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11-18赵培禹孙毅红李尚滨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秧歌参与者黑龙江省

董 宇 赵培禹 石 晶 孙毅红 李尚滨

(1.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军事训练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军体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董 宇1赵培禹1石 晶2孙毅红3李尚滨1

(1.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军事训练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军体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主要抽样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肇东5个市区作为调研对象,重点收集和梳理各市区健身秧歌群体的发展现状,探析黑龙江省东北健身秧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与关联,剖析健身秧歌与构建和谐社区过程的关系,并针对健身秧歌群体的现状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东北秧歌;健身群体;黑龙江省;对策

1 前言

东北秧歌历史悠久,它既是东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典型代表,也是东北满、汉等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1]。健身秧歌是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运动生理规律,把运动和舞蹈结合起来创编而成的,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学习舞蹈的一项新兴的群众体育项目[2]。本文从体育社会学视角去调查黑龙江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的发展现状,从而有效地挖掘黑龙江省的原生态秧歌资源,促进群体健身体育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进而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秧歌健身群体锻炼行为提供理论素材和准确数据,进而为减缓社会组织压力,增加社会成员的生活安全,倡导科学、文明的锻炼行为和生活方式,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将黑龙江省5个市区(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肇东)的部分秧歌队成员和14个关联社区作为调研对象,总计454人,其中25人为秧歌队负责人员。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设计并发放《黑龙江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表》454份,回收问卷421份,有效问卷411份,回收率92.7%,有效率97.6%。应用SPSS 15.0软件对21个度量项目进行数据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2.2.2 访谈法

对调查的5个市区的部分社区管理人员及秧歌队队长及骨干成员进行访谈,了解秧歌队的发展现状及影响东北健身秧歌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访谈秧歌健身群体在社区组建与维持社区和谐发展中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

2.2.3 文献资料法

对健身秧歌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整理东北秧歌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以期为健身秧歌理论提供更广阔的研究思路和独特的视角,对推动健身秧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1 健身秧歌运动参与者的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文化程度及收入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统计得出表1、2中数据,分析样本数据得出如下结论,从性别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参与健身秧歌锻炼群体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超过男性,而且各地区的男女比例也比较接近,可见女性更喜欢参与秧歌健身锻炼。从健康角度分析女性更能够主动参与运动,健康意识强于男性。从年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健身秧歌群体中,年龄在51-65岁之间的参与者成为队伍的主力军,哈尔滨的主要参与人群年龄段为56-65岁,这个年龄段更趋向于男、女性的正常退休年龄段,而其它4个市区的主要参与人群年龄段为51-60岁,结合职业、文化程度考虑可以解释此段的人群多以私营个企和下岗者居多,文化程度不高,能够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健身秧歌运动。从职业、个人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去分析秧歌健身人群,农民成为秧歌队伍的主要成员,其次是工人和私营企业主及个企业主,可以说,秧歌原本起源于乡间稻田,是农民在劳作之余进行的一项娱乐活动,城市秧歌队伍中主要有两部分人群,一部分是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一部分是来城市进行养老的农民,所以农民必然占据较大比重。健身秧歌参与者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中小学的比例相对较高,收入水平方面是高收入人群比重较低,但稳定的经济收入是健身秧歌运动积极开展的前提,而安居乐业则是运动开展的保障。

表1 健身秧歌群体性别、年龄、个人收入结构统计表

表2 健身秧歌群体职业、文化程度结构统计表

3.1.2 健身秧歌运动参与者的运动强度调查与分析

如图1所示,秧歌健身人群中参与锻炼的活动时间以60min左右居多,由于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自身身体机能的保养与调理手段越来越丰富,能够主动地去寻求适当的锻炼方法去健身,使得健身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

图1 健身群体的锻炼时间分布图

如图2所示,虽然每一次锻炼时间可以得到保证,但对于每周参与的次数却总因社会、家庭、自身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阻碍和制约。从季节去分析秧歌运动的开展,在北方,春、夏、秋三季是秧歌开展的主要时期,周平均活动次数为4次,而冬季的周活动次数也只能达到1-2次(图2中的数据所得时期为春季)。

图2 健身群体的锻炼频率分布图(春季)

3.2 黑龙江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3.2.1 健身秧歌参与者的参与动机调查与分析

针对问题“您参加秧歌健身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对5个市区的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分析,由于强身健体的占44%,由于休闲娱乐的占18%,由于兴趣爱好的占16%,依次为人际交往、医疗康复、其它,分别占12%、8%、2%。分析其原因,人们追求健康的意识逐年提高,增强体质的欲望愈来愈浓,并且更多的老年人也认可健身秧歌可以为自己带来健康的体魄,这也正是健身秧歌兴起和发展的主要支柱[3]。而有8%的人群选择了参与健身秧歌的目的是医疗康复,通过访谈也验证了健身秧歌确实针对老年人缓解心脏负荷,降低血压,以及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肩膝风湿等症状均有非常好的疗效。

3.2.2 参与健身秧歌运动的态度调查与分析

1)健身秧歌运动吸引参与者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针对问题“健身秧歌运动真正吸引您的原因?”去分析参与者参与秧歌运动的态度取向。认同强身健体的人数比重依然占据首位,百分比为39%,说明大多数人把健康放在了第一位。选择经济投入小占32%,老年人在选择体质健身的各种适宜运动时,一部分老年人仍考虑到经济投入和产出问题,这也正是健身秧歌运动适宜在我国国情下进行普及和延伸的主要原因[4]。认同“秧歌动作简单易学”的占16%,这也正是老年人喜欢参与任何健身项目的前提条件,因为人到老年,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秧歌运动更适合老年人的健身需求。而其它因素的存在比例均很低,说明其不是参与者参与健身秧歌运动的主因,而是次因,也可谓是外在辅助因素。

2)参与者对健身秧歌的功能的理解力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问题“您对健身秧歌的功能的理解?”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占32%,认为能够增强骨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占35%,认为可以平稳血压、血脂,防止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占27%。从参与者自身来讲,参与健身秧歌的老年人都希望通过健身增强体质,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对秧歌功能的理解更直观地体现到运动可以壮骨,防治因老龄化而产生的骨痛、骨折等现象[5]。而对健身秧歌可以完善身体形态,预防肥胖而产生疾病的理解相对较低,仅占6%。分析说明参与秧歌健身的中老年人只考虑秧歌可以增强身体机能等内在因素,而不注重秧歌对体形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3.2.3 影响健身秧歌参与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影响健身秧歌运动参与主要分为内在和外在双方面因素。从内在因素分析(见表3),也就是从参与者自身角度考虑,家务繁重因素成为了束缚老年人参与健身的头号阻力,原因在于现在社会子女的安置、工作、学习压力都十分繁重,而子女的下一代更是牵扯着两代人的精力,现如今家家户户都是一对夫妇承担四位老人的赡养义务和自己后代的抚养责任,所以在老人体健时期都希望能为儿女分担压力,继续照顾下一代,这一内在因素就必然成为影响参与者参加秧歌健身的主要原因。而从其它的内在因素去分析,自身坚持意识、自身兴趣、家人的支持都是可控因素,关键是主因对这三点起到一定影响。排序第五的经济投入较高并不能成为影响健身秧歌参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秧歌本身经济投少,而秧歌运动的产出效应远远超过了微少的投入。

从外在因素分析(见表4),管理与组织和场地环境的配备成为了影响健身秧歌参与的两个主要外在因素[6],分析数据得出,健身秧歌队伍的壮大和发展需要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应该任命相关部门对健身秧歌队伍进行整合编制,成为社区发展的主力军,并应该为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适宜稳定的场所,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前提下,杜绝影响社会治安与稳定的不良因素存在。并对秧歌的组织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政府经济管治与投入,减缓队伍成员的经济压力,鼓励参与这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项目。并应该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进入社区,进入健身秧歌群体中进行定期指导培训,让此项运动更富号召力和科学健身意义。

表3 参与者认为影响健身秧歌参与的内在因素调查表

表4 参与者认为影响健身秧歌参与的外在因素调查表

3.3 参与者对健身秧歌现状满意度及发展前景的调查与分析

3.3.1 参与者对健身秧歌现状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1)健身秧歌的参与者对组织形式的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分别针对组织秧歌健身活动的各种形式向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参与者对健身秧歌现状持满意态度,主要认同健身秧歌的活动时间和次数以及活动场地和队伍内部管理,对秧歌队是否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和队伍间的相互交流与比赛表现出无所谓的消极态度,结合参与者的参与目的来综合考虑,老年人参与秧歌主要是因为秧歌动作简单易学,动作的培训与指导就相对来讲兴趣不高[7],另外老年人参与秧歌健身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释放压力,不喜欢也不愿意参加过多的竞争和比赛,所以通过比赛进行健身秧歌文化交流难度较大。

2)健身秧歌参与者对活动场所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在针对健身秧歌活动场所的问卷调查中发现,5个市区的参与者均认同选择公园和广场作为活动的主要场所,排在第二位的是社区所属学校的体育场地,第三位的是街道办事处所属体育场地,而企业机关逐年改善体育设施场地,并积极推广群众体育事业,但仍排在第四位。参与者对活动场地的要求非常简单,便利、宽敞、稳定的空间就可以满足健身秧歌运动的开展,之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公园和广场,主要是这两个场所都满足这几点要求,而且还满足了人口流动性大,也就是观众多,活动氛围好,可以提升老年人参与健身秧歌的积极性。

3.3.2 参与者对健身秧歌发展前景态度与发展举措的调查与分析

1)参与者对健身秧歌发展前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数据显示,参与者84.7%的人认同和支持健身秧歌的发展前景,9.7%的人认同其具有稳定的发展前景,可见健身秧歌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传承和挖掘。

2)参与者对健身秧歌发展举措的调查与分析

在问卷设计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征集针对健身秧歌发展举措的意见,从管理者到成员层面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条目众多,总结与归纳得出结果,在老百姓心中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投入,从政策上去扶持才是体育活动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建议中,对社会关注需求和健全管理机制也成为参与者认可的重要举措。而在建议中,希望与社区管理整合共建和成立联网社区或秧歌俱乐部的意见正是现如今和将来健身秧歌发展的重要方针路线。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1.1 黑龙江省东北健身秧歌队伍发展稳定,参与者心理和动机日趋成熟

通过数据得出结论,黑龙江省的东北健身秧歌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管理形式和手段逐年完善,参与者的动机与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热情高涨,同时对健身秧歌的现状发展认可度较高,证明黑龙江省的健身秧歌运动正向着良性目标发展。

4.1.2 健康理念是核心,稳定收入是前提,管理完善是基础,安居乐业是保障

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给健身秧歌运动提供了良性的外界环境,使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获得健康,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更是为参与者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和安居乐业的保障,使参与者可以无后顾之忧。在健身秧歌管理层面,完善的管理是健身秧歌向前发展的基础,无论从兴建到组织,还是从选址到运行都需要合理有效的、健全的管理组织,才能使健身秧歌更快、更好地发展。

4.2 建议

4.2.1 加强对健身秧歌的引导,优化“健身秧歌”文化和管理环境

黑龙江省东北健身秧歌的兴起与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良性引导,健身秧歌文化又是体育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健身秧歌运动和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东北健身秧歌文化品牌,发挥富有地域特色的健身项目优势,加强管理,形成效益,使健身秧歌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健身项目[8]。

4.2.2 更新健身秧歌组建模式,推动相关俱乐部的建立和实现产业化

秧歌运动的传承必然走向正规化道路,新兴健身秧歌更是社会新健身模式的典范,从组建到运行都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发展。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健身秧歌的组建,它应归结为维系和凝聚社区组织的重要纽带,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社会压力的重要手段。从产业运营角度分析健身秧歌的组建模式,更适合以俱乐部或产业化管理模式出现和运行,以健身为主要目的,逐步形成正规有序的管理机制,自身发展、自行运营,“以队养队”,既缓解政府开支,又可以逐年壮大健身秧歌队伍,可谓一举多得。

4.2.3 加强社区共建,搭建网络化秧歌社区

健身秧歌作为一项集体运动,能使社会不同群体的人友好交往,缩短社会距离,有助于整个社区,乃至社会的安定团结,进而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所以健身秧歌进入社区,与社区管理共同搭建是未来社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与网络化社区接轨,进一步缩进社会距离感和沟通桥梁,此举措更有利于健身秧歌在黑龙江省的普及与推广。

[1]孟楠.东北秧歌的审美文化透视[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6-8.

[2]邵月.论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及健身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

[3]方媛,季浏.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83-185.

[4]王桂欣,赵溢洋.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9):119-121.

[5]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37-38.

[6]杨小凤,卫志强,李建国,等.体育院系社会体育专业健身秧歌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体育科研,2006,25(2).

[7]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8]赵培禹,毕红丹,董宇.东北秧歌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

The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es of the Northeast Yangge Physical-training Groups in Heilongjiang

Dong Yu1,Zhao Peiyu1,Shi Jing2,Sun Y ihong3,Li Shangbin1
(1.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150001,Heilongjiang,China;2.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150001,Heilongjiang, China;3.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Harbin DeQiang College of Commerce,Harbin,150086,Heilongjiang,China)

The text adopts the law of documents and materrals,interview method,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es,and takes the cities of Harbin,Daqing,Mudanjiang,Qiqihar,Zhaodong,as the research tangets.In the study,it collects and analysizes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v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Yang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dissects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of Yangg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to the status quo of Yangge from the improvemotion system,motivation system,service system,control system and security system.

Northeast Yangge;physical-training groups;Heilongjiang;strategy

G812.4

A

1672-1365(2011)02-0136-04

2010-09-23;

2010-10-20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440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HEUCF101609)。

董宇(1979-),男,黑龙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秧歌参与者黑龙江省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昌黎地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