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估研究
——以桑植民歌为例
2011-11-20彭小舟
彭小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2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估研究
——以桑植民歌为例
彭小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205)
文章在前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体系构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模型,并针对专家、居民和游客对桑植旅游开发潜力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应用,为桑植民歌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参考。
桑植民歌;旅游开发潜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而作为脆弱稀缺的文化资产更需要加强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潜力,即应不应该开发、开发程度和开发顺序等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方面已经做过一些基础研究:通过头脑风暴法和文献综述法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的理想指标体系,再通过多次专家的打分和意见反复修改和调整指标,结合数量分析方法,减少专家问卷的主观性,再根据修改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分析和因子归类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本文拟采用一种更有效的评估模型,将前期的研究应用于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的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估。一方面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为桑植民歌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模型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产,它的旅游开发潜力不仅需要对市场吸引力进行评估,还需要对遗产能够应付旅游者的能力及其承载力做出评估。本模型主要以市场吸引力和承载力两个基本尺度来评价其旅游开发潜力,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吸引力,游客不一定来参观,如果不对遗产进行恰当的管理和保护,旅游者可能会损害遗产。本文的前期研究是在 Bob Mckercher 对香港文化遗产评价研究[1]和康俊香对西安 19个景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基础上,拟定了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的理想指标体系,根据专家问卷的打分和意见反复调整,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市场吸引力和承载力的 29个因子及其权重[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吸引力和承载力评价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分值越高,表示市场吸引力越大或者承载能力越强。
图1 市场吸引力—承载力矩阵模型
市场吸引力—承载力矩阵模型是以市场需求为横坐标,承载力为纵坐标,组合形成的二维空间矩阵(如图1所示)。根据遗产在矩阵中的位置,将其分为四种类型。Al,A2代表了具有高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适宜大型旅游活动;Bl,B2代表了具有中高市场需求和低承载能力的类型,旅游者很有兴趣访问这些遗产,但是由于遗产自身的脆弱性,面对高强度旅游,它的承载力有限,因此,此类型遗产的管理应确保游览不损坏遗产的文化价值;Cl,C2代表了具有中高承载能力和中等市场需求的类型,此类型遗产应采取恰当的途径开发遗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应注意遗产保护和对游客的管理;Dl,D2,D3代表了低市场需求的遗产类型,即这类遗产目前不应该进行旅游开发。
二、旅游开发潜力评估的应用——以桑植民歌为例
桑植古称充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东与石门、慈利两县搭界,南界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西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毗邻,北和湖北省宣恩、鹤峰县相连,是贺龙元帅的故乡。历属西楚荆州,素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4]。的确,从桑植民歌的歌词内容可以考证桑植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居民历史生存状态。节奏鲜明庄重的土家族《摆手歌》,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生动的文明史诗。曲调肃穆深沉的梯玛歌长达万行,反映土家渊源、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生老病死,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文化史诗[5]。目前,张家界市旅游管理者已经开始认识到桑植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做到让游客所到之处不仅有美妙的音乐伴随,更有多彩的文化展现。老院子、秀华山馆、大庸府城、袁家界、梦幻张家界、魅力湘西、张家界大剧院等演艺场所,将桑植民歌的表演搬上舞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梯玛神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同时还通过举办山歌节、桑植民歌节等大型文艺活动推广桑植民歌。桑植民歌作为一种文化资产需要保护,作为旅游资源需要开发,本文根据前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探讨桑植民歌的评估模型和评估应用,为桑植民歌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参考。
本文对桑植民歌的打分,采用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对桑植民歌的本体价值方面,作者主要通过向专家发放有关桑植民歌资料和播放桑植民歌有关录影带的方法搜集数据,发放问卷共100份,回收92份。在桑植民歌的旅游开发、承载力及其它方面采用游客、居民问卷相结合的方法。从而确定桑植民歌旅游开发潜力的最终得分。居民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98份,回收率93%,有效问卷84%。游客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41份,回收率80%,其中有效问卷62%。
表1 桑植民歌旅游开发潜力各指标的得分情况
8高参观率对当地社区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0.120 3.11 0.3732消极影响9遗产的艺术独特性 0.117 4.14 0.4844 10历史价值 0.174 3.80 0.6612 11文学价值 0.174 3.72 0.6473 12教育价值 0.174 4.00 0.6960 13听觉艺术价值 0.178 3.85 0.6853 14视觉艺术价值 0.178 3.71 0.6604 15想象艺术价值 0.178 3.74 0.6657 16规模丰度和活动频度 0.153 3.29 0.5033 17游客可以感受到遗产0.137 3.20 0.4384全貌的程度18政府是否有恰当的管0.134 3.77 0.5051理规划或政策19遗产的知名度 0.100 3.22 0.3220 20遗产的保存完好程度 0.110 3.38 0.3718 21传承内容的变异程度 0.115 2.73 0.3140 22是本区其他旅游产品0.145 3.24 0.4698的补充23遗产能否提供文化体0.124 3.63 0.4501验24周围环境与之协调程0.119 3.88 0.4617度25从市中心到该遗产的0.150 3.48 0.5220交通状况26与旅游相配套的设施0.140 3.54 0.4956状况27遗产有相应的物质载0.117 3.17 0.3709体或空间载体28遗产的适游期长度 0.108 3.63 0.3920 29遗产的研究状况 0.265 3.41 0.9037 30传承者的存续状况 0.276 3.52 0.9715 31遗产的记录和储存 0.265 3.42 0.9063 32游客保护和尊重遗产0.260 4.16 1.0712的意识33居民的保护意识 0.194 3.30 0.6402
根据前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如图表1),市场吸引力和承载力是影响桑植民歌旅游开发潜力的两大因素。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市场吸引力包括利益相关者因素和旅游产品开发因素,承载力包括遗产价值因素和承载能力相关因素。四个因素的权重我们用W1,W2,W3,W4来表示,并且权重得分分别为0.359、0. 273、0.231、0.137。
其中S1代表市场吸引力的得分,S2代表承载力的得分;F1代表因子1的指标打分之和,F2代表因子2的指标打分之和,F3代表因子3的指标打分之和;F4代表因子4的指标打分之和[3]。结合专家、居民和游客对桑植民歌的调查问卷以及以上算式可以推导出,市场吸引力的得分为:3.08,承载力的得分为:1.35。
本文采用市场吸引力—承载力矩阵模型对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如果指标每一项的得分都为最高得分5分,那么,市场吸引力的最小可能值为0,最大可能值为3.42,承载力的最小可能值为0,最大可能值为2.22。分值越高,说明市场需求越大或承载力越强。文章将最小可能值到最大可能值之间分为等分低、中、高三个区间,即市场吸引力低需求L1=0-1.14、中等需求M1=1.15-2.28、高需求H1=2.28-3.42;低承载力 L2=0-0.74、中等承载力 M2=0.75-1.48、高等承载力H2=1.49-2.22。
为了更好的理解桑植民歌的旅游潜能,根据它的市场吸引力和承载力分值做Excel散点图,如图2所示:
图2 桑植民歌的市场吸引力—承载力矩阵
从图2可以看出,桑植民歌分布在矩阵中的A2的位置,在此区域表示该遗产具有高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旅游可以发挥主导作用,适合作为近期旅游开发的对象。管理者需要深度挖掘遗产价值,唤起居民和游客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找准适合旅游开发的物质载体和空间载体综合开发。
桑植民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文化资产,也是一种旅游资源。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开发的程度应该多大,应该先开发哪些遗产,这些都是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桑植民歌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估方法,并根据此方法对桑植民歌进行了评估。此方法也同样适合面临相同问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即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针对专家、游客和居民的调查研究,结合市场吸引力—承载力矩阵模型进行评估,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模型中所处的位置,确定该资源是否适合旅游开发,开发程度应该多大,从而为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一些指导。实际应用中发现,该方法能帮助管理者发现桑植民歌在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有待以后进一步探讨,在此只强调该评估方法的意义,不做深入。
[1] Bob Mckercher, Hilary du Cros(朱路平译).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00-203.
[2]康俊香.供需视角下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安城区19个景点为例[D]. 西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尹华光,彭小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101-107.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101.
[5]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社,2008:32-36.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Exploitation Potential Evaluation —Take Sangzhi Folk Songs for Example
PENG Xiao-zhou
(Econom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China)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sessment system abo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angZhi folk songs'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by experts, residents and visitors to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SangZhi folklore and other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s to promote tourism protective development.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Sangzhi Folk songs; Tourism exploitation potent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590.3
A
1673-2219(2011)08-0133-03
2011-5-10
国家社科基金“休闲型旅游发展研究”,(07XMZ038);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研究”(湘财教[2009]70号)。
彭小舟(1985-),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学。
(责任编校: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