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镇艺术节 的公益性与产业性

2011-11-21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公益性水乡音乐节

小镇艺术节 的公益性与产业性

渐渐地,上海朱家角水乡音乐节做出了名气,整出了名堂,令人刮目相看。这个以水乡为背景的音乐嘉年华,将传统民俗和现代狂欢熔于一炉;再有谭盾的《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加盟,“古建筑”加“水音乐”,高潮迭起,无疑是一道美轮美奂的视听大餐。这样的“小镇艺术节”,已经具有国际水准。

这个日臻完善的小镇艺术节,意义重大。小镇不等于小格局,欧洲艺术节向来就有青睐小城镇的传统,由于小镇富有特色,与大都市形成鲜明反差,往往更能吸引人气。不止于艺术节,有些国际首脑聚首的重要会议,欧洲国家的主办方也往往安排在小镇。小镇不小,其内涵的挖掘和外延的伸展需要大思路大手笔。在中国语境下,当小镇面临同质化开发的现实处境时,朱家角能够趟出一条有别于其他水乡小镇的迷人甬道,值得称道。

如何让“小镇艺术节”成为可持续的文化符号,要点在于做好“公益性”与“产业性”的平衡文章。所谓公益性,就是这场文化盛宴具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渴求的功能,而且立意高远、诉求健康,以谭盾的“水乐堂”而言,它融合了环保的理念、水乡的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样的视觉音乐空间,对于提升审美感受、陶冶美好情操,具有良性促进作用。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人力物力财力鼎立支持,当视为题中之义。从“开店引客”到“办节吸客”,提高了文化层面,彰显了节日的公益性。

然而公益性往往容易和“政府投入”简单划等号,于是其可持续发展就会遇到难题。如何将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活动产业化,这是一道极有价值的课题,也是绕不过去的命题。在这里,我们由衷赞美朱家角水乡音乐节的发起者之一、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的理事长张熹,这位来自西安的小伙子,凭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这个小镇的独特眼光,自筹资金,冲着“为朱家角以及上海民众打造每年一次的‘上海世界音乐节’品牌节目”的理想,把这个节日渐渐做大,做得艺术家动心,政府部门动容,广大游客动情,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上海应该感谢这位新移民,感谢他对上海水乡的赤诚之心。当然感谢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予切实的帮助。当名气和名堂做大之后,锦上添花是容易的,而“做大”过程中的雪中送炭才更有价值。我们不但需要理论上“国有和民间一视同仁”的“认识”,更需要制度上“一视同仁”的保障乃至适度倾斜。毋庸讳言,在一些领导的潜意识里,对民间组织的“非正宗”定位,往往容易导致支持力度的削弱,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但愿在“朱家角水乡音乐节”的命题上,能够给予切实支助的各级部门,高屋建瓴,协同给力,做出一篇“公益与产业和谐共舞”的出色文章。

水乐堂和水乡音乐节的出现,改变了古镇的夜景,重新定义了集会场所,从文化高度探索出了一条提升古镇文化品位的思路,也让古镇的规划者们看清了一门全新的产业模式的可行性。审视“小镇文化”的这一样板,我们从中看到文化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如何和谐共生、互为促进,从中看到“社会的发育”如何形成,从中看到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巨大空间。在此引用蒯大申研究员的论断——“朱家角水乡艺术节这个案例的意义是使人们看到,民间蕴藏着文化建设的充沛活力和宝贵积极性。关键在于,我们的各级政府有没有制订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政策,有没有营造有利于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使我们的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事业。”诚哉斯言!此言与十七大所要求的“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谋而合。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公益性水乡音乐节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音乐节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新水乡歌
巴西 音乐节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