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人文 再赴民间
——从三峡题材看中国当代纪实摄影

2011-11-20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纪实三峡人文精神

陈 文

(三峡人文艺术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000)

重拾人文 再赴民间
——从三峡题材看中国当代纪实摄影

陈 文

(三峡人文艺术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000)

中国纪实摄影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一段繁荣时期,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呈现出了系列新现象、新趋势、新问题。本文结合三峡主题纪实摄影实践,思考辩析束缚中国当代纪实摄影之症结,从人文精神与民间视角着手,探讨新时期的中国纪实摄影的突破方略。

三峡;纪实摄影;人文精神;民间视角

一、序 言

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四月影会”群体等拍摄天安门事件为主的初期发展,80年代经过理论工作者的译介初步形成了相关理论,在90年代涌现出一批知名的纪实摄影作品与摄影家,形成了第一次繁荣。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实践延续着,并出现了一批新生力量。其间,全国范围内曾经举办过两次大规模的纪实摄影活动:一是2003年由广东美术馆等单位主办、胡武功等策展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览,展出250名摄影师的600多幅重点作品,从不同的个人视角记录了不同时期中国民众的生存状态,再现了50多年来中国社会生活朝向人性化与个性化嬗变的进程,被誉为“老百姓的图像史记”;[1]一是2009年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等单位主办、刘树勇担任总策展人的《中国纪实摄影大展1949—2009》,囊括了自1949年到2009年60年间中国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家、最有代表性的纪实摄影专题作品约2 000幅,包括王文澜的《自行车王国》、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曾璜的《艺术家的生活》、胡武功的《麦客》、陈锦的《茶铺》等,一共约40位摄影家、50组纪实摄影专题,代表了新中国60年以来纪实摄影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整体风貌。[2]

然而,当我们回顾新世纪的头十年里中国纪实摄影发展的最新状况的时候,也不难发现许多症状与疑惑:曾经在中国纪实摄影实践中做出重大成绩的资深摄影家们,在新的历史阶段推陈出新的力作并不多见;年青的纪实摄影师在选题、切入以及摄影专题的完成度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中国纪实摄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主观倾向,其间夹杂着不少沙龙化的作品,有人称其为“新纪实”,但是仔细琢磨,不少作品恰恰是“伪纪实”……当观念摄影、当代影像艺术作品的潮水趁着各类摄影大展、摄影节的契机汹涌卷来,当摄影拍卖交易烽烟四起、摄影商业化的包围圈越来越紧密的当下,纪实摄影的阵地究竟该如何坚守?

二、人文精神之回归

从20世纪90年代始,我们先后欣喜地看到了希望工程、乡村天主教、精神病人、贫困母亲、农民工、市井、西藏四季等一系列有着强烈人文关怀的纪实摄影作品,透过这些或彩色或黑白的银盐影像,分明有一种人类亘古未变的心灵颤动与情感欲望是如此深沉地打动了我们——这就是人文精神!(如图1、图2)当代中国许多纪实摄影师普遍缺乏的思想内核!

图1 四季之一 吕 楠 摄影

图2 贫困母亲之一 于全兴 摄影

别把人文看得多么遥远或神秘。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个体的自我实现与自由、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进步、人与自然的同一等。[3]纪实摄影,无论在东方国土或者是在最初萌芽、产生的西方世界的实践,都并非是身边事实的堆砌、简单影像的积累,而是摄影人思想、观察与情感、态度的出口。从事纪实摄影实践的中国摄影师大多根据自身的学识与阅历出发去理解纪实摄影,而国内成熟的纪实作品对他们来说不吝是一出生动而鲜活的标本。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理解与学习的过程之中,不少摄影师却仅仅停留在对那些纪实作品选题的摹仿、跟风上,或者是从技术层面上强调所谓的摄影语言和技法。因此,我们这些年常常可以看到大量一味地将镜头对着社会阴暗面进行扫描的记录性图片,吸毒者、艾滋病、色情女,等等,或者是频繁地使用超广角制造泛滥的、变形的影像,空洞、扭曲,让人看着不是滋味;还有大量通过电脑软件制作出来的粗颗料、弱反差、低饱和度的影像,隐晦、疲软,而又故作深沉。

面对这样的照片,我们只是无奈地看到那千万粒像素的组合,无法读到照相机后面掀动快门的摄影师的内心思想,也无法真正体会摄影师的立场。人,社会,曾经被“四月影会”作为他们群体影展名称的、这两大需要纪实摄影师紧紧抓住的要诀,缺失了,或被庸俗化了,徒有形式之表相,而无实质之内涵。

可笑的是,还有些摄影者以自己的图片在网络上点击率多少、销售多少论成败英雄。销售与拍卖,只是纪实摄影作品走向市场流入民间的通道之一,并非衡量作品本身价值的科学的评价指标。

1994年正式开工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曾经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摄影师,不少摄影师从报道与纪实的角度在拍摄三峡。除了三峡工程截流、蓄水、移民这些大事件,需要加强对人的关注。单从三峡这块土地上的百姓、三峡建设者来讲,其生存、生活、劳动、思量、欲求等,具备强烈的时代与地域色彩,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形势下人本课题的一个生动标本。可事实上,从这类角度着手、体现人文关注的纪实类摄影作品未成气候。2003年6月,当三峡工程成功实现第一轮蓄水到海拔 139米之后,许多摄影师再也不来三峡,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三峡不再是热点。悲乎!真正的纪实,是不在乎题材是否冷热的,在乎的是题材本身是否对人类、对社会有所揭示和反映,对现实生活是否有警示或启迪,对历史是否有书写或存真。倘若还是抱着一颗追逐热点、争夺摄影比赛奖励的心态去拍摄,违背了纪实摄影的要义,实现的些许功利只牵系到摄影者自己,而与人类、社会无关。

2010年9月,经历过三轮阶段性蓄水的长江三峡工程首次蓄水到工程所设计的最高高程——海拔175米。这意味着工程完建,但是否有关三峡的纪实就此而终结呢?显然不是。作为第一个因备受争议而被拿到全国人大会议上举手表决的国家重点工程,其修建对长江生态、人类环境、民间文化、百姓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充满变数的。如果摄影师具备开阔的文化视野,强烈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找准座标,用思考、情感、智慧和激情去踏踏实实地记录这一超级工程给三峡流域带来的人文变迁,去定格长江三峡后移民时代新型的人与土地、人与河流的依存关系,去探寻三峡原住民在生存环境改变后的行为与心理,进而形成在全球视野下大型江河水利建设开发之后人类与环境生态之间的争夺、冲突等关系的代表性个案的深度写照与意义追索,等等。这样的纪实,其意义不言而喻,其价值也无需多言。

从三峡放眼全国,该有多少值得我们从人文的角度重新度量而采取行动的题材呢?这真的需要今天的纪实摄影师杜绝浮躁,深度介入社会,观察,思考,沉潜,行动到底。

三、从民间视角出发

我们倡导纪实摄影坚持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将镜头对准现实世界中的芸芸众生,特别重要的是务必掌握当前社会巨变大形势下与之相适应的影像表达方式。

对于大多数并未在公职单位专拿相机的摄影师来说,纪实摄影的操作难度或许更大,需要恒心与定力,体现了摄影师在实践上的自觉。当传统的风花雪月引起越来越多中国摄影人的质疑,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将摄影的本质与特性看得更加清晰。相对于绘画,摄影更加逼近原物的形态,更加细致入微,瞬间凝固而结成的影像以二维平面的方式目击了现实世界的局部,它是一个真实的切割,具备了实证的功能;相对于文字,摄影杜绝了文字的虚构与软弱,呈现出坚硬的质地。纪实摄影师需要更多地以民间的姿态进行着摄影实践,镜头既不宜歌功颂德式的“向上”,也不能救世主般的悲天悯人,把镜头盲目“向下”。独立的品格,再加上民间的视角,可以令许多纪实摄影具备成功的素质。

社会问题纪实仅是纪实摄影的一个方面,可简称为问题纪实;直面人物的拍摄,最后形成完整套系的特定文化背景或地域下的人物肖像,具备人类学、社会学的价值,可称其为人物纪实;而还有许多散落于中国民间,原生态的场景、民生景象,可定义于文献纪实。[4]这三种基本的分类,说明并非拿着相机拍摄所谓的阴暗面就是纪实。(图3、图4)

图3 麦客 胡武功 摄影

图4 西海固之一 王 征 摄影

在近些年的三峡纪实摄影实践中,常常看到很多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的民俗影像:庙会祭祀、婚嫁礼庆、土家节日,等等。作为文献类的纪实,这些影像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不能满足于这些表象的记录,更不能为纪实而“纪实”,导演摆布出所谓“三峡移民过大年、看大戏”、“最后的……村庄”之类的伪民俗,这只能叫作“伪纪实”。这种猎奇的摄影,可能迎合了某些旅游、新闻类型影赛的口味,成为地方宣传与旅游促销的噱头,万万不可作为纪实摄影的追求。还有一种极端,以为跑到乡村,将镜头对准农村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等内容一套拍下来,就体现人类学了,就展示社会学了,就是民间视角了?答案是否定的。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尊重人的价值,就得深入到三峡村镇家庭,捕捉百姓生活的常态,拍摄人与峡江的唇齿关系、这块地域里传统三峡文化对人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精神表现、人的物质追求、人的情感流露、人的命运起伏等等。零碎的猎奇,组合到一起依然没有质的改变,而用人文立场、民间视角贯穿拍摄,分门别类建立专题架构,穿线引珠,最终形成的却是一道璨灿的彩链。这样的影像见证了人性,这样的作品扎根民间,这样的摄影师才是人类文明的记录者(图5、图6)。

四、结 语

三峡纪实摄影是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的局部景观。不少摄影师乘船在长江中行走、猎摄。不无遗憾的是,除了临江的城池,众多三峡支流中还潜藏着丰富的影像资源,民间非得深入再深入!老屋拆迁、离别故乡、安顿新居、农经开拓,还有被许多人忽略的沿江清库废墟,正是三峡民间的遗迹,也是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5]只有与普通百姓站在一起,体察民间烟火疾苦,融入生命思索,才可能应合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之需求,用影像结构历史,为后世创立、传承影像图志。从三峡到全国,均是如此道理。进一步锤炼功力吧,多构建结实的影像,让它们流传于天地人间!

图5 人与土地 阮义忠 摄影

图6 三峡:原来生活 刘 雷 摄影

[1]邓启耀.中国人本[J].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2]郑丽君.宛平影像城[N].纪实充先锋中国摄影报,2009-05-08.

[3]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4]孙京涛.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顾铮.风景本身就是问题[J].中国摄影家,2010(4):8.

Retaking the Humanities and Returning to the Folk:A Look at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in Modern China from Three Gorges Theme

CHEN Wen
(Three Gorges Humanities Art Research Institute, Yichang 443000, China)

Going through the peak days of 1990s, in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new century, Chines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has presented new phenomena, new tendencies, and new question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ic practice on Three Georges themes, reflects and analyzes the bottlenecks that constrain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in modern China. Taking humanities and folk viewpoint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it discusses breakthroughs of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in modern China.

Three Gorges;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humane spirit; folk viewpoint

J402

A

1009-8135(2011)04-0006-04

2011-05-12

陈 文(1973-),男,重庆巫山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三峡人文艺术研究所总策划。

(责任编辑:于开红)

猜你喜欢

纪实三峡人文精神
砚边纪实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春到三峡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新闻纪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