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动力机制
2011-11-18谢爱良
谢爱良
摘要:科技创新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集群以促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出现。从概念界定与内涵、分类、形成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理论与实践现状,同时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对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总结了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制;山东省苍山县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214-05
Research on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y Clusters
—— ACase Study on Vegetable Industry of Cangshan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XIE Ai-liang
(School of Commerce, Linyi University, Linyi 276005, Shandong,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widely used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s to promote emerge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situation and findings of research status on several fields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s, such a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classification,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was expounded. Based on this research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lusters by Cangshan count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were discus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lusters in Cangshan county had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lusters; evolution mechanism; Cangshan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产业集群理论是波特对马歇尔“地区专业化产业集中”概念的推进与发展,1990年波特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产业集群[1,2]。1999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集群——促进创新之动力》研究报告之中正式推出“创新集群”理念[3]。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把农业中各自独立的创新要素集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科技创新集聚效应对农业产业升级及区域经济增长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基于科技创新的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在此背景下,结合苍山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对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期为苍山县未来农业政策的选择提供理论分析的参考依据。
山东省苍山县目前共有各类蔬菜批发市场30余家,主要分布在8个蔬菜主产区,经营形式有集体、股份、个体等多种,比较大的市场主要有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山东南菜园有限公司、南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芦柞大蒜批发市场、长城红辣椒市场、鲁南蔬菜批发市场磨山分场、龙湾市场、天马蔬菜批发市场等[4]。根据实际调研发现,目前苍山县的蔬菜产业已经进入产业集群化发展阶段。近年来,苍山县应对蔬菜产业大发展,面对国际国内市场,适应WTO新要求,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含量,蔬菜产业科技创新集群业已形成。
1基于科技创新的农业产业集群概念与内涵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即为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5]。Suren等[6]认为农业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子集群、食品加工子集群、农产品投入制造子集群。Shantha[7]通过研究则认为,创新集群是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共同从事创新活动所形成的技术网络。OECD强调创新广泛来源于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公共管理机构的不断相互作用,指出技术系统中的创新集群即为技术关联型创新集群[8]。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或农业关联企业为基本单位,以网络方式结合的有机整体,表现出农业产业集群的空间和地域集聚的特性[9]。新知识和新产品的大量出现是创新集群的本质内涵和必要条件[10]。科技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在创新过程中由于群体技术的内在关联性和技术势差的存在,特定领域的科学技术资源(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等)相互关联、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具有科技创新功能(有利于科技人才交流、流动以及大量科技信息的共享,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的系统,并与技术相关的社会各种要素反馈互动,形成以集群为特征的集合[11]。
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广泛运用,具备创新集群的形态,促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出现。农业科技创新集群是在技术经济空间维度上,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以农业科技要素聚集、具有较强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型农业组织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并且与外界形成有效互动机制的科技-农业网络系统。农业科技创新集群主要是创造性地应用农业科学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农业新产品,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农业科技创新集群不仅包括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形态,还包括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功能区的结构形态、科学知识驱动的原始农业创新集群形态。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区域化布局相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孕育与发展,最终促成农业科技创新综合体的出现。
2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分类
对农业产业集群进行分类,选取的分类标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任青丝[12]对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产业集群基本类型的分析进行了系统总结。刘春玲[13]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类型中存在着依据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产业集群。目前我国诸多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研究较多的为3种类型,即农业高科技园、中心企业型和市场型[14]。依赖于生命周期理论将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4个阶段[9]。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农业科技必须创新,延长其生命周期,避免衰退阶段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集群是传统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目标对象。有学者从时间和空间意义上对创新集群进行了分类[15]。夏保华等[16]在上述两种创新集群分类基础上进行延伸,并细化为空间分布角度和技术经济空间角度。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苍山县蔬菜产业集群分为5类。
2.1市场带动型
即“专业市场+农户+运销组织(户)”。苍山县目前有鲁南、艾曲等蔬菜专业化市场30多处,其中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量达到8亿kg,与上海、江苏等地的市场建立了友好市场关系,“苍山蔬菜一条街”、“苍山蔬菜直销市场”开始形成,迅速占领了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同时新建起了长城红辣椒、天马冬瓜、南桥土豆、庄坞创汇菜、曹湾番茄、芦柞大蒜等一批特色蔬菜批发市场,带动了一方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
2.2龙头企业带动型
即“龙头企业(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农户,与农户形成松散或紧密的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机制。如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埔集团以及神大、益星、越洋、新杨等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运销为主业,带动了蔬菜的产业化发展。
2.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即“合作社(专业协会)+企业(市场)+农户”。苍山县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指导,建立健全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在蔬菜重点乡镇普遍建立规范化蔬菜经济合作组织,并通过进一步发挥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协调市场、企业与基地菜农利益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订单蔬菜和出口创汇型蔬菜,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一体化水平,如尚岩镇会宝蔬菜产销合作社就是一例。
2.4中介组织协调服务,产销合同订单型
即“中介组织(代理人)+企业(基地)+农户”。如南桥镇南苑、信诚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每年与上海百氏公司签订协议,引进资金和土豆种,积极发展订单土豆种植,实行保护价回收。目前,全县已发展订单蔬菜0.7万hm2。
2.5专业化出口创汇型
即“国外市场+中介组织(代理人)+农户”。把国外的特色农产品需求与苍山县的自然优势、劳动密集优势、绿色无公害优势结合起来,专业化种植国外市场的需求产品。苍山县庄坞镇依托海都、大地、原野等出口创汇企业,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在国内种植,经过加工后再出口到国外,实现了出口创汇蔬菜的“两头在外”,庄坞镇因此成为苍山县的出口创汇大镇。
3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消费需求因素、市场竞争因素[17]。加拿大著名创新研究专家Chris[18]认为,创新集群来源于范式不连续性、技术复杂性、累积性的学习过程以及范围经济性。Park[19]通过对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空间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研究,首次明确强调了知识溢出效应是创新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学者从更宽广的交易成本角度研究后认为,创新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在企业和地区竞争中的决定性地位[20]。Marzettig
等[21]则通过对OECD的成员国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创新集群的形成来源于集群内部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
对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产生直接影响的科技创新因素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技术和储运、加工、销售技术等方面。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技术创新,可以突破产业带发展的时空约束。储运、加工、销售技术创新,将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产业带。农业科技创新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的极化。因为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受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通过农业外延拓展规模的空间毕竟有限,技术创新、技术变革成为竞争优势保持和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量。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结构布局的变革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是大幅度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图1)。
图1显示了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层层递进视角划分的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动力驱动机制。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有:资源禀赋的诱导、市场需求的拉动、国家农业经济政策与农业规划和科技创新的驱动。
3.1资源禀赋——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基础
农业生产受资源禀赋的诱导,而对一定的区域具有指向性,呈现一定的地理空间集聚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中,苍山县农业企业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以及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得不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案。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然资源,即水土资源、气候条件、森林湖泊、矿藏及地理位置等;二是社会经济资源,如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能等。苍山县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长期以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这方面的资本以及人们的知识技能均有一定的优势。
3.2市场需求——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首要原因
社会分工的纵深发展和市场消费需求的拉动,导致苍山县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形成大规模专业化产业集群。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苍山县农业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也开始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并且逐步形成了大量并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苍山县农业专业化生产和农业区域化的形成与发展。
3.3国家农业经济政策与农业规划——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主导因素
政府通过国家农业经济政策与农业规划,能够引导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本区域的优势农产品生产经营领域流动。对苍山县优势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支持和补贴有利于该区域内农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使苍山县的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增强了农产品的区域竞争力。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干预可以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于弥补农业产业布局中市场机制的缺陷。
3.4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源
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极化阶段是动力源,是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它使苍山县农产品生产经营进一步集中于优势产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改良了作物和禽畜的品种及其生长习性,使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的范围扩大了,使得一些原来不种植该品种的地区可以种植,于是,农业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进步创造了有利于农业的工厂化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加工等方面的科技进步,为苍山县优势农产品的区域专业化生产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基本条件。科技的进步使农业技术创新更为容易,而技术创新的出现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或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或节约成本,从而使创新者和其他生产者之间产生差异,因而,其他生产者必定会借鉴、模仿和学习,于是,出现了技术扩散。由于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地理位置上靠技术创新企业越近,越容易获得新技术,因此技术扩散不可避免地导致苍山县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群。可见,科技进步为苍山县农业区域性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4讨论与建议
根据构建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聚集过程是在流入效应、流出效应和乘数效应共同交互作用下完成和演变的。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壮大,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进一步完善集群中的关键要素,从主要的动力机制着手发展。
4.1加强基地建设,提高优质蔬菜规模化水平
制定基地发展规划,优化种植模式,大力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培植种植专业村、专业户,不断扩大优质蔬菜基地规模。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基地优势,以开发高品位蔬菜品种,建设智能型温室为突破点,提升苍山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档次;以市场需求为突破口,规划建设早季菜科技示范区,旺季菜高效示范区,反季节菜生产示范区等具有新奇特色品种和新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区;以实施沼气工程为突破口,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实行有机化栽培。集中发展神大集团蔬菜基地、三山集团富硒大蒜基地、清源公司大蒜基地、南丰苑土豆基地、双龙湾番茄基地、天马公司冬瓜、西瓜基地、南菜园公司黄瓜基地、华凯公司辣椒、蒜黄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引进、示范、发展名特优蔬菜品种,通过推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蔬菜生产档次进一步提升。
4.2针对市场需求,提高蔬菜质量
积极适应形势,针对市场需求,依托现有基地发展标准化无公害蔬菜,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打造新苍山绿色蔬菜品牌,实现苍山优质蔬菜进上海、进超市。一方面制定和完善标准化生产规程。以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设施、新材料标准为目标,制定新的蔬菜高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并在试验、筛选基础上,形成优质蔬菜栽培模式。同时,结合苍山县独特的市场流通形式,与南方主销区蔬菜市场建立优质蔬菜产销联盟,让主销区市场参与苍山蔬菜生产、运输、销售整个过程的监控。
4.3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
重视和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县级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村居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组织为补充,多位一体、纵横连贯的科技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品种优良化、栽培设施化、技术集成化。品种优良化,即全县良种化程度达到100%;栽培设施化,即加快发展以温室蔬菜生产为重点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集成化,即抓好农业高新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集成应用,如配方施肥、微喷滴灌技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机械卷帘等技术,确保技术推广到户率达80%以上,从而提高全县蔬菜生产现代化水平。以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临沂)为依托,健全蔬菜质量监测体系,对蔬菜进行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在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集中产区乡镇以及部分蔬菜加工企业建立健全蔬菜质量速测点,开展市场质量监测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督管理,在重点蔬菜区域严禁高残毒农药的流通和使用,严格按照标准控制化肥使用量。
4.4科学制定科技创新集群发展规划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要科学制定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规划,确定和选择有发展前途、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交通、水利、市场、仓储等设施,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及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这对于增进科技创新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任,协调企业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企业之间良性的竞合格局十分关键。
4.5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提高优质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市场建设方面,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无证小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依法取缔,维护市场内外的良好经营秩序。在促进市场晋档升级上做文章,适应城市需求,对蔬菜进行分拣、净化,实行环保包装。在加工方面,结合招商引资,借助产业优势,尽快引进和新上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加工企业,同时对现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嫁接”、改造,打造一批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化集团,在流通方面,继续发展壮大农民运销队伍,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参考文献:
[1] 吕拉昌,魏也华. 产业集群理论的争论、困惑与评论[J].人文地理,2007(4):21-26.
[2]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宋琦,韩伯棠,李燕. 创新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8):157-160.
[4] 黄杰,鲍辉. 一个市场农业和农业市场的成功典型——苍山县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8(33):242.
[5] 王建国.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6] SUREN K,WAYNE T. Economic impacts of the saskatchewan agriculture and food cluster on the saskatchewan economy[R]. 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Saskatoon, July, 2005.
[7] SHANTHA L. Breeding innovation clusters through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s [J]. Technovation, 1995,9(15):553-567.
[8] OECD. Innovative clusters: 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 OECD Proceedings,2001.
[9] 张鹏程,刘从九. 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16-18.
[10] 丁魁礼, 钟书华. 创新集群的本质涵义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区分[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43-47.
[11] 陈云,杨继红,王浣尘.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41-43.
[12] 任青丝.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经济与科技, 2007(7):33-34.
[13] 刘春玲.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58-59.
[14] 张丽,韦光,左停.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政府的发展干预——京郊平谷区大桃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16.
[15] NATHAN R,CLAUDIO R 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long wave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84(1):53-59.
[16] 夏保华,陈昌曙.技术创新群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1):38-45.
[17] 夏华丽. 农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述评[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80-81.
[18] CHRIS D. Breeding innovation clusters: A source of dynamic development [J].World Development,1989(17):1-16.
[19] PARK S O. Economic spaces in the pacific rim: A paradigm shift and new dynamics[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3,82(2):223-225.
[20] 刘奕,夏杰长.以功能性服务集群策动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2010(3):33-36.
[21] MARZETTIG V,MONTRESOR S. Innovation clusters in technological systems: a network analysis of 15 OECD countries for the Mid-1990s[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8(3): 32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