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2011-11-17肖剑
肖 剑
[摘要]莎士比亚sonnet 18一诗对时间的毁灭性力量及艺术的永恒美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笔者拟从意象选择和意境营造两方面来分析该诗的美学内蕴。由原诗所激发出的一切审美活动的丰富性与多义性正是王国维美学概念中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这一切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和外延,激活了经典内在的力量。
[关键词] 意象选择 意境营造 审美意蕴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译文:
我可以把你比作夏日吗?
可是你比夏日更温柔可爱。
暴风会摧毁五月娇嫩的蓓蕾,
而夏日也只是倏忽而逝的一瞬。
阳光有时耀眼灼人,
有时又有着层层乌云。
世间一切美好,
皆会因偶然或大自然无情的变迁而衰退。
而你永恒的夏天却会长存,
只要活在我不朽的詩行中,
你所有的美会在这世间永存,
就连死亡也无法将你拖入它的阴影。
只要世界上还有人活着,
只要这诗还在,你就会藉此而获得永恒。
(笔者译)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18首,是最美的十四行诗之一。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人不断于外在世界中探索寻求,渴望找到自己的位置,渴望在洪荒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打下属于人的积极印记,渴望自身在宇宙中有坚实的附着点。莎士比亚sonnet 18一诗对时间的毁灭性力量及艺术的永恒美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对莎翁的这一首经典之作历来解读者甚众,有分析音韵之美的,有分析结构之美的,有分析主题之美的。笔者从美学角度来解读此诗,以期拓展该诗的内涵及外延。
全诗从结构上看由三个四行诗节和一个双行体构成。从形式上看,已经改变了意大利体十四行诗有一个八行诗节加一个六行诗节构成的模式,英国十四行诗的模式在莎士比亚这里已臻成熟。英国体十四行诗也称为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足见得莎士比亚在这一领域代表着英国的最高成就。笔者拟从意象选择和意境营造两方面来分析该诗的美学内蕴。
意象选择——加强审美张力
意象是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外在物象,正所谓《周易·系辞上》中所说的“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它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诗的美“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1]故通常是经由意象来表现的。
文艺复兴时期,人刚刚经历了精神上的解放,认为人有权在此生追求自己在尘世的幸福,而无需等到来生。人并不想只要形而上的安慰,所以彼得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于永恒。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而这其实表达出那一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后人的普遍心态。
文艺复兴伊始,人们打破了封建神学思想的精神枷锁,文艺作品开始歌颂人的力量,智慧和勇气。人刚刚展露出摆脱了漫长的宗教神学束缚的快乐,诗人莎士比亚欲把握这凡俗的幸福,所以开首就作出这样的比拟。诗人就从一个问句开始:“我可以把你比作夏日吗?”夏天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是最美的季节,“可是你比夏日更温柔可爱”因为“暴风会摧毁五月娇嫩的蓓蕾”和自己所爱的人相比,夏天仍然逊色。尽管这个季节,蓓蕾初绽,人间芳菲,凡间生活,幸福流溢。莎翁的诗作将自己所爱之人比作“夏日”,在于洞察了二者的相似性:美丽,热情,然而短暂。这说明他要通过艺术把握自己在俗世的幸福,歌唱自己心中的快乐,唤起自己内心的力量,以征服美的转瞬即逝带来的悲哀。
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对美的易逝的喟叹,自然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整首诗的中心意象是夏天,这一意象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是热烈,美丽,旺盛,然而却注定短暂。而这一意象的内部本身就蕴含着一对明显的矛盾和张力,而在这种张力的影响下,读者会自然形成一种审美愉悦,同时又是一种审美震撼。
全诗除了“夏日”这一中心意象之外,其他意象的选择形成了审美上的二元对立:“蓓蕾”和“暴风”,“阳光”和“乌云”, “夏天”和“死亡”。这些意象都承载了诗人当时的情绪感受,“象”中均有“意”,“意”中也有“象”。 王夫之强调在审美意象中情景不能分离:“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2]此诗中,每一对意象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强弱对比,呈现出逻辑的自然美,自动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张力。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3]这些意象是具体可感的“真景物”,而这些“真景物”中则传递出了诗人的“真感情”。“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人获得心灵的自由”。[4]所以,人作为个体存在的有限性的悲哀被心灵无限的自由所化解,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人也就在艺术中获得了超越个体有限存在的力量。诗歌在这些意象的呈现上形成了无言的张力态,于无声处拨动读者的内心之弦,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和诗人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也使诗人的审美信息量和读者的审美感受量均达到最大化。整首诗在意象的撷取上信手拈来,自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迹。
意境营造——加深审美意蕴
意境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的特定概念:“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5]故此,在王国维看来,意境是诗歌的生命,有高格者自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意境创造,须情真意切、超越局限,以致广阔深远。是否有意境,成为衡量诗歌创作是否达到佳境的标准。在莎翁的这首诗中,美好事物存在的短暂和人渴望美好永恒的矛盾贯穿全诗。“太阳有时太热/有时会被乌云遮蔽/世间一切美好都会/因偶然或大自然无情的变迁而衰落。”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外在世界的洞察,任何美的存在都是短暂的,读者继续陷入一种情绪的下沉和低落。人的时间意识的觉醒往往将人带入一种悲哀无助的境地,如果一味沉浸在这样一种悲悯无奈的情怀中,那么这首诗也就无从引领读者的精神。然而,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只是要意识到自己在时间面前的无助,他更需要在精神上被征服,被引领,并超越这种无助的处境。诗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但发现了这一矛盾,发出了这样的喟叹,诗人在行文的过程中一步步解决矛盾“而你永恒的夏天却会长存/只要活在我不朽的诗行中/你所有的美会在这世间永存/就连死亡也无法将你拖入它的阴影。”诗歌艺术成为最爱之人最后的归宿,也成为诗人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这一处理方式,为全诗营造了一个辽阔高远的意境。艺术成为人精神的最后皈依和最终救赎,而这正符合文艺复兴时期摆脱神学束缚的人们,渴望在精神上能够获得拯救的整体心理。
“只要世界上还有人活着/只要这诗还在,你就会藉此而获得永恒。”人在洪荒的宇宙中的存在虽然短暂,但是却并不因此而陷入消极的悲叹,而是笔锋一转,把个体的短暂存在与人类作为整体的生生不息相联系,此刻读者的内心激荡起一种超然物外的乐观主义情怀。也为诗歌营造了积极明朗的意境。
就个体的生命而言,死亡是绝对的,但是,就人类整体而言,绵延不绝。只要有人活着,只要文学艺术还在,这诗也就驻留了诗人爱的温度,从而爱与美的存在也就超越了时空。故此即使面对死亡,生命的尊严,存在的价值也得以彰显。同时,这种爱的纯粹也照拂了几百年后现代人渴望真爱的情怀。在这里,整首诗开阔宏大的意境也便形成。在时间的流逝中,即使死亡也无法否定生命的价值,更无法取消爱的意义。价值和意义寓于过程之中,詩歌在此完成了情感上的上扬和反转,肯定了美的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故此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强化了生命的欢欣和喜悦,获得了存在的勇气和力量。这种意境的营造,自然加深了审美的内在意蕴。
结语
“只要世界上还有人活着/只要这诗还在,你就会藉此而获得永恒。”这是全诗的结尾,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通过意象选择上的张力态和意境营造上的不着痕迹,凸显了诗歌的主题。今天的读者,若是在这诗行中还能感受和触摸到莎士比亚爱的温度,那么这诗也就实现了他的愿望和初衷。人以其渺小而对抗宏大的宇宙,以其柔弱而对抗强悍的自然,以其有限的存在对抗无限的时空,在对抗中展示了人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全诗表达出了人的抗争的努力,这种努力本身就包含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者的超脱情怀。作品在这种审美张力建构的过程中完成了精神上的升华,也使读者进行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庸碌的俗世利益隐去了,沉重的现实苦难隐去了,可怕的死亡威胁隐去了。个体生命的速朽并不会只让人悲叹和消沉,美的短暂存在仍然肯定了美的存在价值,人在形而上的精神上获得了永久的胜利。这种胜利得以让人更加珍惜生命短暂的存在。
在此由原诗所激发出的一切审美活动的丰富性与多义性正是王国维美学概念中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这一切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和外延,激活了经典内在的力量,给予读者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2][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62,14.
[3][5]王国维.人间词话[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11,64.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陕西西安