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2017-03-01阳陈锐
阳陈锐
【摘要】跨国公司是现在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截至201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累积达1262.7亿美元,增长到一个新的高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跨国公司逐渐替代主权国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原因即在于外部市场风险性强而内部市场风险较低且能够产生足够利益。但是内部贸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损害所在国利益。因此,在实践中的内部贸易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本文将从内部贸易的运行机制作为切入点,分析内部贸易对于公司、所在国的利弊。
关键词:内部贸易;形成机制;跨国公司;对策分析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义
跨国公司逐渐替代主权国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原因即在于外部市场风险性强而内部市场风险较低且能够产生足够利益。内部贸易,顾名思义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内部进行的贸易活动,贸易双方归属同一个主体,因此无论是会计确认还是管理核算都有不一样的操作模式,对主体本身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同。内部贸易概念的核心在于定义内部贸易及跨国公司,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有机的理论体系以说明其出现的原因、运作机制。
从贸易商品看,内部贸易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有形商品贸易,是指实货贸易,即贸易商品物流会穿过国境或关境的内部贸易。其二,无形商品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为知识产权、互联网产品、劳动服务等没有贸易商品实体物流穿过国境或关境的内部贸易。
从贸易模式看,内部贸易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两地模式,是指跨国公司从高税率地区低价购买原材料并向高税率地区高价销售商品,从而将大量利润留在低税率地区的牧师。其二,三地模式,是指跨国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分部都位于高税率地区,而通过在低税率设立第三家公司进行低买高卖的贸易将利润截流在低税率地区的模式。目前,跨国公司多采用三地模式,而开曼群岛、巴拿马等避税天堂则是跨国公司产生主要账面利润分部的所在地。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征
1.标的物的最终所有权未改变
跨国公司各经营分部的最终控制权(所有权)都是归属于同一母公司的,因此标的物在各个经营分部间流转时,只是从母公司的一个分支转移到另一个分支,虽然名义上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但是其最终归属仍是母公司。
2.全球统筹资源分配
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决策经营系统中,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拥有实体企业,并且企业之间因所有权等控制力因素而相互之间产生影响而能够形成有机整体的集团公司,目的在于利用跨国的内部贸易代替跨国的外部贸易以实现资本在国际间优化配置。但是并非所有参与国际经营的都是跨国公司,其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
3.信息透明程度低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虽然信息革命给内部贸易带来了巨大优势,同时也导致跨国公司信息透明程度低的优势日渐消失。政府通过会计准则等规范要求跨国公司披露内部贸易的相关信息,而竞争者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散落的信息以窥视跨国公司的贸易信息。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运行机理
1.影响价格要素
价格如何确定是转移定价机制的核心问题,从跨国公司的经营目的看,影响价格的主要有三个要素:第一,从跨国公司自身来看要谋求通过最小化成本、税收以实现最大化收益,比如通过会计计量将价格大幅增长部分做到位于较低税负所在国的子公司;第二,从跨国公司所处行业来看,协调各公司目标最终实现绩效考核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当一个公司横跨多个不相关行业时,内部贸易的考核目标应当以每个行业分开计量;第三,从外部市场看,跨国公司始终出于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必须适应各国政策规定及世界经济形势,因地制宜才能使得定价最符合跨国公司自身利益。
2.转移定价机制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需要建立相关贸易制度及机构以支撑内部贸易。比如,发起制度,当某一子公司需要其它子公司或母公司产品时应当如何申请;仲裁机构,当内部贸易双方或多方发生争议时的内部处理机构。其次明确该次内部贸易的目的,如上文所述,内部贸易可以实现很多目的但不能全部兼顾,每种目的的实现手段也不一样,因此在内部贸易开始时就要明确目的以便于后续操作。再次,构架价格转移体系。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锤子买卖,发起人需要调研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并进行平衡,制定出令多方满意的价格方案。然后,经营层据方案审定价格政策。价格政策主要依靠财务报表进行体现,是各项商品如何确定、计量、記录的企业政策规定。最后,转移定价的检验及评估。公司要定期对内部贸易价格政策进行检验,并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修正或改变。在资产负债表日之类的核算期间对已实行的转移定价进行评估,明确其实际效果。
3.内部贸易形式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形式有三类:一是纵向贸易形式,优势在于母公司可以有力控制贸易过程;二是横向贸易形式,既各子公司抛开母公司,各自之间进行内部贸易,优势在于能够调动公司活力提高贸易效率;三是混合贸易形式,既纵向与横向都有的贸易模式,其可以兼顾纵向和横向贸易形式的优势,但是需要更加高超的管理技巧。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因
(一)内部贸易出现的内部动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企业决定采用内部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的需要。企业采用内部贸易方式的内在动因如下。
1.交易成本控制
为应对市场不完全的问题,企业多采用“熟人贸易”,而最熟悉的肯定是“内部企业”,因为最终经济利益相同,因此双方贸易时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外部成本,如营销成本、监督成本等。同时,因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集群效应也会相应发挥作用,企业的单位商品生产成本也会降低,而且物流方向固定,其成本也必然降低,跨国公司甚至可以成立自己的仓储物流企业来降低相关成本,保障总体利益而不是单位利益。此外,内部贸易整合能力强,可以将各种资源整合到一条供需生产链条上;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国政策,合理避免税费。
2.提高交易效率
首先是贸易的效率,内部贸易各方同属于一个利益集体,彼此熟悉因此不需要许多客套的程序,并且因为利益的一致性更容易导成贸易条件。其次是沟通的效率,内部贸易中的各方更容易了解其它企业的需求,能够提高商品的适应性,确保产品物尽其用。最后是共享的效率,内部贸易各方能够共享技术、商标、专利等,借助建立内部网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共享的效率,并有助于提高贸易和沟通的效率。
3.控制风险
内部贸易因其可控性远高于外部贸易,因此风险程度更低,更有利于企业稳健经营。同时,通过构建完整的商品供销链,降低外部依赖,企业可以有效抵抗负外部性。
4.增强对外实力
企业规模增大以后,可以拥有更强的实力进行外部沟通,甚至提高其它企业进入相关行业的门槛,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同时,因为企业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辐射周边,所以企业能够在与政府或者其它企业的谈判中获得更优势的地位。此外,当企业到达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出现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现象,政府为了社会稳定就会授予企业“免死金牌”。
5.组织自身结构合理
内部贸易作为以“合同式指令”代替外部市场竞争的一种贸易方式,对于跨国公司自身结构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首先,内部行政成本低,因为行政成本将用于替代竞争成本,如不够低廉则企业不会采取内部贸易的方式;其次,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力强,如果出现几个“逆子”,则内部贸易无法顺利开展,各公司将自行其是;最后组织信息系统健全,近代组织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是组织内信息(沟通)系统,只有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做出决策并实现上传下达不出现纰漏、误解。
(二)内部贸易出现的外部动因
1.外部市场交易成本高
导致外部贸易费用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市场自然形成的垄断企业对于价格的掌控;其二,政府等不以经济产出为衡量标准的市场主体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导致价格的非理性化;其三,广袤的市场造成企业要找到适合的交易对象需要付出相应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等。
2.外部市场不可控
外部市场对于公司的不可控主要体现在:第一,其它企业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不可控。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博弈各方都不知晓所有的信息,当公司依赖于外部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来进行生产活动时,一旦这个不受控制的企业出现问题就会大幅拖累公司。第二,市场环境的不可控。外部贸易比例越高,外部市场对于公司的影响力就越强,公司也就更容易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因此,公司即便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也只能保证外部贸易出现最不坏的结果。
3.外部市场准入门槛低
该外部市场的进入门槛低,或环节利润高,企业才会选择一次性投入进入成本来将其纳入自身供需链条而不是在市场中通过竞争获取相对廉价的产品,尤其是上市企业需要在每年的财务报表中保证利润的前提下。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逐渐替代主权国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原因即在于外部市场风险性强而内部市场风险较低且能够产生足够利益。内部贸易概念的核心在于定义内部贸易及跨国公司,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有机的理论体系以说明其出现的原因、运作机制。跨国公司之所以会选择内部贸易模式就是因为内部贸易能够在跨国公司的运作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在跨国公司的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只是侧重不同。
1.内部贸易在跨国公司结构方面的作用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跨国贸易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理论各国不同的生产效率。现行的结构调整主要是将加工生产的各个阶段甚至是各个部件设立专门的加工厂以利用所在国的比较优势,同时保证该加工厂可以深耕细作精研深化比较优势;同时,科研团队、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也分别设立在相应的国家或地区,实现物尽其用,使得跨国公司的结构科学而高效。
2.内部贸易在跨国公司在成本管理的作用
内部贸易是管理层在全球视野内的战略管理,因此公司可以通过转移定价的价格控制降低税负较高国的纳税基础。而如果采用上文所说的预约式定价,则可以有效降低当地企业的管理成本,目前我国海关就有自己的价格库并拥有相应的自由裁量权与企业协商。此外,跨国贸易还可以利用汇率攫取利润或规避风险。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弥补外部市场缺陷并从中牟利的重要工具。
3.内部贸易对于计划管理的作用
内部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外部市场的不可控性。组织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就是制定计划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但是外部市场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博弈各方都不知晓所有的信息,当公司依赖于外部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来进行生产活动时,一旦这个不受控制的企业出现问题就会大幅拖累公司。同时,内部贸易则更受管理者控制,也就更有利于制定并完成计划,实现管理目标。
(二)内部贸易在跨国公司中的消极影响
1.价格的指导作用消失
在市场条件下,供需关系决定价格高低,可以为公司决策提供有力的指导。但是。内部贸易的定价方式则是以行政方式决定的,即便是OECD认可的以交易或利润为基础的或预约式定价也是如此,削弱了市场的信号作用,且内部贸易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较慢,因此内部贸易的价格很难体现市场现状。
2.内部贸易对于企业竞争的负面影响
当企业选择内部贸易方式后,会存在一个选择——是否需要内部竞争。跨国企业内部贸易在内部消耗部分资源,实际能节约多少成本有待检验。如果企业不采用内部竞争的方式则可能使企业缺少进取心,阻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垄断企业中如果没有内部竞争,一旦出现问题还可能遇见找不到替代品的尴尬。
参考文献:
[1]M.Rugman.Inside the multinationals,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M].Croom Helen Ltd,1981,P.4
[2]王孟山.科斯理論新解(之一)——交易成本的界定及其与价值理论的关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2:132133+140
[3]王稳,王东.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04:96100
[4]刘二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有效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9
[5]江浴阳.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及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