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1-11-22朱红英虞启梅
朱红英 虞启梅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活动,探索并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你们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三角形?(生举例并交流,师揭示课题)
二、预习反馈
1.创造三角形。
师:你能用准备的材料创造一个三角形吗?(学生运用手中的材料创造三角形并交流)
师:同学们通过摆、围、折、画等不同手段创造出这么多三角形,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但都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生交流并完成书23页第1题)
2.深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师: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生交流后辨认出示的图形是否为三角形)
【反思: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三角形一点都不陌生。因此,利用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预习反馈,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独立创造三角形,随即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这样就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简约地处理了例1的教学,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精讲探究
1.自主操作,选择探究方向。
师:课前同学们准备了四根小棒,你能从中任选三根摆一摆,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吗?(学生操作后集体反馈,师分类板书)
师:想一想,从4根小棒中选3根有几种选法?你是怎么想的?那么这4种选法中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猜一猜跟什么有关?你们想探究哪一种?(学生交流)
【反思:引发认知冲突是发展数学思考,优化认知结构的重要策略。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小棒,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引起认知矛盾,在操作中通过观察产生合理的猜想:能否围成三角形可能跟小棒的长度有关。其次,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从4根小棒中选出3根有几种选法,你是怎么想的”。最后,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方向“你们想探究哪一种”,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探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选择10厘米、5厘米、4厘米这一组数据来探究。(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一下,有什么办法能使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交流)
师:把绿、蓝小棒变长,那么长到什么程度呢?(师继续演示,例如将这组数据中的5厘米小棒慢慢变长,学生依次判断,直到变为14厘米)现在行吗?为什么?小棒的长度跟谁比的?(生交流: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请你把刚才的操作题分别写一写,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尝试后观察比较,初步得出结论)
【反思:课堂中学生悟出探究的关键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思考:5厘米变长到底长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越长越好?在逐步演示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变长也是有范围的,从而在直观操作中自主发现两边之和要与第三边比,不能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接着又直观过渡到抽象,引导学生对例2的4组数据运用刚才的发现分别写出三个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在观察、比较中初步得出结论。】
3.优化判断方法。
师: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三个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那么给你一组数据,你能很快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一定能围成?
【反思:“为什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最简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己不断补充,并将以前学过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与今天的知识结合起来,完善学生对结论的理解和优化,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练习展评
1.练习24页第2题。
(出示题目,学生用优化的方法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从6厘米、8厘米、12厘米、15厘米的小棒中选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最多能围几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①写好每组3个数据,②判断每组数据能否围成)
3.思考: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8厘米,另外一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你能写出所有可能的长度吗?这些长度的范围与这两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联系?
【反思: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既充分关注学生对新知的巩固与深化,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在练习中再次提升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思考题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阵地。】
五、反思拓展
师:三角形看似普通,但是它却藏着许多小秘密。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