引导。总之,电影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实体,有多种介入、阐释的方法和途径。这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指导,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立足当代,面向现实,在全球化语境和电影向产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努力建设和发展科学的、完整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电影批评方法论体系。

三、构建健康的批评体制

电影批评的危机,不仅仅是批评自身的问题,而是多种原因综合引发的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现象。原因之一是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进程中,电影批评受到了市场化、物质化和媒体化的重重挤压和撞击,丧失了应有的价值立场和积极的批判精神。另外,批评本身的体制不够健全,不能给予电影批评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这也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有学者认为“当代学术与文化市场在制度、管理、监督、问责、惩处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健全的地方,从而给各种‘酷评者’‘抢滩’市场、‘恶意竞争’,以不道德乃至非法手段掠取‘象征资本’与‘现实收益’提供了大量的可乘之机。”⑧可见,在市场规则对文化领域广泛渗透的今天,没有一定的手段和制度,没有通过这些手段和制度而营造的生态环境,仅仅靠呼吁和强化批评主体的担当道义、匹夫有责的批评精神和积极组建科学的批评标准,其社会效力是有限的。因此,祛障除病的方法应当是从电影批评体制本身入手。

长期以来,中国的电影批评由于缺乏稳定的批评制度支撑,使得其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前,电影批评是政治意志的传声筒、计划经济的扈从者。进入商业时代后,在学术、艺术刊物商业化、功利化,新闻出版体制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多数学术、艺术刊物都没有专门的财政拨款,只能靠收取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完全自负盈亏,当然也就无力支付或较少支付作者稿酬。所以,在当今弊病丛生的出版制度和稿酬制度条件下,批评家要靠刊物付给的稿酬生存,基本上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不难想见,批评家没有了体制依附,只能自谋出路,投靠媒体或者电影厂家获取经济利益,就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了。因此,出现在各大媒体、出版刊物上的电影批评“不管是为了制片系统培养的广告运作性批评,还是服务于媒介的娱乐性批评,它们一概都不针对影片,前者针对市场回收,后者则几乎都是为了报刊杂志的促销或者电视节目的收视率。”⑨很显然,它们都是各自为谋,以获取利益为导向。不仅仅如此,电影批评还要遵从隐在的政治权威的旨意,执行行政下达的指令,“它既要服从行政指令,又必须响应消费市场的召唤,效忠于娱乐资本的权力”,⑩陷入“一仆二主”的格局。自始至终,电影批评无法摆脱自身的依附性,拥有一个完备的体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批评与批评家实际上都没有主体地位,或者是屈从于政治权威,或者要取悦于市场经济,实质上沦为了一个寄生阶层,其身份与地位的尴尬,决定了批评的独立性很难持守。一个良性的电影批评体制建立,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保证批评家的独立性。例如电影市场比较成熟的美国,在主流媒体上就有专门的评论专栏,有相对固定的“职业批评家”。这些“职业批评家”,他们“是依靠评论的权威性来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而不是依赖制作者的‘红包’或者领导的青睐而生存的”,并且他们与媒体、读者之间,保持的是一种健康良性的关系,“媒体因为评论的‘权威性’、‘客观性’、‘大众性’而获得读者,评论者因为媒体的需求而获得社会地位和行业地位,所以,评论者与媒体大致会保持比较固定的关系”。这样既摆脱了政治高压,又符合市场律令,客观、权威的电影批评模式,无疑是能起到取信于观众从而引导消费的作用。事实上,从美国的电影评论“被看作是对电影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可以窥见这种体制的效用。

总之,在市场经济滚滚浪潮中,电影批评想洁身自好,单单通过强化批评家的精神自律、批评自律和道德良知来维护,那只能是一种愿景。根本还在于批评体制和制度的构筑,形成有利于电影批评“他律”的机制,从而形成“他律”的环境。只有在健康良性的批评体制下,相对纯净的批评生态环境中,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批评家摆脱政治、经济的束缚,获得了独立的经济支撑和批评地位,电影批评才有可能朝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激发电影批评自我更生的激情,真正实现新世纪中国电影批评的稳健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政策制度来予以支持,以便于这一问题早日走出理论层面上的探讨而进入实践操作层面。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①王汶成《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出路》,山东社会科学,2008.1。

②宋建林《文艺批评标准刍议》,北京社会科学,1996.1。

③仲呈祥,张金尧《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标准的和谐统一——关于艺术批评标准的若干思考》,文艺研究2008,10。

④比尔·尼柯斯《电影与方法》,转引自《美学译文》(1),4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8。

⑥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57。

⑦龙源网访《文艺研究》主编方宁[EB/OL].http://cn. qikan.com/KanSheNewDisplay.aspx?pid=311。

⑧刘士林《“酷评”:后现代版文坛登龙术》,文汇报。2005.5.13。

⑨沈小风《中国电影批评生态堪忧》,明日报,2010.6.25。

⑩朱大可《独立电影批评的历史缺位》,上海大学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批评家标准理论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坚持理论创新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忠诚的标准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优秀作品的标准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