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题多练助求异 有效教学促创新

2011-11-22黄胜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乙车两辆车甲车

黄胜

行程问题历来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往往对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把握不准,题目内容只要稍加变化,部分学生就不知所措。而复习课一旦落入新授课的俗套,又势必会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厌倦。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问题:AB两地相距5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生1:我是这样算的,500-(50+40)×4=100(千米)。甲乙两车每小时共行60+40=100(千米),距离就缩短了100千米;行了4小时距离就缩短了400千米,所以4小时后两车相距100千米。[师板书:500-(60+40)×4=100(千米)](一部分学生表示同意,而另一部分学生提出了新的观点)

生2:我觉得他讲得不完整,我想帮他补充。如果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那4小时后就相距100千米。(教师在刚才的式子前面板书:相对而行)但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出发,不是相对而行,而是相背而行,那么两车会越走越远,每走1小时,它们就会相距(60+40)=100(千米),4小时就会相距400千米,再加上它们本来的距离500千米,它们就相距900千米,列式是(60+40)×4+500=900。[师板书:相背而行(60+40)×4+500=900(千米)]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生3:这两种方法,列的式子不相同,算得的结果也不同,可在这一道题中为什么都正确?(问题刚提出,就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是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题目,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的。(过了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了手,生3也在其中,手举得特别高,师示意让他回答)

生3:我刚才仔细读了题目,发现题中只告诉我们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但没有告诉我们两辆车的行驶方向,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列式和结果。

生4:由于题中没有明确甲乙两车的行驶方向,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和答案。

生5:我认为两车还可以同向而行,只是我还没想到怎样列式计算。(师板书:同向而行)

生6:受到刚才的启发,我认为两辆车同向而行也应该分两种情况考虑,因为这两辆车的速度不同。一种是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同向而行,由于甲车比乙车的速度快,所以两辆车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另一种情况是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同向而行,由于甲车速度快,所以距离会越来越近。(学生们都鼓起掌来)

师:好!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把这两种情况也计算一下。

……

二、教学反思

1.设计开放性练习,启迪求异思维,有效激发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数学开放题的练习有助于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再创造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被真正掌握和灵活应用。同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激情与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涵盖了小学阶段行程问题的诸多典型问题,如相遇问题、相离问题、追及问题等。“一题多练”不但帮助学生复习了这些行程问题的基本特征和解题方法,还沟通了这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对这类应用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另外,由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2.发扬教学民主,鼓励质疑问难,有效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避免课堂成为“一言堂”,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说、多问,敢于质疑问难。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解决,从而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探索创新。在学生提出“列的式子不相同,算得的结果也不同,可在这一道题中为什么都正确”这一疑问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因为这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提出的很有价值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是对本课前面所学的总结,又是后继学习的基础。我因势利导:“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题目,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的。”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果然自己找出了答案,又想出了多种情况,并作出了精彩的回答,令人叫绝,从中可看出学生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创新的思维在发展。

(责编杜华)

猜你喜欢

乙车两辆车甲车
画图助解题
求甲车的速度
谁上了车
图说车事
巧思妙算
脑力对对碰
理解中点巧求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