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问题研究

2011-11-22赵立新

中国经贸 2011年12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赵立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信贷在我国也发展的如火如荼,信贷风险的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个人信贷,然后分析了个人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减小信贷风险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个人信贷;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概述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为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经济流通载体的银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银行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剧烈,要想在这种激烈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对银行的业务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大力发展银行在零售方面业务,尤其是个人信贷的业务,个人信贷业务良好发展将会成为银行增加盈利的一个重要的大的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银行都把业务的重点放在企业的大型贷款上而忽略了个人消费者的贷款,造成个人贷款业务在我国发展缓慢,不但使银行损失很多盈利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影响到了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个人贷款业务在我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当前,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信贷业务竞争激烈,出现了许多个人信贷业务,比如个人住房、汽车消费、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个人信贷业务。国家加大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以及农村消费等金融消费领域的投资,使各商业的个人信贷业务得到了大力发展。

二、个人信贷风险产生原因

1.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结构与框架不合理

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风险控制的最高机构一般是总行的信贷审查委员会,其次是分行的信贷审批部门,最后才到各分支行零售业务部。授权审批是根据风险的等级由高到低,逐及向下授权的。这种授权方法与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是不协调的,严重阻碍了信贷业务的发展,也不能适应个人资产规模扩张的需求。

2.缺乏优秀的风险研究团队以及创新性的信贷产品

目前在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专业化的风险研究人员以及团队,银行对个人资产业务方面的分析仅采用简单的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以及损失)上,基本上对不良监测不进行定期的发布与公告。没有建立专门的个人业务发展数据资料库,也没能对行业的风险发展趋势与规律进行分析与估计。在信贷产品的创新上缺乏动力。在我国,现阶段信贷产品主要有住房、汽车、个人消费、教育等方面的产品。但由于涉及到风险的问题,真正能展开做大的也只有住房贷款,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盈利面比较狭窄。

3.借款人的还债能力以及信用等因素

借贷人在取得信贷之后,其偿还借贷款的途径是包括借贷人的收入和其他途径能获得的资金。一旦借贷者的收入下降或者无收入时,其的还债能力将会下降甚至是没有。在今日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借贷者获得资金的途径及渠道越来越多,借贷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某些借贷人过度负债或者无偿还债务的能力,都会造成贷款的拖欠,给银行借贷带来风险。

4.社会信用的环境差,信用程度低,相关的法律不是很健全

社会的风气是影响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都有跟风的心理,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在整个社会信用很差的这个大环境下,借贷人的信用观念会变得淡薄,主动偿还借贷款的意识会下降。

三、防范个人信贷风险的对策

1.加强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

在贷款审批阶段,各业务岗位机构应当明确,程序应当规范,形成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共同运行的机制。在对借贷人信息进行调查的阶段,应当保证借贷人的资料的真实性、齐全性。在借贷成功后,应当定期的进行信息的跟踪反馈,做好信贷风险的预警。在管理方面,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贷款在各阶段的调查、审核、审批与考核。一旦发生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找出责任人,追究其责任,用此来提高业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从内部降低信贷风险。

2.加强对信贷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发新的信贷产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改革,各个商业银行都经过了机构改革与人员分流,这就造成了一大部分优秀信贷人员的流失以及工作岗位的变动,这种现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信贷业务对业务人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信贷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银行的规章制度培训,以组成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以促进信贷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新的形势之下,结合新的特点开发出新的信贷产品,比如农业消费信贷等等,用以扩展银行信贷盈利面。

3.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和信息交换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是银行控制个人信贷风险的前提保障。目前的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以内部信用卡和储蓄账户个人资料信息为基础的客户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其可以使银行内各业务部门提取和使用客户资源。各银行之间信息库资源互通有利于防止信用度低的客户换行贷款,减小借贷风险。

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我们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品质更是得高高举起。由于市场化的进程起步比较晚,很多法律法规都处于建立与完善之中。法律规范如果跟不上信贷业务的发展时,会使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骗取银行贷款和逃避银行债务造成国家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法律应尽快制定與完善,加大对失信者得迫责与处罚,提高借贷人的失信成本,遏制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